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阳光每天都是新的 2020-09-22

前言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遭遇到了又一次黑暗阶段,而造成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经济快速下落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导致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无法延续进行。第二,封建统治者不但推行专制集权统治,并且通过一系列剥削政策加紧对广大社会民众的压迫,特别是对中下层民众。第三,也就是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最严重的破坏的,那就是战争。

众所周知,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整个封建社会实际上就进入了地方军政力量的割据当中,这也是唐朝中后期最显著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表现。河朔藩镇长期与中央政府的分庭抗礼,直接导致了唐朝中央统治者始终无法对全国做出统一的政治要求和标准,这也是造成唐末地方藩镇势力进一步割据,并且使得中央政权的统治不断走向瓦解和崩塌的重要原因。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已经不在是唐朝的统治阶段,但是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表现和发展上,依然与唐朝中后期严重的藩镇割据现象紧密相关。可以说,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割据现象以及频繁爆发封建战争,就是唐末以来地方势力不断膨胀和肆意妄为的直接结果。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耕地

如此一来,北方作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后周五个政权竞相进行争霸战争的核心战场,战争的巨大破坏以及对广大民众心灵和肉体的伤害,可以说是造成当时北方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经济不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封建王朝基本上均是以小农经济作为政权的建设基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农业经济破坏之后,这对中央政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五代十国时期最能够反映出农业经济对于封建政权的重要性,每当发生激烈的封建战争之时,农业生产几乎无法正常进行,与此同时农民又是经常被强制进行封建经济剥削和人身剥削的对象,这就造成了战争时期农业社会将会出现极大的不稳定现象,这种现象随时都可能积小成大,引发严重的农民起义运动。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地区严重的社会战乱,以及封建统治者毫无节制地压迫、剥削,才会造成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加重,甚至是激化。而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恰恰就是这个矛盾愈发尖锐的两大个体,所以说农业社会是否井然有序,农业经济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农民阶级能否拥护封建中央政府,对于整个王朝政权的走势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筒车

当我们仔细阅读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之时,我们会发现在该时期的前段,封建社会经常会出于非常激烈的社会矛盾的相互交织当中,但是随着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封建统治者开始意识到了造成社会动乱现象出现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乱中出现有序的因素,当然更具体地来说这就是历史演变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深刻教训。

《宋史》载:'农田之制,当自五代以兵战为紧,条章多阙,世宗始遣使括诸州之民田。太祖即位,又循用其法,建隆以来,命官且分诣诸道均田,苛暴失实者辄谴黜。'

在北方五代政权的最后一个后周,统治者就已经开始非常重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防止这种在战争中已经日益尖锐的矛盾再次被激化。因此实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的政策,便成为了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北宋王朝建立之后,自然也就延续了这一政策,并且在统一全国之后,将发展农业经济,缓和农民的反抗情绪,作为了巩固封建政权统治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环境下,北宋时期的农业社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那我们就从北宋人民对农业生产的开发分析,农业经济繁荣的表现!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春耕

政府主持的开荒运动促进了农业耕地的大量增加

五代十国由于战乱频发,导致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经济和生产遭遇到了长期的毁灭性破坏,特别是之前一直作为封建王朝重要农业生产核心基地的黄河流域,所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这种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无法有序进行,这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要的农业管理始终无法继续,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严重下降,甚至是绝收。另一方面,作为农业经济和生产的主力军农民,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中,有的被强制要求参军,有的死于残酷的战争,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范围的空缺。

《宋史》载:'今京畿之周环二十三州,幅员千里,而地之垦者十才二三,又税之入者又十无五六。且有匿里舍,而称逃亡,弃耕而事游惰,赋额连减,国用不充。'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梯田

如此一来,农业劳动力的急剧减少,直接导致了农业耕地的利用程度快速下降。因为即便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耕地再肥沃,耕地面积再大,但是缺少了必要的劳动力进行种植和管理的话,那就意味着大量的可耕地开始荒芜化。这种土地荒芜化的程度,在北宋建立之初依然是非常严重。

为了能够恢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农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由中央政府出面开始组织大量的流民、灾民,将他们重新投放到土地上。如此一来,原来无人可种的荒地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大量的土地被成功改造成耕地。像当时的'圩田'、'淤田'、'沙田'等等,都是经过北宋初期的拓荒运动成功开垦的。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耕犁

新型农业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期也有许多新型的生产技术不断出现,这为北宋建立之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宋建立之后,针对之前的农业生产工具进一步进行更新、改造,由此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农具。

这些新型的农具的出现自然不是凭空出现的,这是中国古代勤劳民众长期进行农业生产所积累成熟经验的体现,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比如当时在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经常使用龙骨翻车进行水利灌溉,由此解决了农业生产大量用水的问题,并且省时省力。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收获图

北宋之后,这种龙骨翻车继续使用,但是也已经出现了在这种翻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体积更大、容量更大的筒车,更加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与此同时,北宋建立之初,有的地方耕牛非常缺乏,因此只能依靠人力来进行翻土、耕种的活动。

《范文正公集》载:'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恵。扬清激浊诚运转,而有时救患分灾幸。周旋于当世,有以见天假之年而王无罪岁者也。'

为了能够保证这些更为稀缺地区的农业生产也能够顺利进行,政府开始推行'踏犁'的生产方式,就是利用四五个人担当耕牛的角色,来保证耕犁的工作,虽然比较费时费力,但是对于解决这些困难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放牛

精耕细作农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前文所讲到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和改造,实际上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而这些新型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进步展现出了北宋建立之后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原则的发展。

除了新型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使用之外,北宋时期的农民还非常重视对于农作物的经营和管理。比如在出土的北宋时期的墓葬中,经常会发现大量的锄头、爬犁、镰刀等等,这些工具都是北宋农民精耕细作的重要体现。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插秧

锄头的大量出土,证明北宋时期的农业生产除了简单的翻土、播种、灌溉、收获之外,农民还非常注重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和照料。锄头能够将农作物周边的杂草清除,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此外,北宋时期的农民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肥料了,他们能够在农作物生长的合适时机进行施肥,对其保证足量的营养补充。并且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他们已经能够依据不同的农作物种类,进行相应的肥料泼洒,这有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农政全书》载:'用粪于先而使瘠者以肥滋苗,用粪于后徒使苗枝畅茂,而实不繁。故粪田最宜斟酌得宜为善,故农家有粪药之喻谓,用粪如用药,寒温通塞不可遏也。'

北宋农业:从生产工具中窥探经济繁荣的优待政策

架田

评价

北宋建立之后,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冲击和破坏,原来已经破败不堪的小农经济必须要得到中央政府统治者的重点关注和扶持。否则,北宋作为一个新生政权,一旦没有稳定住经济基础的话,那么只可能是下一个被推翻的政权。

1.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北宋初期的统治者使用了非常聪明而且高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大量灾民和流民。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户口政策以及优待政策,将这些民众重新吸引到土地之上,这不但有助于五代十国时期荒芜土地的再次利用。

2.而且也实现了对这些流民、灾民的妥善安置,保证了整个封建社会能够有效、稳定运行。流民和灾民作为社会中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在北宋建立之后得到了妥善安置,并且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料,这为消除社会中的动乱因素具有积极作用。

当然,北宋政权建立之初所作的这些努力,都是为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真正促进北宋农业经济繁荣发展的就是后续政策,开垦荒地、使用新型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精耕细作等,这都为北宋时期的农业生产的恢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宋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