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女儿的腮腺炎,用两剂药就好了

 问道学者 2020-09-20

I导读: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疾病时,只要病机与方药相对,疗效很快。小儿发热,特别是病毒感染的发热,常常一剂知,两剂已。本文就是一位中医妈妈治疗自己女儿腮腺炎的实录,分享给大家。(编辑/徐靖婷)

轻巧灵动,汤方两剂愈痄腮

作者/聂红明

这是发生在笔者女儿身上的小故事。

当时小女6岁,正读幼儿园大班,健康活泼的她是笔者每日紧张工作一日回家后感受到的最大的欣慰。

二月下旬一个星期四的早上,笔者给女儿穿衣服,在笔者将毛衣套在她头上往下拉伸的过程中,突然女儿说左侧颈脖子痛,笔者随手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心想可能是晚上睡觉踹被子,颈脖子受寒或落枕了,所以就没在意。送她上学后,就像往常一样匆匆上班去了。

下班回家,一见到她笔者就想起来问她,女儿说“颈脖子还痛”,笔者正想要去给她揉揉,手刚碰到她左侧颈部,她反射性地用手推开笔者的手,大声喊痛。好容易哄了她同意让笔者检查一下,笔者仔细看了看,发现她耳垂后面有明显的漫肿,皮肤不红,触之有痛。又对比了右侧耳后,右侧完全正常,无肿无痛。

第一感觉:可能患了腮腺炎。

腮腺炎与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西医学对此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故笔者的第一本能反应是采用中医中药来治疗,并立即想起以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几年时间里碰到的数例采用中医药成功治愈腮腺炎的小儿患者。

笔者给女儿测量了体温,37.2°C,咽喉略有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腮腺管开口处未见红肿和异常分泌物,舌尖略偏红,苔薄白,示指风关内络脉增粗怒张。考虑温毒在表,邪犯少阳,拟银翘散加减,笔者立即到药店上抓药,处方如下。

金银花9g,连翅9g,柴胡6g,黄芩6g,蝉蜕3g,夏枯草9g,牛蒡子9g,大青叶9g,赤芍药9g,荆芥6g,玄参9g,薄荷6g,生甘草6g,青黛20g(另包),3剂。

取来中药后笔者立即将药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后开始武火煎煮,煮开后改文火5分钟,倒出药液约200ml,立即加热水煎煮第二次,煮开后即倒出,两次的药液混合后约350ml,女儿分多次共服下约1500ml,然后笔者又将青黛用老陈醋调匀后涂在患处,干后又再涂。临睡前女儿又喝了约120ml,并反复用醋调青黛涂抹多次。

第二日早上趁她还没醒,笔者轻轻地触摸了她的肿胀处,发现肿块明显缩小了一圈,心中喜悦。笔者又试着加大了触摸的力度,她还是没醒,笔者确定症状明显减轻,立刻又给她涂抹了一些青黛,并马上去煎煮第二剂中药,等醒后立即让她服药。

早餐前,女儿服下近200ml汤药。吃早餐时,笔者见她自己去拿面包吃,咀嚼时并未喊痛,笔者更加确定有明显好转了。考虑到腮腺炎有传染性,女儿当天自然请假了,也是想让病情尽快缓解。

到了下午,她只喝了约80ml汤药,之后不愿再服汤剂,只愿意涂抹青黛。

第三日,肿块几乎没有,笔者用劲按压也不痛了,想起她服汤药这么不情愿,第三包中药笔者决定不熬了,只给她继续涂抹青黛。就这样,女儿的腮腺炎治愈了,只花了不到10元钱的两剂中药,心中不甚得意。

回想起来,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感受风热邪毒所致。

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少阳胆经,热毒蕴结经脉,郁结不散,气滞血瘀。

因足少阳之脉起于内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故见耳下腮部漫肿,坚硬作痛。

归纳本病的基本病机依次为:风热上攻,阻遏少阳;胆热犯胃,气血壅滞;温毒炽盛,涉及心肝;气血亏损,痰瘀阻留;邪退正虚,气阴亏耗等。

由于发现得早,治疗及时,在“风热上攻,阻遏少阳”阶段就有效地控制了病情,因此能取效甚捷,真正体会了一次中医所谓的“一剂知,两剂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