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症—叶执中

 柴桂苓 2020-09-22

1定义

郁症乃七情郁结造成之疾病也,严格言之,即肝气郁结,是内因病。它和《内经》所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等外因形成的五郁,有所区别。


2原因

肝喜条达,其性善怒,人遇到不适意的事情,既不得伸,则郁而成病,是为肝郁。但也有当时不表现病态,迨忧愁郁闷久久不已,然后逐渐成病。《内经》说:“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这种留而不行的疾病,远较当时形成的肝郁为深。所以有“郁久成痨”的说法,却和真正痨病不同。 


3症状

肝郁初起,病发于中,则胸膈痞塞,两胁胀满,若或吐或泻,乃胆起中正作用,而病情稍缓。肝阳上亢,则病发于上,气上冲逆,头痛头晕,耳鸣目赤。如兼外感,则病发于外,寒热汗出,筋脉拘急,手足麻痹。如影响到冲脉,则少腹疝痛,经水失调。盖此病急则癫狂失志,缓则悲哀欲泣,咽喉不利,喜吐浊唾。郁之轻者,仅胸胁胀满,或吐或泻。如见头晕耳鸣,谓之肝阳。如见筋脉拘急,谓之风,肝阳乃肝风之轻证。 


4诊断与鉴别

腹诊: 两胁胀满,以左胁为明显,甚至腠肉(在脐两旁)紧张。 

舌诊: 中有裂纹,甚则舌苔两侧不平衡,再甚则舌体倾斜,如舌边有齿痕,则为脾虚有湿。

脉诊: 沉或兼涩。

本病与虚劳相似,但与虚劳不同,如虚劳腹诊则见肋骨狭窄,而无紧张现象; 舌诊则尖瘦而绛,而无裂纹及倾斜等现象; 脉诊则微细而数; 汗则全身有汗。


5治疗

香苏散(外台)

香附 苏叶 陈皮 甘草

本方为气郁的主要方,治气滞胸中,心下痞闷,胁下胀满,不欲饮食,动作倦怠等症。

此方应用颇广,每加麻黄八分或桂枝钱半,以治无汗或有汗的感冒症。又加栝蒌五钱治胃脘痛,用发汗药不配合解郁之品,往往效果不显,胃脘痛更不例外,盖肝郁症多,治疗方法亦当灵活一些。


四七汤(局方), 即《金匮》半夏厚朴汤

半夏 茯苓 厚朴 苏梗 生姜 陈皮

治咽中如肉脔,咽不入,吐不出,又治心腹胀满,旁冲两胁,上塞咽喉,憎寒发热,又治上喘。又本方去苏梗加桂枝、人参、生姜、治气郁呕吐。又此方加海浮石、蒌仁尤妙。

梅核气是一种官能症,观察无红肿状态,此方合麦门冬汤,加蒌仁、海浮石治慢性咽炎有效。


正气六香汤(篡局)

香附 陈皮 乌药 苏叶 干姜 甘草

凡妇女因气分不和,如攻冲两胁或上凑心胸,或下部结块,或往来寒热,经脉失调,皆可用之。又妇人手足麻痹,多因七情郁结,宜此方。又妇人喜唾,多属气郁,亦宜此方。

按妇人肝郁,往往影响血分,甚至经闭,用血分药无效,正气六香汤为得心应手之方。如治一妇人喜唾,每到一处坐未片刻,唾沫满地,亦不咳嗽、吐痰,用正气六香汤而愈。



沉香降气汤(局方)

沉香 砂仁 香附 甘草

凡郁症之上冲,动悸、亢盛、头眩耳鸣等气郁症用之。

按此方,治胸窝苦闷,心中动悸的患者,较为适宜。临床常用此方去砂仁,加桂枝、茯苓治心窝苦闷,脉弱而数的患者,有缓解之效。


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 杭芍 枳实 甘草

本方治心下凝结、胸中紧张,四肢疼痛挛急者良。

按此方治五更泻,以每泻前腹中拘急而痛,泻后则快为目标,此属肝郁,与肾虚泻不同。又此方加香附、鳖甲、青皮、吴萸,治左胁下痃癖挛急者有效。


逍遥散(局方)

柴胡 杭芍 当归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生姜

本方治气血虚弱兼肝火亢盛,或寒热往复,或头痛口苦,或月经失调。加丹皮、栀子,治产后口舌糜烂者效。加生地、香附,治肝血虚有郁寒症状,水分动悸,两胁拘急,思虑郁结等。又治肝郁、口苦、呕吐清水、面青、胁痛、耳鸣。

逍遥散用途颇广,近年治一湿郁燥化的患者李某,女,其人先受湿,后受燥,遂引起胁下胀满,齿槽按之脓漏,手掌起皮搔痒,平素带多,今仍重。于是用逍遥散加枯梗以治齿槽脓漏,因桔梗有排脓之功; 加苡仁、荷叶以治白带; 加地骨皮、荆芥以治手掌起皮搔痒,服十数剂,诸症皆愈。


甘麦大枣汤(金匮)

甘草 小麦 大枣

治脏燥症,悲伤欲哭,数欠伸。按此方以缓和为目的。如加百合、莲子心、青盐,可治失眠。再加生龙壮、铁落、茯苓、竹沥、辰砂、礞石滚痰丸,可治狂症。


归脾汤(济生)

当归 白术 茯苓 黄芪 龙眼肉 枣仁 远志 木香 人参 甘草

本方以思虑过度,伤及心脾二脏为主,如挟肝火,测加柴胡、山栀,名加味归脾汤,心脾虚弱,经常失眠,心慌纳呆,或月经过多的患者。


柴芍六君子汤

柴胡 杭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本方主治肝实脾虚,腹筋拘急而痛引胸胁者。按内伤发斑,经西医检查多属血小板减少所致,遇到此病,依中医的观点方法,详细询问,大多数由于肝实脾虚,复因感冒等诱因而成。而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蒺藜、地骨皮、紫草,服二十至四五十剂,紫斑消退,血小板恢复正常,今已治愈五、六例。


一贯煎(魏玉璜)

沙参 生地 归身 枸杞 川楝子

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填胀,脉反虚弦,舌无津、咽喉干燥者。

按此方症,系由长期服用燥药而成,盖阴分已伤,而病犹未去。如果早期用燥药治病时,见有阴分不足状态,加以生谷芽、玉竹、女贞子、麦冬等养阴药,则不致脉虚弦、舌无津,咽喉干燥等一派燥象出现了。


治肝病不外疏、柔、平、补四法,如柴胡、苏叶等,乃疏肝药,如沙参、麦冬等乃柔肝药,如香附、杭芍等乃平肝药,如当归、龙眼肉等乃补肝药。若暴怒伤肝,则宜疏之、平之; 日久伤阴,则宜柔之,补之,治肝病之法,大体不外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