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师说药】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治疗门静脉高压

 佘华锋 2020-09-19

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本病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因不明的其他因素。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鼓胀”“积聚”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基本病机是瘀血阻于肝络,基本治则是活血化瘀通络,基本治法是活血祛瘀、益精养肝。中医把门静脉高压分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肝脾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5个证型。临床治疗上,应先确定其类型及证候,再确定治法。

选药原则

中成药治疗门静脉高压,应根据其类型及证候不同选择药物,做到辨证施治,对症用药。肝郁脾虚证型宜采用柔肝解郁、健脾化湿药物;湿热内蕴证型宜采用清热解毒、利湿调肝药物;肝脾血瘀证型宜采用化瘀利水、活血通络药物;肝肾阴虚证型宜采用滋肾柔肝、养阴化瘀药物;脾肾阳虚证型宜采用温肾健脾、化瘀祛湿药物。

用药方案

1、肝郁脾虚证型 主要表现为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胃脘胀闷,纳谷不馨;舌淡苔薄,脉弦细。宜选用: 

(1)逍遥丸(颗粒),大蜜丸,每次9 g,每天2次;浓缩丸,每次8丸,每天3次;颗粒剂,每次15 g,每天2次,开水冲服。

(2)肝达康片(颗粒、胶囊),每次8~10片,每天3次;颗粒剂,每次1袋,每天3次,开水冲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胶囊,每次8~10粒,每天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3个疗程。

(3)肝脾康胶囊,每次5~8粒,每天3次,餐前30 min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

2、湿热内蕴证型 主要表现为多梦,大便溏滞不爽,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数。宜选用: 

(1)龙胆泻肝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大蜜丸,每次1或2丸,每天2次;水丸,每次3~6 g,每天2次;颗粒剂,每次6 g,每天2次,开水冲服;胶囊剂,每次4粒,每天3次。片剂,每次4~6片,每天2或3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天3次。

(2)苦黄颗粒(注射液),每次1袋,每天3次,开水冲服;注射液,每次10~60 ml,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一个疗程。

(3)苏肝合剂,每次20 ml,每天2次。

3、肝脾血瘀证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红纹赤缕,脉络怒张,胁下积块,胁腹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而涩。宜选用:

(1)大黄蛰虫丸(胶囊),水蜜丸,每次3 g,每天1或2次;大蜜丸,每次1或2丸,每天1或2次;胶囊剂,每次4粒,每天2次。

(2)肝复乐片,每次6片,每天3次。

(3)肝达片,每次5片,每天3次。

4、肝肾阴虚证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或黧黑,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两胁隐痛,胁下或见积块,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口干饮不解渴;舌体瘦小,红绛少苔或欠润,脉弦细数。宜选用:

(1)知柏地黄丸(颗粒、口服液),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次;浓缩丸,每次8丸,每天3次;颗粒剂,每次8 g,每天2次,开水冲服;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3次。

(2)杞菊地黄丸(胶囊、片、口服液)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次;浓缩丸,每次8丸,每天3次;胶囊剂,每次5或6粒,每天3次;片剂,每次3或4片,每天3次;口服液,每次10 ml,每天2次。

(3)肝肾宁胶囊,每次3~5粒,每天3次。

(4)乙肝扶正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

5、脾肾阳虚证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枯黄,畏寒肢冷,神疲气怯,口淡乏味,腹胀便溏,小便清长,或见下肢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宜选用:

(1)金匮肾气丸(片),每次1丸,每天2次;片剂,每次4片,每天2次。

(2)济生肾气丸(片) ,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或3次;小蜜丸,每次9 g,每天2或3次;水蜜丸每次6 g,每天2或3次;片剂,每次6片,每天3次。

(3)心肝宝胶囊,每次2~4粒(肝炎6~8粒),小儿减半,每天3次,饭后30 min服用。

用药提示

1逍遥丸(颗粒)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感冒期间和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错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服药期间忌寒凉、生冷食物。。

2、肝达康片(颗粒、胶囊) 可有疲乏无力,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大便溏薄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消失。妊娠妇女慎用孕妇慎用;舌色淡或色暗有瘀点、脉弦缓或涩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龙胆泻肝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 (1)本品原处方中含有关木通,长期服用可导致肾损害。(2)少数患者可见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妊娠妇女禁用;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久服易伤脾胃);服用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肾功能不好者慎用;糖尿病患者不宜服颗粒剂、口服液。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油腻饮食。

4、苦黄颗粒(注射液) (1)苦黄颗粒:偶见轻微腹泻;临床试验中有口服苦黄颗粒1天后出现频繁呕吐的报道;偶见红细胞及白细胞减少,一般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偶见血清肌苷异常。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及妊娠妇女禁用;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及脾虚患者慎用。(2)苦黄注射液:偶见注射局部有一过性潮红;个别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使用剂量应逐日增加,第1天10 ml,第2天20 ml,第3天30~60 ml;滴速以30滴/min为宜,滴速快时可出现头晕、心悸等。

5、大黄蛰虫丸(胶囊) 妊娠妇女禁用;服药后皮肤出现皮疹等变态反应者应停用。

6、肝复乐片 少数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腹泻不良反应,一般不影响用药;妊娠妇女禁用;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慎用。

7、肝达片 有腹胀、腹泻不良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妊娠妇女慎用。

8、知柏地黄丸(颗粒、口服液) 妊娠妇女慎用;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虚寒证者不宜用;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宜空腹或饭前用开水或淡盐水送服;服药期间忌油腻食物。

9、杞菊地黄丸(胶囊、片、口服液)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10、金匮肾气丸(片) 妊娠妇女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以及房欲、气恼。 

11、济生肾气丸(片)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干口燥和表证未解者,以及妊娠妇女禁用。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