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界·读】中华经典资源库·《岳阳楼记》

 xuexi815 2020-09-22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套针对普通人群开展文化普及推广的产品,采用诵读、书写、讲解三种表现形式,风格趣味性和经典性并重。资源库涉及的作品分别由“国家篇目”与“地方篇目”两个部分组成。“国家篇目”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参照中小学语文课本,遴选出80篇经典篇目作为核心内容。这里推送郭锋老师参与项目时撰写的脚本若干。

01

经典简介

1.1《岳阳楼记》是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创作。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齐名。岳阳楼耸立在湖南岳阳西门城头,城外便是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北与长江相连,南有湘、资、沅、澧四条河流汇入,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依据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与水土流失》计算十二世纪前后洞庭湖面积约有6000平方千米。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前身相传为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期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1.2洞庭湖与岳阳楼地理位置独特,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千百年来,很多文人墨客在此聚会相逢,登上城楼,观赏风光,凭栏抒怀,留下大量诗篇。唐代的杜甫描写洞庭湖广阔的湖面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天地在苍茫的湖面上漂浮荡漾(《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被巨浪冲撞得不停摇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崔珏眼中的千里洞庭湖面云水相映相接,打鱼的小船像浮萍一样漂去又漂来(《岳阳楼晚望》:“乾坤千里水云间,钓艇如萍去复还”),明代杨基赞叹洞庭白茫茫的湖水吞没了三楚大地,湖中青秀的山色连接着九嶷山(《岳阳楼》:“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这些诗句向世人展现着岳阳楼前洞庭湖烟波浩渺、磅礴壮阔的景象。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自然也免不了描绘洞庭湖,但文章的落点却并不在此,而是从一晴一雨两种景致出发,刻画人们登上岳阳楼时各不相同的心境,并针对人们一悲一喜的两种表现,追思先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荡胸怀,陈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追求,从而跳脱出文人墨客应景吟诗、感物伤怀的俗套,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境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

02

精华赏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1《岳阳楼记》全文400余字,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2.2文章的叙事在第一段,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滕子京被贬官之后励精图治,取得显著政绩的事,也交代了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事实上,滕子京出任巴陵郡守是政治上遭受连续打击的结果,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一再被贬职,背负屈辱来到岳州。然而,滕子京忍辱负重,勤于政务,到第二年,巴陵郡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扩大了原来建筑的规模,并把唐代先贤与当代名人创作的诗词歌赋都雕刻之后悬挂在楼中(“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重修岳阳楼是一件凝聚民心、张举文化的盛事,滕子京嘱托范仲淹撰文记录此事。

2.3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在第二、三、四段。

在第二段中,作者用22个字从宏观的视野总览洞庭湖的全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二词,化静为动,刻画出洞庭湖吞吐天地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则描画出洞庭湖波澜壮阔、辽阔无垠的景象;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概括了湖光山色的摇曳多姿、变化万千。

第三段中描绘连月阴雨中的洞庭湖。洞庭湖上,寒风呼啸,傍晚时分,传入耳际,有如猛虎长啸猿猴啼鸣;空中雨雾阴沉,遮蔽了日月的光芒,隐没了山岳的形迹;狂风卷起的巨浪推涌向天空,风浪掀倒了船上的桅杆,打断了船桨,商人和旅客因为风雨阻隔无法通行。被困在这阴沉凝重,惨淡凄恻的境地里,那些被迫离开繁华京都和温暖家乡的人,自然会触景生情,满怀悲戚之感。

第四段中描绘晴朗春光中的洞庭湖,而且先后写了昼夜两个场景。白天,洞庭湖“波澜不惊”,“一碧万顷”,碧绿的湖水平静而又辽阔;水中鱼儿游来游去,湖上鸥鹭翩翩飞翔,岸边花草恣意生长,一派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夜晚来临,湖面上的烟雾全都消散,月亮的清辉遍布千里,湖面上跳荡着粼粼波光,水中月亮的倒影如同一块沉在湖底的玉石,泛舟湖上,听打鱼人唱着渔歌你呼我应。置身在这样的美好境地,自然让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忧。

第三、四段中所描写的对象都是洞庭湖,但一个是雨天一个是晴天,对应了第二段中所说的“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会聚在洞庭岳阳的人们,目睹阴晴不同的景象,联想各自不同的经历,触发悲喜各异的心情。真可谓是:一阴一晴,写尽洞庭湖万千变化;一悲一喜,画出人世间苦乐众生。

