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青木森森 2020-09-22

《上官婉儿墓志》,全称《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唐景云元年(710)刻立,志有盖,盖正中阴刻篆书“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三行,行3字。志石为正方形,长宽均为74厘米,阴刻正书 32 行,共982 字。201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咸阳空港新城。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墓志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政治家,《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为研究当时唐代政治及上官婉儿的身世、死因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志书法清秀工稳,结体舒展大气,从中可窥中唐书风。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一、《上官婉儿墓志》的主要内容和史料价值

上官姓源流单一,出自芈姓。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南。战国时,楚怀王时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唐朝时,上官氏迁入今河南,并逐渐成为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的望族。唐末战乱四起,中原上官氏开始大举南迁,到达了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宋、元、明、清至今,逐渐播迁于全国各省市。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人,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 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在唐高宗(李治)时位居宰相,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婉儿刚出生就进入掖廷为奴。

《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婉儿是因文采被武则天所发现和起用的。之后嫁给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然而,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庚哲说,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也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经历与武则天颇为相似,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太宗之子唐高宗李治接回宫中,册封为“昭仪”。于庚哲说,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才人,但可能是武则天指定的,为了给婉儿一个名份,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

墓志称“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始就痊平。”

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飞扬跋扈。在韦后的默许下,向唐中宗索要“皇太女”的地位,想当储君。史书记载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显示,婉儿并非韦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婉儿劝阻的过程,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婉儿采取了“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而安乐公主的“皇太女”之梦,最终也没能实现。

史书记载,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李旦继位,即唐睿宗,睿宗之后就是儿子李隆基,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

陕师大历史专家、博导王双怀表示,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墓志云:“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时春秋四十七。”

据墓志记载,唐睿宗下诏安葬上官婉儿,该墓系太平公主游说唐睿宗修建。墓志称“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据史载,上官昭容身后事可谓一波三折:景云元年(710 年)八月以昭容身份葬,太平公主赙赠甚厚;景云二年(711年)追复昭容,追谥惠文,太平公主上表编纂《上官昭容集》,张说作序;先天二年(713 年),太平公主被赐死,与太平公主关系甚密的上官昭容之墓遭到“官方毁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认为这种做已逝者文章的行为,折射出了唐代政治斗争的惨烈与诡谲。

二、《上官婉儿墓志》的书法艺术特色

墓志无撰文及书丹者姓名,在开元以前的唐代墓志,一般是不署撰、书者姓名的,此篇墓志文无撰文者信息,符合时代特征。

《上官婉儿墓志》揭秘“巾帼宰相”激烈的宫斗生活

从此志书法看,清秀工稳,结体舒展大气,横画和捺画略有隶意,是虞、褚书风的结合,为中唐书风的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