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份“最美乌工人”开始投票啦!

 书中淘乐 2020-09-22

吴瑞东:抗洪抢险受嘉奖

吴瑞东,乌海西线路车间一工区工长,当兵出身的他,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无论带班作业还是应急值守,每一次他都能够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工作中多次检查发现线路隐患,并一一化解排除,保证了行车安全。

8月29日凌晨,一场大雨突袭包兰线。接到大雨预警通知,头天晚上刚刚结束跟班作业的吴瑞东没有回家休息,而是一直坚守在岗位,凌晨的降雨让他无心睡觉,打起精神盯着雨量计上的降雨信息。

早晨9时,管内降雨量达到出巡值。车间立即启动雨中巡查应急预案,吴瑞东带领工区12名职工向雨而行,冒雨巡查线路。10时45分,在巡查到包兰上行线408公里947米处时,他发现路肩上有长3米、宽2.6米、深2.6米的陷坑,护坡严重冲毁,已经危及行车安全。经验丰富的他立刻将情况汇报段调度指挥中心,11时10分接调度命令,临时封锁乌海西至惠农区间线路。

为了尽快恢复设备质量,吴瑞东手拿叉子冲在抢险队伍的最前面,带领职工将石砟一叉一叉装满编织袋,然后回填至路基塌陷处,后面的小伙子累的气喘吁吁,可他却干劲十足,回填结束后,顾不得擦拭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又拿着道尺反复调整线路几何尺寸,确认设备状态良好后才通知车站恢复行车。

吴瑞东及时发现险情,果断应急处置,使得工区全体受到了国铁集团调度命令和集团公司安全奖励命令表扬。

今年入汛以来,吴瑞东始终奋战在防洪抗汛最前沿,累计参加雨中巡检12次、组织应急抢险2次,确保了车间管内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他用尽职尽责保安全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铁路人的责任和担当。(宗步红)

江秋斌:鏖战风雨保畅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冲在前、抢在前、干在前。” 今年53岁的江秋斌是乌海工务段乌海线路车间副主任,也是一名老党员。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他,干起工作来却是雷厉风行、毫不含糊。入路以来,先后11次荣获段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次荣获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8月29日9时,乌海地区迎来了持续强降雨,最大降雨量71.4mm,最大分钟降雨量2mm。9时38分,段调度指挥中心通知,黄公线4km900m处线路路基塌陷,危及行车安全。险情就是命令,接到抢险命令后,江秋斌一刻也不敢耽误,当即组织待命的17名职工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只见线路右侧路基塌陷出一个长3米、宽2米、深1.5米的大坑,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一场恶战即将开始。在现场他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简单地部署完抢险方案后,便跟工友们一起填装沙土、扛麻袋、一寸寸精捣线路,一起喊着号子夯实道床边坡,豆大的雨点不住地砸在他脸上,他全然不顾。经过将近4个小时鏖战,他们用沙袋在道床边坡上垒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塌陷处所填埋夯实完毕,线路正常开通。

37年来,江秋斌是铁路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的参与者、见证者。管内沿线的山山水水,有他的汗水和足迹、青春和梦想。他熟悉并热爱这里的每一处线路设备,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工成长为技术“大拿”,他把满腔热血倾注给线路养修事业。(胡全国 马卓鸿)

梅冬:外能奋武 内能知文

“小柴,把尺子拉直了,要不数据就不准确了!”换轨现场,巴彦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梅冬向和他一起配轨的柴帆江喊道。

8月2日,探伤车间检查发现包兰下行线284公里430米处钢轨气压焊缝轨头核伤5mm。当天其他车间干部均在外跟班各工区检查作业,时间紧迫,临时处理的担子就落在了梅冬的肩上。车间申请临时天窗后,他立即带领6名职工赶赴现场。打眼、上夹板、紧螺栓……在梅冬的指挥下,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经过37分钟的紧张作业,终于处理完毕,此时梅冬的衬衣已被汗水浸透,看着线路恢复正常行车,他满意的吁了口气。

