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湿疹,很多人认为是儿童多发的疾病,实际上,成人也容易发生,特别是老年朋友,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在气候相对干燥的北方,皮肤容易出现干痒,特别是小腿胫前,常会出现碎瓷样细小裂纹,并因搔抓而出现抓痕、渗血。 湿疹是如何形成的?只有了解了病因,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有人认为,湿疹就是因为环境或者皮肤太湿了,只要皮肤保持干燥,湿疹就会好。其实正相反,老年人秋冬季常见的湿疹也称为“乏脂性湿疹”,就是因为在天气寒冷干燥时,皮肤汗液、皮脂等润肤成分减少,干燥的皮肤失去了屏障功能,更容易受到刺激导致湿疹。湿疹的“湿”其实指的是皮肤有“渗出”倾向,简单说,就是会出现小水疱或者流水的情况,特别是在急性期。实际上,皮肤很怕干,特别是对于湿疹患者来说,经常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瘙痒的主要方法。 老人皮肤如何保湿 要保持皮肤湿润,建议洗澡不要太勤,每周不要超过2次,洗后立即涂抹可以润肤的保湿剂(非常重要)。老人在选择润肤产品时,应该选择霜、乳膏这样的剂型,而不是露这类的剂型,因为露涂在皮肤上后,水分会很快蒸发,不能持续为皮肤保湿。 保湿剂中的有效成分包括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甘油、硅油、羊毛脂、丙二醇、维生素E等,有效成分居前列且含量多的,保湿功能强。比如神经酰胺是细胞间脂质的重要组分,有助于皮肤形成防水屏障,从而起到保湿的作用。涂抹时最好最好能全身涂抹,如果不能也要保证涂抹面部、脖子、手臂、小腿和关节等容易干燥部位,每日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人认为不断往脸上喷雾可以补水,这会导致皮肤水分快速蒸发,反而会加重干燥。对于轻度湿疹,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缓解症状,中重度的湿疹则需要配合使用外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另外,要避免洗热水澡、抓挠、出汗、吸烟、压力大,这些都是湿疹常见的诱因。 对激素不要“抵触” 通常皮肤屏障功能不会在短期内快速恢复,如果湿疹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等药物。有人对于外用激素药可能会有顾虑,担心它的副作用。实际上,一般长期大剂量口服激素才会有副作用,外用激素如果长期用可能会在皮肤局部出现色素沉着,但时间长了也会慢慢消退,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概率很小。 激素类外用药是治疗湿疹所必须的,效果也非常确切。只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既不抵触,也不滥用,注意药效的强度、使用的次数和频率、涂抹的面积、使用的时间等,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完全恢复之后,也可能需要继续用药来巩固维持,一定不能自己调整用药,也不能私自停药,这样非常容易导致湿疹复发。 盲目忌口危害大 有的患者认为,皮肤病就应该忌口,湿疹更是如此。但盲目忌口的危害非常大,特别是老年朋友吸收能力差,而需要“忌口”的大部分食物都是高蛋白食物,比如鱼、虾、蛋、奶等,这非常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造成越忌口病情反而越严重。 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外部因素当中确实包括饮食,有的人在吃了某种食物之后,会出现湿疹症状加重或反复,但更为稳妥的方法是查一个过敏原,或者记饮食日记,从中找出与病情有关的食物,如果确定对这种食物过敏,可以暂时忌口一段时间。 除了某些食物可以诱发湿疹,接触一些化学物品(洗浴用品、护肤品、清洁剂等)、化纤物品、毛织品、动物皮革制品、植物花粉、日光照射等,都可以致病。因此,湿疹患者平时贴身衣物要穿棉制品,以宽松舒适为宜。保持居室清洁,床上用品每周用热水清洗一次,减少如尘螨、动物皮毛等的刺激。洗涤产品选用温和、中性、不含香料及防腐剂的产品,避免碱性制品(如肥皂)。总之,湿疹虽然很难根治,但只要多注意生活细节,还是可防可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