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的由来(下)

 彭允好 2020-09-22






庄子不仅创造了“江湖”一词,更赋予了“江湖”一词的文化美感。江湖,已经不仅仅是代表一种水的流动,更是代表一种脱离土地束缚,对精神自由的向往,生命价值的重塑以及漂泊异乡的孤独。

近二百年后,东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写“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之陶,为朱公。”这时的“江湖”还只是地理范畴的“江湖”。

又二百年后,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云:“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这时的“江湖”已经演化为空间范畴,泛指四方各地的“江湖”。

又二百年后,著名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在《与殷晋安别》诗中写道:“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这时的江湖已经进入精神层面,成为隐逸生活的“江湖”。

到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出现,作者把侠客置身于“江湖”的语境里。这时的“江湖”隐然具有当代武侠小说的意蕴,成为现代人理解上的武侠世界的“江湖”了。如袁郊所撰《甘泽谣》之《红线》中女侠红线自称:“某前世本男子,历江湖间,读神农医书,救世人灾患。”李公佐著《谢小娥传》说:“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婿同舟货,往来江湖。”

到北宋仁宗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时的“江湖”已经开始定型,成为与金字塔型以君臣组织关系为主体的朝廷体系、垂直型以父子兄弟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宗族礼教体系,相对而生的第三种平面型非血缘关系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形态。这就是现代所谓“江湖社会”的原型。

庙堂强调法理,以阶级意志和宪法规范着国家的秩序;江湖强调义理,以江湖道义和商业信义规范着社会的秩序;加上依托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家族宗族管理体系,宗族强调伦理,以家风家教和家法族规规范着家族成员的秩序。

庙堂、江湖、宗族,三者以并行发展的方式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进程。


 

北宋时期,一方面商业社会日趋发达,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两宋出现了大量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阶层,另一方面耕地紧缺,下层民众无法守着宗族村落安居,无奈之下只有远走他乡,进入江湖,寻求生机。

然而,江湖就是一个大熔炉,三教九流杂然相处,为了各自的利益残暴阴狠,冷血无情,每一个人置身在陌生的无血缘关系的江湖社会里,都会意识到自己的薄弱和无力,所以,寻找其他个体的帮助和支持,组建各种组织和帮会,就成为赖以生存的基础,并由此产生了浓厚的英雄崇拜意识,历史上的忠肝义胆又勇猛无敌的三国名将关羽则暗合了这种游民文化意识。

首先,关羽曾“亡命奔涿郡”,逃难江湖,同命相怜的闯荡经历,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关羽武艺超群,“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赵翼著《廿二史札记》),是闯荡陌生世界,生存及创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再次,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兄弟三人义气深重、肝胆相照,也为江湖社会无血缘关系结义的楷模;

其四,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恩怨分明、信义卓著,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典范,也是规范为人处事的行为,以及建树商业伦理,互信互利共谋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标杆。于是,关公就成为众多“江湖”游民崇拜的对象。

北宋开始,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的广泛创作和传播,对关公形象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关公受到普通民众的热烈追捧,民间关公崇拜已经从地域性扩展到全国性,且热度不断升温。据宋代张耒《明道杂志》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另一方面,社会对关公的尊崇也影响到了上层社会。在北宋时期,关公先后被封为“忠惠公”、“崇宁真君”和“义勇武安王”。随着金兵南下,关羽作为鼓励将士英勇奋战的榜样力量受到重视。

宋代郑咸《重修庙记》碑文中记载:“苟不明於忠义大节,孰肯抗强助弱,去安而即危者?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於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

宋代南涛《重修庙记》碑文中记载:“(关王)忠义勇烈,出於天性,每摧锋破敌,所向无前。后世虽牧竖田夫,无不知其善战。此一端耳。初,曹公之得王也,拜为偏将军,礼遇甚厚。及刺颜良於东郡,曹公即表王汉寿亭侯,优加赏赉。虽蒙曹公厚恩,王终无久留之志。比其去也,尽封宝货,悬印绶,拜而告辞。此忠义大节,又非战勇可方,使曹公见之去而不敢追,况敢加无礼乎?王之行事,载於史册,若皎日之明,如高山之耸,历千馀载,不与时而兴废。”


 

从宋朝开始,关公已经成为典狱行业的祖师之神。在需要提倡忠勇节义的地方,关公都起了模范作用。除了衙门,武馆、镖局、黑帮,都是极需团结尚武的行当。所以到了后来,骁勇善战又忠义诚信的关羽便成了全部武行的祖师爷。

唐朝安史之乱后,关中水利受到很严重的破坏,粮食不足,所以唐王朝就利用隋炀帝开的大运河为运输通道,组织全国数百万人从江南运输粮食到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宋朝时期,负责漕运的船家组织到一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类似商会性质的组织:漕帮。漕帮将关公奉为漕运保护神,元代皇庆年间,翰林学士,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撰《关尉神祠碑记》记载:“庙成,奉牲酒者争门而入,拜于轩陛之间者,至不能容。人之精神萃聚于此,又挟山川之气以自壮,故祷焉辄应,每事必祝其灵赫。“这也是关公作为商业保护神的最早记载。

徐州吕梁洪上最早出现的商旅护佑神祠——关尉神祠,也因此成为整个大运河漕运及后世所称“江湖社会”祭祀关公最早的祠庙。

清道光二十年,随着逐渐废除运河漕运改为火轮海运。数百万世代漕工失去了国家雇主,转而把持码头和服务行业,成为“青帮”,并且继续延续关公崇拜。关羽除了成为漕运保护神以外,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天地会即“洪帮”也尊关公为主神。此为后话。

伴随关公崇拜的日益兴盛,明清时期,关公业已成为江湖社会三教九流、各门各派、各行各业共同推崇的精神领袖,并约定俗成地确立了以关公道义精神为准则的江湖规矩,成为了“江湖”社会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

关公文化彭允好 4.19




感谢您关注关公文化彭允好,微信公众订阅号:yiguangong。微信号:ggwhpyh。我们致力于研究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升华关公形象,以关公文化的忠、孝、仁、义、节、勇、诚信为楷模,广泛交谊,沟通四海。讲信义、重承诺,崇尚正义,见义勇为,正直为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关公文化QQ群:108825658.关公文化彭允好13032137960也是微信号。德促会会员申请热线:400-990-8095,电话:13120995995。崇德尚义者一元起即可成为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