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惊现漳州的老照片:漳州江东古石桥(20世纪初) 这又是一张珍贵的漳州古城老照片,与上文介绍的“第一公园”老照片一样,都是冯老的最新重量级收藏品!此次冯老高价购得的珍贵老照片共有3张:1.漳州 “第一公园”东大门2.漳州江东古桥全景3.漳州东新桥全景。第1、2张都是漳州“第一公园”东大门和江东古桥迄今为存世最早的老照片。第3张虽然跟前二张的拍摄年份差不多(20世纪初),但在冯老的藏品中还有更早的东新桥老照片。
这2张老照片之所以珍贵就在于:连冯老等老一辈漳州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第1张“漳州第一公园东大门”老照片我已经在上文做了详尽的介绍,本文继续介绍第2张“漳州江东古桥全景”老照片。 漳州江东桥古称虎渡桥,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福建漳州龙文区与龙海市交界处,横跨于九龙江北溪下游。这里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流急,地势险要,古称“三省通衢”。相传初建桥时,桥墩屡建不稳,偶有猛虎负子过江,遂依虎道勘得水中礁石,乃就石垒墩,桥墩遂固,故名虎渡桥。而《漳州府志》卷六则说此处“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 宋绍熙元年(1190年),这里曾架过浮桥,嘉定七年(1214年)郡侯宗正少卿庄夏始建石墩木桥,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毁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议下,建成梁式石桥。《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62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教材之一、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书中,第一章就提到:“虎渡桥重达二百吨的石梁,工匠们如何把它们架上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 2001年06月25日,漳州江东桥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漳州江东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被《世界之最》一书列为世界最大石梁桥。 回过头来看看这张冯老收藏的江东古桥20世纪初的全景老照片。令人称奇叫绝,从我懂事以来,无论从照片上还是亲自到现场,我看到的江东桥的形象就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古桥的桥墩和石梁斗是藏在公路桥下面,很难与古代名桥联系在一起。而现在我终于看到中国古代十大名桥的宋代江东石梁桥的庐山真面目了:照片左边,二百来吨的巨大石梁特别醒目,看来拍摄者有意突出这块大石梁(究竟当时如何架到桥墩上至今还是个谜),除了最前方的桥墩已经开始倾斜,整座石桥还是现当完整,风采依然。桥的东岸,一座寺庙清晰可辨。这张照片上的英文是“浦南桥”,这是误解,这些照片估计是当时外国传教士或旅行家拍摄的,出于对漳州古城风光的喜爱而制作了这些明信片,因此明信片上的文字说明出点差错也是再所难免。 据报道,漳州江东古桥正在进行全面修复,将修建5座老桥墩、9座残基墩,建立2座支撑老桥墩的金刚墙,保留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10条重200多吨的老桥板,将恢复3座桥亭和桥栏杆,把江东桥维修成一座文物观赏桥。当我看到这张老照片之后,真希望修复后的江东古桥能尽量保持这张老照片所呈现的风采。 最后应该感谢冯水国老先生为热爱漳州古城的网友们提供这张珍贵的老照片,让大家得以观赏到名扬四海的漳州江东古桥的庐山真面目! 谢谢关注! 
2民国时期改建的江东桥 
3.文革时期的的江东桥(70年代)  4被洪水冲塌的江东桥 5抢修江东桥 6公路桥下的大石梁 7公路桥下的大石梁 8这就是重200吨的大石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