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有诗有茶便足以消寒的严冬里, 来看看这些历史上的茶界“大佬”们, 如 何 将对于茶的喜欢, 静悄悄的, 发挥到极致。 现代人问: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而换成蒲松龄则是:我有茶,你有“鬼故事”吗? ▼ 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 来往之人歇息饮茶,无需付账, 只需以故事和传说来交换, 这些过路人的口述, 就成为了日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 丰富了无数后人的想象力。 沉醉不知归路的女词人李清照, 爱酒是真,爱茶也是真。 ▼ 她与丈夫赵明诚每日饭后, 便于书屋中,煮上一壶茶, 光喝不行,还得有情趣。 抛出一件史事,谁先说出对应的某书、某卷、某页, 谁赢了谁饮茶,谓“饮茶助学”也, 果然,学霸cp的相处模式就是不一般。 “茶圣”陆羽, 可以说一生从未间断过茶事。 他走遍神州大地,品评名泉, 独行野中,日暮方归,潜心茶道茶艺, 著成这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 从此传遍世界。 靠品泉、品茶成为圣人的, 恐怕只有如此精专的陆羽一个人了。 在世人眼中,张岱是一个纨绔子弟, 连他都说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而也“兼以茶淫橘虐”。 ▼ 他研发出了那时候的奶茶——兰雪茶, 有一只神奇的舌头——能喝出水的质地和产地, 对茶具也有审美要求——“取清妃白,倾向素瓷”, 这样一个有趣有才有审美还爱记录的吃货, 若放在现代,定能成为一个靠谱的美食博主啊! 晚唐诗人皮日休也对喝茶颇有心得: “深夜数瓯唯佰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说这茶叶啊,生于山巅云雾的为最佳, 云华在这里并不是代表云朵, 而是茶的美丽雅称。 ![]() 卢仝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 在日本广为传颂, 并演变成了后来的日本茶道: 喉吻润 破孤闷 搜枯肠 发轻汗 肌骨清 通仙灵 清风生 原来我们一直心生向往的日本茶道, 竟是这位“茶仙”的功劳啊, 这么说来,他也算是茶界的大IP了! ![]() 暮年一目失明, 扬州八怪“第一怪”汪士慎仍旧在为人作书画, 可以说是很励志了。 他的生活被茶、梅、诗所环绕, 且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煮茶水只用山泉水、雪水和花须水。 人们都说他晚年门前冷落,孤独贫困, 但他那高洁乐观的品质, 足以流传至更久远。 ![]() 这位饮遍江南名茶的皇帝, 凡有微服私访,就有喝茶喝到哪。 一句“君不可一日无茶”, 怼得心系国家的大臣可不知如何是好。 有皇上“爱江山更爱美人”, 那么到了晚年已经嗜茶如命的乾隆, 则是爱茶爱到时间的尽头了。 几位爱喝茶的“大佬”, 能把喝茶这件小事喝出各种花样, 也许真爱就是如此,让人痴狂。 十三夷附上卢仝所作的《七碗茶歌》, 其中的饮茶境界,一览无余: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END】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树立正确“苦味观”,你说的“苦”真的是“苦”吗? 日内瓦钟表匠、勃艮第酿酒师...... 还有武夷山的焙茶师 没有一点点防备,我被岩茶锁了一下喉! 三招,你就可以喝到滋味独特的炭焙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