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是厨房里一道寻常的食材,可是它的身上却有神奇一宝,古人甚至将其称之为“鸡身体里的黄金”。可惜现代很多家庭做菜时都不注意,将它丢掉了,实在是非常可惜。 它就是鸡内金,也就是鸡胗内壁的一层黄色的薄膜,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尤其对于脾胃疾病,鸡内金都非常的“擅长”。可辅助治疗许多类型的胃部不适。 鸡内金:堪称脾胃的“清道夫” 消积食,腹胀——促进消化 此类型的胃部不适多由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引起,导致胃气中阻,胃内食滞不通。继而引起消化不良,积食难消。 这类人群的症状:舌苔通常厚腻,且消化能力较弱,胃液也相对分泌不足。更有常常嗳气,胀气的症状。有时难以消化甚至会呕吐,吐出后稍有缓解。 鸡内金饼 材料:鸡内金60g,干姜60g,大枣500g,白术60g。 做法: ① 大枣煮熟,去皮去核做成枣泥。 ② 适量的白术、干姜、鸡内金打成粉,再加入一点面粉,与枣泥混合。 ③ 和好的面团压成一个个小饼,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脾胃虚,湿气重——祛湿补脾 本身脾胃虚弱或是久病后也会引起脾胃受损。而长期脾不运化,导致胃失和降,即会引发胃部疼痛。 想要完成消化饮食,发挥供养全身之能,需脾和胃二者密切合作才行,缺一不可。 此类人群常见症状:舌体厚腻、有齿痕;下身水肿,易长胖;早上起床时胸闷气短、头晕脑胀、四肢乏力;宿便软烂、粘腻,不成形。 鸡内金粥 材料:鸡内金6g,干橘皮3g,砂仁3g,粳米30g,白糖少许。 做法:首先将鸡内金、干橘皮、砂仁三味药研成细末,然后把它们和粳米一起煮成粥,出锅前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胃中虚寒——驱寒升阳 很多人都有胃寒的情况,长期以来腹部怕凉,稍吃生冷的食物就容易便溏腹泻,一年四季手脚几乎都是冰凉的。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胃寒所导致。 期颐饼 材料:鸡内金:芡实:面粉的比例为1:2:3,白糖适量。 做法: ① 把芡实淘水去浮皮,晒干后打粉。 ② 再把鸡内金打粉,用滚开的热水浸泡。 ③ 约6小时后,用鸡内金水、芡实粉加面粉和面,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④ 面团捏成很薄的小饼,烙成焦黄色即可食用。 如果没有明显的肠胃道不适,只想单纯的养养脾胃。建议可以在家吃鸡内金蒸鸡蛋。不仅口感好易消化,而且也很适合老人与小孩这类消化能力弱的人群食用。 鸡内金蒸蛋 材料:鸡内金粉一勺、鸡蛋2-3个 做法: ① 把鸡蛋尽量打散,打得越均匀越好。 ② 往打好的鸡蛋里加两倍的米汤,放一点点香油和盐,再放一勺鸡内金。 ③ 把材料上锅,用中火蒸,水开以后,再蒸3到5分钟关火就行了。 鸡内金还有哪些养生功效 鸡内金不仅在健脾养胃上颇有成效,还有很多其它好处。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道:“用鸡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 中医中的脏腑之积对应的常见病症包括肾结石、胆结石、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息肉等等,也就是说,鸡内金对结石的防治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常吃鸡内金还有助于降血糖,维持血糖平衡;对男子遗精遗尿等也有改善的作用。 哪些人不适宜多吃鸡内金? ☒ 高脂血症病人 鸡内金属于内脏类食物,脂肪含量略高。高脂血症病人食用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肪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高血脂病人是不适宜多吃鸡内金的,浅尝辄止即可。 ☒ 跌打瘀肿病人 鸡内金中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瘀滞者食鸡内金过多,会出现血液不散,加重瘀肿,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 胆囊切除的病人 鸡内金中含有的脂肪需要胆汁去帮助消化,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贮存,就会增加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损伤肝脏功能。这类病人不可多吃鸡内金。 |
|
来自: 简单2dlygc4ma3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