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大教堂给我留下的感受:叹为观止!首先是其圆穹顶气势恢宏,整个巨大的教堂中厅看不到一根支柱,这是世界罕见的!其次是绚丽辉煌的马赛克镶嵌壁画! 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大教堂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修建,并把它作为重建罗马帝国辉煌的一个部分,直到征服者穆罕默德占领这里,被改建成一座有四座宣礼塔的清真寺,它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土耳其的发展史。 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最佳的现存范例,其马赛克、大理石柱子及装饰等内景布置极具艺术价值。马赛克镶嵌画在拜占庭帝国时代,随着基督教兴起而发展为教堂及宫殿中的壁画形式。索菲亚大教堂的马赛克描绘了圣母玛利亚、耶稣、圣人、帝王及皇后,精美华丽。这些马赛克在1453年变为清真寺,很多马赛克画都被去除掉了。所幸许多马赛克都只是被石膏覆盖,使我们还能够得以见到这些千年前的精美艺术。 本集着重介绍我拍摄到这些镶嵌画以及教堂细部。 (1)三圣像马赛克(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约翰):可能出自1261年,它被用来表示结束了57年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回归正教信仰。这是第三幅位于上层帝王楼座的马赛克。三圣像马赛克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调而被广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该马赛克的风格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家近似,马赛克上圣母玛利亚及圣约翰的面部轮廓只露出四分之三,他们祈求基督神像能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马赛克下半部已严重败坏,大概是因为马赛克邻近窗户,受到雨水冲刷。该马赛克被视为拜占庭图画艺术复兴的起始。三圣像马赛克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调而被广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 1三圣像马赛克局部(耶稣头像) 1三圣像马赛克局部(圣母玛利亚头像) 1三圣像马赛克(圣徒约翰头像) 1三圣像马赛克(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约翰 2帝王之门 (3)圣坛顶上的圣母子像:它是由牧首佛提乌斯一世、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三世及巴西尔一世于867年3月29日揭幕的。马赛克上的圣母玛利亚坐在没有椅背的宝座上,儿童时期的耶稣在她的膝上,她的双脚安放在台座上。这幅马赛克复原自六世纪的一幅马赛克,该马赛克在圣像破坏运动时被毁坏。 (4)科穆宁马赛克:科穆宁马赛克与位于南楼座东侧墙壁,出自1122年。马赛克上的圣母玛利亚如同其它拜占庭艺一样身穿深蓝色长袍,她把儿童时的耶稣抱在膝上,耶稣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执卷轴。约翰二世站在圣母右侧,身穿镶有贵石的服装,他呈上钱包,表示皇室对教堂的奉献。女皇伊林娜站在圣母左侧,她身穿礼服呈上卷宗。邻近的一条壁柱描绘着他们的长子亚历克修斯·科穆宁,他忧伤的脸容反映他在1122年死于结核。从这幅马赛克可以看得到它与女皇佐伊马赛克的分别。科穆宁马赛克上的人物面容更为逼真,不再使用理想化表述。马赛克上的伊林娜女皇有着一头编成辫子的金发,显示她的匈牙利血统,而约翰二世的面目威严 (5)女皇佐伊马赛克: 女皇佐伊马赛克在南楼座东侧墙壁上的女皇佐伊马赛克出自11世纪。马赛克上的基督神像身穿深蓝色长袍(拜占庭艺术的习惯),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的同时左手拿着圣经,在他头项的两侧分别写有「IC」及「XC」,意指「耶稣基督」。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在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作出的奉献。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塔」。他们原来的头部已被刮去,现时那三个是后来替换上的。早期版本的马赛克可能显示佐伊女皇的丈夫罗曼努斯三世或她的养子米海尔四世(Michael IV)。另有一说法认为这幅马赛克原本是描绘着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后来被换上这个版本。 5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别在耶稣的左右侧 6大圆盘 6.直径约10米的大圆盘,绘以阿拉伯文字的“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共6个) 7在穹顶的圣母像旁边天使像 (8)南楼廊道上一根矩形大理石石柱旁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人们将拇指塞在里面,并费力地旋转,原来这叫做“哭泣的石柱”,据说将大拇指插入潮湿的石洞,并以平面旋转360度,便可以实现自己当时许的愿望。 8“哭泣的石柱” 9碎石廻廊通道 9通往两层长廊的碎石廻廊通道 9通往两层长廊的碎石通道 层层剥开岁月 黄色外层是奥斯曼时期的涂层,里面就是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画了 廊道穹顶 索菲亚大教堂就介绍到这里。 问这里(李哲文)2015.1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