分享

晨思夜想六十八——历史可以这样阅读吗……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期中考试,初一历史试卷有这样一道题。

30.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1.“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上述两国的强国之路对我们今天的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缺少“第一位”信息的不给分。)

2.要勇于改革创新,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促进社会进步,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等。(答成“善于用人”不给分。)

看了这道历史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甚是疑惑。如果遵从材料的信息准确性,材料二里并没有“第一位”的限制信息,为什么要学生非得写出这条信息呢?

第2题,按照题干要求,我们阅读材料二和三,应该说,“善于用人”是两则材料的主要成分。从材料二的表述看,“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强调了管仲的价值与作用;“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具体阐释了商君的具体做法,也是任用商君的结果。综合两则材料,得出任用贤才的结论,何错之有?

如果仅仅依靠这道大题的主题干“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来限制材料的内涵,只能围绕着“改革创新”来答题,那还要阅读材料干什么呢?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任用贤才也是改革创新内容之一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只要顺着题干“爬”就行了。材料阅读变成了机械套作,材料阅读题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假阅读。这是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呢?还是对其智力发展的限制呢?

这道题背后折射的是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以知识记忆为根本,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的真正阅读思辨能力为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人文素养建设的根基阶段,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阅读经验将具有永久性的限制作用。我观察新升入高一的同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假阅读。他们的阅读与自己的心灵系统、思维系统没有关联,阅读的目的是找到一些信息,至于这些信息的价值则与自己无关。阅读既没有改变其心灵温度,也没有改变其语言系统。阅读是阅读,我是我。这种无效阅读的原因,来源于初中阶段对阅读的直觉训练。初中阶段过多地注重于知识性的记忆阅读,不注重内化性的吸纳性阅读,这是根本原因。

比如下面这们同学的期中考试作文。

其语言表达完全是日常聊天式的,没有写作表达的意识,更没有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其原因,不在于写作,而在于阅读。他从未把阅读当作是自己心灵建设的重要方式,从没有把自己置于文本的情境之中,也从未想用文本的表达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话语系统。阅读只是处在知识识别的状态,从而导致这样面孔的作文。

不论哪一科的阅读,都应该注重立足于学生智力建构,让阅读真正发生,而不是仅仅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点记忆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