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书法学《圣教序》10个月一直用小字临摹这样好吗

 事奴 2020-09-22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学习行书10个月,拜托大家指点一下。”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你学习行书《圣教序》写的这样中规中距,且只有10个月时间,真的是非常不错了,这说明你的书法基础肯定是不错的,因为我们从楷书走向行书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从楷书转变到行书能够写的行云流水,这本身就需要比较好的书法基础,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只要有好的书法基础,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练习提高书法水平肯定还是非常现实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你的10个月《圣教序》的学习就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点击加载图片

看来你写的都是小字,《圣教序》这个字本来就写的不大,我们现在一般学书法的字帖都已经放大了的《圣教序》,很多学《圣教序》的书法爱好者,都是用放大的字帖来写《圣教序》的,所以甚至有的老师主张写大字,有的写小字。

这里就说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书法的时候。到底先从大字开始还是小字开始,这里边真的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老师说先从小字开始,小字比较容易掌握,那么有的老师说先从大字开始,因为大字的笔法明确,我们学的时候可以把笔法掌握的更精细一点,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这两个老师不同的建议,也不能说哪一个就绝对的对,哪一个就绝对的不对。其实我们如果有条件学大字还是比较好一点,因为过去条件比较差,我们写小字可以省纸,可以在一张纸上多写一些字,其实每一个人都还是喜欢写大字的,毕竟大字写起来痛快淋漓一些。

点击加载图片

觉得你学到这个程度,真的应该开始尝试一下,大字怎么写了。

毕竟小字已经把握的比较好了,但是我们经常写小字,不写大字,会忽略掉用笔的很多技法。

尤其是我们临摹的《圣教序》是一个碑刻拓本

如果我们用小字来写贝壳拓本,特别是小字的贝壳拓本,那么小字和原拓本比较接近就已经看不出,或者是不太容易体会到原来墨迹里边的笔法特点,特别是一些细节。

那么如果我们写大字就容易把一些细节联系起来,这样呢,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到王羲之书法本身的艺术特点。

点击加载图片

拓本尽管是初学者学书法很好的字帖,我个人也一直提倡我们初学书法,最好学碑刻,不要学墨迹,张旭光先生也是这样提倡的,这是很有道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从墨迹到碑刻,再把碑刻转化成拓板,这里边已经损耗了好多次了,第一次损耗是从墨迹转化成“书丹”,第二次损耗是从“书丹”在镌刻的过程当中又有所损伤。第三次损耗是把碑刻转化为踏板又是一次损耗,所以这样呢就越来越损失的多了。

启功先生曾经说,“透过刀锋看笔锋”,那是在哪看“笔锋”和“刀锋”的?我的看法是,不是在拓本上看,是在碑刻上看,可能看的更多一些。

点击加载图片

碑刻与拓本的细微差别,例如“妙”字“小”字竖勾的起笔部位,碑刻清晰而拓本模糊

我们在碑刻中看书法的时候,还能够体会到碑刻上面的很多细节,但是,碑刻上面原来有些细节,在制作拓本的时候就会被损失掉的。因为做拓本的时候,有些很小的细节是没有办法通过摹拓体现出来的,比如说,很细的笔画在摹拓的时候纸张会填满刻痕,所以就反映不出来了。

我们知道,《圣教序》是一个王羲之的集字碑刻,还不是专门为《圣教序》碑刻写的“书丹”,所以,这些集来的字,要一个一个的把它描摹到石碑上才能镌刻出书法,那么由于在描摹的过程当中,会与原来的字是有差别的,有人总结过,仅仅是《圣教序》从《兰亭序》中选出98个字,跟现在的《兰亭序》摹本的字都是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可想而知,其他的字肯定跟王羲之原来甄姬的书法是有出入的,甚至于很多。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毕竟这是集字出来的一个碑刻。

点击加载图片

即便是书丹上石的书法,镌刻之后,仍然跟原来的墨迹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从工艺的角度来讲,镌刻和墨迹也是有差别的,有些墨迹笔画,工艺上的难度非常大,如果稍加改革,那么镌刻的工艺难度就降低了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书写的笔法,比如说有一些飞白,这个镌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您做过篆刻,你就会体会到这一点。刻字和写字是不一样的,刻字是一种工艺,而写字是一种直接的书法。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讲了这么多的问题,不是说碑刻和墨迹有多么严重的鸿沟,我们只是说,我们学行书进入到一个深入阶段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行书笔画之间的连带性,这是行书和楷书最大的不同,也是我们从楷书转向行书要努力做到的地方。毕竟行书笔画的牵丝映带是它的重要特色。如果我们把这些都省略掉了,那么这个行书也就写得不是那么活了,而且行云流水的那种气质也就出不来了。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我们从写小字的惯性习气里边跳出来,转而学一学大字《圣教序》怎么写,就会改变我们的一些书写陋习,从而给我们书法学习提出一个较高的目标。

点击加载图片

梁巘临《集王圣教序》我们应该注意这个临摹的用笔恰恰有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所以给人感觉非常有灵性

字写的大一点,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晰一点,比如说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和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之间的关联,我们就会关照的多一些,而写小字的时候,好像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都不是那么突出。所以,为了把书法写好,我们应该在小字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该去尝试一下写大字我能不能适应,在写大字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有新的适应。

点击加载图片

尽管你的小字写得非常的不错了,但是我注意了一下,看到你写的一些笔画,确实还不是那么活,因为只有在笔画之间有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笔画的灵性才会出来,这是需要我们反复体会和认真琢磨的,尤其对于我们学学习行书《圣教序》来说,如果把字写的大一些,琢磨笔画之间的关系和笔画自身的结构就会更容易一些。

事实上,不断的给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更高目标,这正是我们学习书法的乐趣所在,也是我们在学书法过程当中最有趣的事情,因为只有不断的发现和不断的探索,我们才会觉得书法的乐趣更多一些。(本文2257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