2.4文章的议论在第五段。

第三、四段中,人们被眼前不同景象所引发出来的心情,一悲一喜,都是登楼览胜的“迁客骚人”内心情绪的宣泄。这些人,不是被贬黜流放的官吏,就是多愁善感的诗人。满怀悲戚的人,失意地离开都城怀想家乡,担心被谗言中伤(“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自然忧心忡忡;喜气洋洋的人,因为恰逢晴好天气,饱览大湖胜景,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就暂且抛开荣辱,图个一时痛快。这一悲一喜,也算人之常情。但范仲淹却并不认同这两种人的行为。他大声呼唤“古仁人之心”,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行为准则,并结合实际,对这一准则加以诠释:人的精神世界不应该被个人的得失、外物的好坏所左右,而应该首先关注“天下”的苦乐。位居庙堂高位要时时心系黎民百姓,地处偏远江湖要时时担心国君社稷。正因为如此,作者鲜明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这种“胸怀天下,忧乐天下”的操守和胸怀,在沉浸于个人悲欢得失的凡夫俗子耳边,敲击出振聋发聩的金石之声。

2.5文章的抒情在第五段末尾,显得含蓄而悠远。

《岳阳楼记》,本是范仲淹受滕子京的嘱托而撰写的。范仲淹和滕子京同一年考中进士,后来又一起担任谏官,也一样担任过边关守将,相同的人生经历,相同的报国之心,让二个人结下了情谊。康定元年(1040年),滕子京在边疆立下战功,却被人以“滥用钱财”的理由弹劾,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贬职。滕子京到巴陵后,勤政为民,重修岳阳楼,兴建岳州学宫,筑堤治理水患,三年成就三件大事,同朝史学家司马光后来称赞他在岳州的政绩堪称天下第一(“治为天下第一”)。由此看来,滕子京虽然处在人生的低谷和事业的逆境,但仍然奋发有为,值得称道。

从嘱托范仲淹撰文记事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滕子京对范仲淹的信任。而细细体会,这中间其实还有更深的含义。滕子京被贬岳州的时候,范仲淹在政治上也遭逢失意。庆历三年(1043年)初,为谋求国力富强,宋仁宗支持范仲淹等人的革新主张推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一年功夫,改革派遭到排挤。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贬为地方官,下放到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同是天涯沦落人”,滕子京写信嘱托远方的好友撰写文章,同时也将自己的近况传递给自己信赖的人,这其中也有志同道合者相互支撑、相互勉励的用意。

范仲淹当然能够领会滕子京的盛情与厚意,他从内心深处关心好友的状况。事实上,滕子京对自己的遭遇一直难以释怀,也时常口出怨言,流露心底的愤懑。正因为如此,范仲淹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能向滕子京表达自己诚恳的劝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政绩令人赞赏,遭遇不公依然奋发有为的志气也令人钦佩,但更应该像古代先贤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更高境界提升。在文段的结尾,作者长叹一句,“噫!”,语气中略带着惋惜,隐约是一声当头棒喝。紧跟着一句追问“天下间没有这样的人啊,我和谁才能志同道合呢?”(“微斯人,吾谁与归?”),话语中流露出一丝孤独和落寞,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滕子京的热切呼唤——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起起落落的命运中,让我们并肩前行,放下个人得失与一时悲欢,去追寻先贤圣哲倡行的德行,共同担负起天下的重任,为苍生社稷谋福祉,开太平。

03

鉴    赏

3.1《岳阳楼记》中精美的语言令人欣赏。全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极具韵味。在骈句之中,有的三字相对,如“衔远山,吞长江”;有的四字对应,如“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的多字对应,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尤其是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连用一组四字词句,短的4-6句,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长的10多句,如第三段、第四段,这样写来,使景物的丰富与语言的丰美相得益彰。即使是连贯前后的叙说性语言(如“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也一样铺排成文,语势连绵,极具美感。

