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彩绘中的战争(48)- 攻击高度:4000米!Ju 87 D-5小传

 不沉俾斯麦 2020-09-23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公众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正文共: 3234字 55

预计阅读时间: 9分钟


此文于2020年8月26日首发,此次为补档,收入《彩绘中的战争》专辑中

在二战中种类众多的德军战机中,Ju 87斯图卡一直都是特殊的存在,其古典的造型,凶悍的倒鸥翼,加上诸多传奇的战史故事,令其一直都是诸多战机模友的心头好。
日本模型厂商长谷川和意大利模型厂商Italeri就先后出品了一款战术编号为L1+CB的Ju 87 D-5改型板件
            

该模型涂装的历史原型机隶属第5对地攻击联队第1大队本部(Stab I./Schlachtgeschwader 5),1943年11月至次年2月下旬部署于俄罗斯西北部主要空军基地德诺(Dno)。

                                                                                                                                                                                                                 

Ju 87 D-5为D-3的强化版,除主翼延伸60cm以增加载荷之外,原在主翼装备的7.92 mm莱茵金属博西格 MG 17机枪也更换为2 cm毛瑟 MG 151/20机炮以提升对地攻击能力。展延的主翼在空气动力学上也代表较低的失速速度与较佳的回旋性,但极速与加速性均折减。
                                   
Ju 87 D-5
                                   
Ju 87 D-3
虽然Ju 87后期衍生型因德国空军空中优势不再而多用于低空飞行的对地攻击任务,但主翼下方的俯冲制动器(sturzflugbremse)仍为标准装备,仅视战场实地需求而偶有移除。在照片拍摄时的1943年与1944年之交,Ju 87系列俯冲轰炸机也即将为福克沃尔夫Fw 190 F/G系列对地攻击机所全面取代。
因应德国空军针对对地攻击机部队的新建制,I./SG 5在1943年10月18日由第5俯冲轰炸联队第1大队(I./Sturzkampfgeschwader 5,简称I./StG 5)更名。而该大队的前身为德国空军第1教导联队第4(俯冲轰炸)大队(IV. (Stuka)/ Lehrgeschwader 1,简称IV./LG 1),于1942年1月27日改称,因此沿袭其单位标识符L1。
                                                                                               
然而此前该大队部以及第1、2、3中队在1943年6月17日移防俄罗斯西北边陲瑙奇(Nautsi),并更名为第1俯冲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I./StG 1);之后在同年10月18日随新建制更名为第1对地攻击机联队第1大队(I./Schlachtgeschwader 1)。


原第5联队第1大队的第4中队则续留在瑙奇南方300余公里的阿拉库提(Alakurtti),并用以重新编成第5俯冲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这段复杂的组织更迭,形成I./StG 1与接续的I./SG 1为IV./LG 1及I./StG 5血脉相承的后裔,因此承袭单位标识符L1的说法。但事实上I./SG 1的单位标识符应为A5。


Ju 87常称为Stuka-斯图卡,即Sturzkampfflugzeug (俯冲轰炸机)的缩写。1933年由容克斯公司(Junkers)主任设计师赫尔曼·波尔曼(Hermann Pohlmann)担纲设计时就以提升战场存活率为主轴,放弃当时的先进航空技术而以简单耐用为设计考虑。1935年9月17日以双垂直尾翼的Ju 87 V1原型机首飞,但次年1月24日因结构设计不当坠毁后,即由V2原型机(下)起改为单垂直尾翼。
                                                            Ju 87 V1原型机
                V2原型机
然而搭载容克斯Jumo 210系列发动机的Ju 87推力重量比过低,使主管新机型开发的德国航空部(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简称RLM)非常不满意,于是在1936年6月9日下令中止Ju 87开发,改为选用亨克尔的 He 118 (上)。而同场竞标的汉堡飞机制造厂(Hamburger Flugzeugbau)Ha 137 (中)与Arado Ar 81 (下)也皆未获采用。
                                                                