从线路工、工班长、技术员、副主任等岗位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车间党总支书记,他始终坚持内外兼修,在做好车间党建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巩固、更新自身业务水平。

同时,他十分注重青年职工的培养,尤其在抓青工业务技能水平提升上下了大功夫。8月份以来,积攒了几个月的雨水倾盆而至,大雨让包兰线下行305公里700米出现线路下沉,段立即安排大机捣固施工作业。梅冬要求在这次施工中,青工必须顶上去。施工前,他对青年职工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并成立青年回填组和质量回检组,通过现场实践帮助青工加深理解,进一步培养青工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五天累计900分钟的奋战,小组成员高质量完成了6.1km的捣固任务。

“我们是拿业务说话的单位,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在围绕安全生产,作为新形势下的管理人员,能文能武是立足岗位必备的素质。”正在盯控现场作业的梅冬说。(贾文昊)

赵国庆:整治隐患保安全

他,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他,雷厉风行,落实工作毫不犹豫;他,不畏困难,敢啃“硬骨头”;他,三十八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临河线路车间主任赵国庆。

今年铁路外部环境隐患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赵国庆的工作更忙了。管内包兰线86公里、临哈线1.3公里,保护区周边有4个乡镇、街道、5个厂矿企业、12个村社,环境复杂,多年积累的各种违法私搭乱建问题多,解决困难大。赵国庆在组织车间干部、班组长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法律法规的同时,亲自部署安排,划片分割,强化对包保责任区的排查落实,组织车间干部、班组长,进村入户逐一排查,对排查发现的31个各类彩钢房、广告牌等安全隐患问题逐一找到责任人面对面签认隐患整改告知书。对保护区外18个问题,盯住逐一加固,整改销号。对管辖保护区内13处违法搭建的彩钢房,赵国庆根据解决问题的难易,亲自制定问题推进时间表,多次主动联系地方政府部门共同上门解决处理。对一些不理解抵触的村民,赵国庆就耐心地一次次与他们谈话交心,讲解国家法律法规。在解决拆除保护区内城关乡一村民彩钢房中,赵国庆连续3天上门,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从国家大局、铁路运输到村民利益、责任等角度,深入浅出地给予讲解。看到赵国庆每天嘶哑的说教,就连一同到现场的乡执法局张局长都坐不住了,督促村民要正视问题抓紧处理,村民也被赵国庆的执着所感动,不好意思地答应马上自行拆除。

第二天一大早,赵国庆又赶到村民家,主动上手帮助拆除搬运各自材料,确认清理完毕后才撤离。事后,城关乡张局长感叹的说道:“赵主任干工作真有股子韧劲,佩服!”。就这样,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使车间管内13处“老大难”问题有序推进解决。(宋子睿)

张建平:安全生产急先锋

张建平,白彦花线路车间主任。自今年管内大机清筛、更换道岔轨件等施工开始以来,他就一直“钉”在施工现场,以“不放过一丝影响作业质量的细节,不留一毫影响安全的隐患”为工作目标,从施工前期的协调会到施工后质量回检,各个环节他都亲自把控,紧盯施工质量。

进入8月份以来,由于施工作业大多在晚上11点至凌晨2点期间,下行天窗在凌晨5点左右开始,到了下午又有高温巡查点外作业,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张建平同志坚持现场跟班,在卡控现场劳动安全的同时,保证线路设备稳定,他也毫不松懈,共计组织职工更换6个伤损岔心,保证了设备安全使用。

生产任务再忙,防洪工作也容不得半点马虎,进入防洪关键期,张建平结合段下发的预警通知书及卫星云图,时刻关注管内降雨情况,尤其是值班期间督促各班组做好防洪应急准备工作。8月16日21时,在接到降雨报警后,他便立即赶赴防洪重点地段进行盯控,同时组织职工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保证管内设备稳定。

施工期间由于工作任务重,为防止职工出现思想波动、情绪不稳等现象,张建平利用工余时间主动与职工谈心谈话,精准疏导职工思想疑虑,为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胡泽锋)


编辑:张建华

审核:景向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