3.2《岳阳楼记》中丰富的想象力令人折服。该文是受人之托创作而成,写作者并没有亲身登临岳阳楼、游历洞庭湖。滕子京从湖南来信时,仅仅随信附了一幅名为《洞庭晚秋图》的画。但全文所写到的洞庭风物十分丰富,所有一切全都是作者依托这幅《洞庭晚秋图》,再借助自己的想象写出来的。作者笔下的湖光山色不仅栩栩如生,而且丰富多彩、变幻多样,更是恰倒好处地映衬着人物的心境,服务于作者抒情与议论的需要,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学功力。

3.3《岳阳楼记》中高尚的情怀令人景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写在,自己被放逐的逆境之中。逆境之中的人,常常会陷入苦闷、彷徨、孤独、失落、颓废这样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之中。宋代周辉在《清波杂志》卷第四中写道:“被驱逐流放的人,一旦被抛弃在偏远之地,就会发出忧愁悲伤的感叹,写成诗作,读起来让人觉得极其辛酸苦楚(“放臣逐客,一旦弃置远外,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作,特为酸楚。”)。因为个人的命运而悲悲切切,郁郁寡欢,是常常发生的事。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下“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舟中读元九诗》)让人读来觉得眼前一片黑暗;柳宗元被贬柳州,写下“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让人读来觉得满腹愁肠痛苦不堪;韩愈被贬潮州,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让人读来只觉得前途艰难不知路向何方;李涉流放桂粤,写下“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再宿武关》),让人读来觉得寒冷刺骨无比凄凉……这些诗句中的痛楚、愁绪、徘徊、哀伤,只是诸多被放逐者的心声中一些小小片段而已。但同样遭受放逐,范仲淹发出的声音是铿锵有力,雄浑回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然跳出一己私情,一人境遇,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把社稷的安危看作自己的责任,视天下的福祉为自己的使命,像一个伟丈夫一样伫立在天地之间,他“先忧后乐”的高尚情怀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顶天立地的精神丰碑。

04

深入探究

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绝不是范仲淹口头的自我标榜。史书记载:范仲淹自小就胸怀大志,总是以天下之事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这也成为他家境贫寒而发奋苦读的精神动力;等到后来任职为官,他总是慷慨激昂地评论国家大事,从不考虑个人安危。由于坚持忠言进谏,他遭到贬职,梅尧臣就写了一篇叫《灵乌赋》的文章,劝他效仿报喜鸟,不要像乌鸦那样总报凶讯,拴紧舌头,少管闲事。结果,范仲淹写了一篇同名文章,回答梅尧臣。在文章中,他用凤凰来自比,表达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决心。他在被贬职邓州的时候,更是保持艰苦的生活作风,饮食起居简单朴素,家人的衣食也只是满足于自给自足就够了。范仲淹告别人世时,积蓄全部散尽,家人贫病交困,只能靠借住官府的房子暂避风雨。(“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宋名臣言行录》)可以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都始终在身体力行。

早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就曾留下“忧乐天下”的论述。《孟子·梁惠王下》中写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假如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也没有过。孟子的论述里强调君王必须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表现出他“以民为本”的思想。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居高位心系百姓,地处山野顾念君王,黎民百姓与君王社稷就是范仲淹眼中的天下、心中的国家。他“先忧后乐”的思想在儒家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种胸怀天下,担当责任,情系黎民,忘我无私的情怀。这种情怀为历代仁人志士所传承与发扬,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成为充溢天地之正气,绵延古今之魂魄。

范仲淹先忧后乐,我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就有家国天下的论述。《左传》明确写道:面对祸患之时绝不忘记国家,这就是忠诚。(“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汉代《礼记》中留着“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记述,意思是只求利于国家,不求个人富贵。三国时期曹植在《白马篇》中慷慨高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赞扬为国家危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精神。到了唐宋年间,为国忧怀,以身许国的诗句就更多了,典型的如李白所作的“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陆游所作“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明清两代,天下为大、虽死报国的精神继续传流。明代的于谦写下“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立春日感怀》),清代林则徐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到了近代,革命党人秋瑾留下的“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无题》)也堪为代表。诗文言志,从一句句话语中,我们可以确信:献身于国家,献身于民族,献身于天下,成为华夏文明最伟大的精神传统。

当下,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梦正激励和召唤着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继往开来,谋一己私利,损百姓幸福,毁国家长城的行径必将为万人唾骂。无论我们担当着怎样的社会角色,身处怎样的物质环境,站在怎样的工作岗位,都不要忘记先贤树立起的价值标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