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糖尿病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

 灵崖净土 2020-09-21

在2型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当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当属心血管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病(简称“糖心病”)具有发病早、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

发病年龄提前 糖心病的发病年龄比非糖尿病患者提前5~10年,许多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是集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于一身,因而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提前,而且病情更加严重。

01
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长期高血糖,使支配血管的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发生病变,使血管不能及时收缩,当体位发生改变(由卧位变为立位)时会出现一过性收缩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出汗、眼前发黑,甚至昏厥,即“体位性低血压”。

02
静息状态下心跳加快或“固定心率”

正常人运动时心率增快,休息时心率减慢,而糖尿病人则不然,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心率增快,每分钟多在90次以上,同时伴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的糖毒性致使迷走神经受损的缘故。

还有部分糖友表现为“固定心率”,即心率不随活动或休息而增快或减慢,这也是由于患者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受损,心脏完全失去了植物神经支配的缘故。

03
发生无痛性心梗概率更高

普通心脏病患者在心肌缺血缺氧时,会产生大量乳酸,刺激心脏的感觉神经,使患者产生疼痛感(心绞痛)。

但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即使心肌发生了严重的缺血、缺氧,甚至发生了较大面积的梗死,也不会出现疼痛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疼痛,从而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这类患者猝死的原因之一。

04
发病年龄早

普通心脏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而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发病年龄一般要早于普通心脏病,这主要是患者长期的高血糖损害造成的。

 鉴于上述特点,糖尿病人不仅要积极控制血糖,还要定期到医院做心电图、心功能等检查,积极预防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病人究竟该如何正确预防心脏病?
01
合理降糖

积极控制血糖,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HBA1C(糖化血红蛋白)应≤6.5%。控糖中要尽量避免低血糖。

牢记一个目标:请记住“5、6不过7,7、8不离10”的血糖控制标准顺口溜。即空腹血糖在5~6毫摩尔,餐后2小血糖在7~8毫摩尔为理想标准。空腹血糖不过7毫摩尔,餐后2小时血糖不离10毫摩尔为一般标准。

02
控制血压

控制血压不仅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还能减少肾病发病率,可谓一箭双雕。

糖尿病人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毫米汞柱)以内。糖尿病人更需要做到的,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控制血压,主要包括减轻体重、限盐、少饮酒、戒烟。

03
调节血脂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治疗的首要目标。控制血脂的首要目标是LDL(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对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来说应该力争降到更低。同时,争取HDL(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 TG(甘油三酯)<2.2 mmol/L。

04
适当运动

餐后1小时运动,散步每分钟100步30分钟;慢跑每分钟110步20分钟;小跑每分钟120步10分钟。三者的动量均为一个运动单元,都可消耗热量80~100卡。降低血糖1~2毫摩尔。

05
情绪稳定

情绪对任何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于糖尿性心脏病病人来说,如果情绪波动大的话,会使他们搏动不规律,容易心律不齐,严重者还会危机生命。

如果精神压力很大,情绪总是处于不好的反应中,而且老是觉得心慌胸闷,就要特别注意一下了。

所以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使自己有健康稳定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脏情况

患者要定期对心脏做出精确评估。对心脏的评估,主要包括俩个部分,一个是对心脏本身的一个评估,一个就是医患因素的评估,还有就是一些并发症的评估。

心脏的检查取决于有什么样的症状,如果在活动后又胸痛,或者时而发生胸闷不适,和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有关,这样的患者需要检查冠状动脉的问题。对心脏功能的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来评估,二是心脏结构方面有无异常,主要通过心彩超来评估,三是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有无狭窄或阻塞,主要通过心脏增强CT或者冠脉造影来评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