但就在同年6月27日,时任航空兵空军技术办公室主任(Direktor des Technischen Amts der Luftwaffe im Reichsluftfahrtministerium)暨战斗飞行员总监(Generalinspekteur der Jagdflieger)的恩斯特·乌德特上校(Ernst Udet)试飞He 118 V3原型机俯冲时解体。虽幸运跳伞生还,但也连带使醉心于俯冲轰炸的乌德特上校下令中止He 118开发,改选能够以几近90度俯冲的Ju 87。
He 118开发计划中止后,日本海军于1937年2月购置He 118 V4原型机,赋予机型编号DXHe1,但后续试飞时解体坠毁。此外日本陆军亦于同10十月购置He 118 V5原型机进行评估。1938年启始的十三试舰上爆击机(制式采用后称为彗星舰上爆击机)开发案,设计时就曾参考He 118。参见:
彩绘中的战争(27):最后的特攻 - 日本海军“慧星”舰爆小传

Ju 87能在开发阶段起死回生,自西班牙内战以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搭配闪击战而成为举世闻名的传奇机种,都得归功于恩斯特·乌德特。

恩斯特·乌德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陆军航空队的空战王牌,生涯战绩62架,仅次于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上尉的(Manfred von Richthofen)的80架,最终晋升至中校。


1934年6月1日接受同为一次大战空战王牌的帝国航空部部长(Reichsluftfahrtminister) 赫尔曼·戈林 (生涯战绩22架)之邀,以中校军衔加入筹建德国空军。1935年2月就任战斗飞行员总监,同年6月兼帝国航空部空军技术办公室主任。


之后近乎每年皆获晋升,直至大将,并在1939年2月任德国空军装备开发制造总监暨规划室主任(Generalluftzeugmeister und Chef des Planungsamts der Luftwaffe)。最终在1941年11月17日因不列颠战役失利受上峰责难,兼且对苏德战争持悲观看法,压力无法宣泄而举枪自戕。
乌德特大将死后,德国空军第3战斗机联队于1941年12月1日授予“乌德特”称号名以示纪念。但在德国空军高层搭机欲赴丧礼吊唁途中,又因飞行事故再折损两名高官。
在德军五花八门的冬季迷彩涂装中,这架第5对地攻击机联队第1大队本部的Ju 87 D-5本身涂装也很独特,使其成为后世Ju 87模型的模板之一。
                                                           

                                     

冬季迷彩是前线机场地勤维护人员在原有的涂装上喷涂白色水性涂料。因为相关涂装规范并未颁布,所以涂层过薄露出底色并非瑕疵;各种迷彩样式也随兴发挥。

                                                   第2俯冲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本部机

           

第2俯冲轰炸机联队第5中队机

           

第77俯冲轰炸机联队第9中队机



耶利哥号角
Ju 87自首款量产型B-1型就装备警报器,通常装置在两固定式起落架上端,但也有只装一支或不安装的情况。警报器正常运作时前方装置小螺旋桨;不用时将螺旋桨拆卸覆以金属盖。
                                             
                                                                                                                                                                                            

此警报器原理类同手摇式警报器,以警报器前的小螺旋桨带动冲压进气旋转内部的桨叶发声。

内部桨叶由飞行员以拨动开关控制,在俯冲制动器开启前启动、俯冲后拉升空速降至320 km/h以下关闭,用以在俯冲时产生与飞机声频不同的咆哮音,由于多普勒效应,距离地面越近,声音越大,对地面部队造成强烈的震慑效果。因其效果显著,也在德军中获得耶利哥号角(Jericho-Trompete)的称号。
                        
据圣经约书亚记,耶利哥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寻找应许之地时首先征服的城市。根据耶和华的指示,约书亚的军队以七名祭司带领,抬着内放十诫的约柜并吹羊角,连续六天每天绕城一周。第七天以同样的模式绕城七周,大吹号角伴以士兵吶喊,耶利哥城墙即应声而倒。
因Ju 87性能在1940年间西欧闪击战后迅速落伍,自1941年下半年生产的D-3型起就已不再装置警报器,但对地攻击大队指挥官仍可自行决定部队所属机体是否安装警报器。因此直到末期的D-5型都可发现警报器的存在。

                                                                                                

两主翼下方挂载莱茵金属-博西格3.7 cmBK 3,7机炮的Ju 87 G-1与G-2分别由D-3与D-5改装,警报器已非标准配备。同时此机款专职猎杀坦克,攻击模式属低空水平飞行而非俯冲轰炸,所以均不装置警报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