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尔凯郭尔和他的三种生活模式——读《克尔凯郭尔》有感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sunny

丹麦有两座思想文化的高峰,一座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另一座就是克尔凯郭尔。相对于安徒生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来说,克尔凯郭尔是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然而,在西方哲学界他却是个享有盛名的人物,稻读“通识共读”里是这样介绍他的:克尔凯郭尔是宗教哲学家、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牛津通识读本《克尔凯郭尔》全书共有七章,主要从生平与个性、哲学背景、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理论和作者对克氏观点的看法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他的主要成就。

▲《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的生平对他的个性和思想影响巨大,他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因为从小受其父亲阴暗低沉心理的影响,他虽然聪颖过人,但性格孤僻,行为怪诞。他生活富裕,年轻时曾一度放荡形骸,却没有因此摆脱阴郁心态,反而带来了更大的精神空虚。后来他燃起生活的热情与一位叫雷吉娜的姑娘订婚,不久后又因恐惧和忧郁情绪,感到在献身上帝和步入婚姻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于是解除了婚约。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必然与西方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传统迥然相异。

“通过叙述某一个人的生命经历触摸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人的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例外情形,某种价值观念的生命感觉在叙事中呈现为独特的个人命运。”这是刘小枫教授的作品《沉重的肉身》里的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所做的描述。

克尔凯郭尔就是个例外情形,他独特的个人性格和经历让他体验到的生活感受和很多人的感受完全不同。他在“生命破碎中呢喃,与个人生命的悖论深渊厮守在一起”(我想象在五月的阳光灿烂,其他同学都在阳光下尽情嘻戏,克同学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他一遍又一遍揭起身上的伤疤,享受着疼痛带给他的心里感受。)稻友肖帆的读后感里这样写到:“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更主要的是关于人本身的哲学,讨论的最多的是人的生存、自我、信仰等等具有现实关切意义的问题。”而这正是他哲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克尔凯郭尔提出来不同生活观存在的三种基本模式或“范畴”: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书里对这三种生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种:审美生活模式,书里这样写到:“审美的个体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不会努力使生活具有连贯性,对当下的自己和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没有始终如一的观念,他的生活也没有植根于此;相反,他让‘随意发生的事情’掌控自己,主导自己的行为。”他的生活状态是典型的漫无目的。他只“为眼前”而活,总是通过享受、兴奋、兴趣去打发每个瞬间。他不会献身于任何永恒或清晰的东西,而是消失在感官的“即时”中,此时他可能做一件事或想一件事,彼时他又反其道而行之。”与其说这是哲学思想,不如说这是性格分析学。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无疑影响了后世很多哲学家和文学家。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以审美模式作为生活方式的人,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代表作之一《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男主人公托马斯的生活模式总结起来和这些文字表达的意思简直别无二致。法国作家加缪《局外人》以及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两位男主的性格仔细分析起来也是这样。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只顾自己的享受和兴趣,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责任心,必然会带给身边的亲人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与审美模式相对的是伦理模式,“他的注意力指向自己的本质,即他作为一个人这一坚实的实在拥有某种才能、爱好和激情,他总是有力量去安排、掌控和培养它们。他有意识地、刻意地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比起审美模式,伦理模式看上去无疑更符合现实社会的要求,积极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合理安排和掌控它们,有意识的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做一个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负责任的人……这种阳光积极的态度正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正确的,是一种受到鼓励和表扬的生活模式。“伦理模式中的自我,其生活和行为必须是融合的,对自我的明确理解指引它们,这种理解基于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潜力。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命运如何多舛,这种理解都不为之所动。”这段话让伦理的生活模式显得更加励志,对生活不但要有阳光积极的心态,而且有明确的自我理解。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命运如何多舛,都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且不论克尔凯郭尔在其代表作《非此即彼》表达的真正意思和他本人的生活模式如何,只从他提出的伦理生活模式的本质来看,已足够我们对其仰视。

《恐惧与颤栗》是克尔凯郭尔的另一部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他提出第三种生活模式——信仰模式。他所提出的信仰是指宗教信仰,甚至是置伦理与道德不顾,而对上帝全心全意毫无保留的信仰。书中例举阿伽门农和亚伯拉罕的所做的事情,来对比信仰和道德英雄的不同。希腊国王阿伽门农决定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自己的国家。他认为自己尽管干了如此可怕的事情,却依然能够“从容立足于”伦理世界中。“不管他感到多么痛苦,不管他认为自己个人遭受了多大的损失、有多么懊悔,他依然相信,自己是在遵从一种得到公认的原则或内心认可的一个共同目标,而这些比所有其他的思虑都重要。”而对于亚伯拉罕这位“信仰的骑士”而言,情况截然不同。上帝要求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以撒来献祭。亚伯拉罕依令行事,举起那把致命的利刃,在最后一刻,他成功地通过神对他精神的考验,儿子活下来了,上帝用一只山羊代替了牺牲。在这一过程中,亚伯拉罕孤立无援,不可能向他人辩解自己的行为。他完全逾越了伦理界限,他有更高的目标考验。起初我对这种信仰模式很不能理解,在读书过程中,我想到很多类似的例子来印证我肤浅的理解。特别是《红岩》中华子良这个人物形象,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长达14年的监狱生活中,他不惜牺牲人格,装疯卖傻。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身份,而他自己又怎么预测得到最终的胜利呢?我觉得只能用信仰来理解他。然而归根结底,华子良的行为是为了解救其他被关押的同志,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信仰,这种信仰和和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信仰完全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崇拜理性的道德的信仰,即使是对宗教的信仰,也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克尔凯郭尔被认为是使欧洲哲学发展发生近现代转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非常繁多,我们能从牛津通识读本《克尔凯郭尔》一书中能看到也只是对他哲学以及神学思想的概论,如果想要做进一步更多了解,还应该好好看看他的著作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