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力是慢性杀手?你真的误会它了!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在现代社会,压力这个词已经成了全民公敌,长期处在压力下的人,不仅胃和心脑血管都深受其害,甚至还会为了解压暴饮暴食,变得又累又胖。

压力对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不过,一项最近的研究成果却把人人喊打的压力“洗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这项研究压力对人健康影响的试验中,研究人员追踪美国的3万名成年人长达8年。

这些受试者们被问了两个问题:去年你压力有多大?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然后,记录下在8年中去世的人数。

结果发现:前一年压力颇大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不过,这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

而那些不觉得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即使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死亡的风险依然不会升高,甚至会比压力小的人死亡风险更低。

8年中,18.2万美国人在压力的长期摧残下离世,其中,估计超过2万人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他们“认为压力有害”的这个想法。

也就是说,如果改变看待压力的方式,也就能改变压力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比如在做重要的演讲或表演时,在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时,我们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满头大汗,通常我们把这些生理反应看作是焦虑的象征。

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些生理反应看作是身体在做好准备帮助我们迎接挑战的象征,又会怎样呢?

在哈佛大学的一次社会压力测试开始前,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心跳加速让人蓄势待发,呼吸急促让大脑得到更多氧气,出汗是因为身心在高效运转,这些典型的压力下的反应其实是在为他们助力。

结果表明,那些能够把压力反应当成助力的人,焦虑减少了,自信心提升了。

同时,他们的心血管并不是紧张地收缩,而更像是兴奋和鼓起勇气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人的健康并没有危害。

这进一步证实了,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看待压力的方式。

讲到这里,压力的污名已经被洗刷一部分了。

不仅如此,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处在压力下的人,脑下垂体会大量分泌催产素,催产素让人渴望亲密接触,驱使人向周围人倾诉,而不是把感受都闷在心里。

同时还能增强人的同理心,让人们更愿意支持和帮助别人。

由此可知,压力对健康的危害是可以避免的,当人们选择将压力反应当作一种助力的时候,人们的生理系统也变得无所畏惧。

压力让我们跟自己的内心沟通,让我们在人际交流中得到快乐和意义。

如果能和压力做朋友,就是在对自己宣示:你相信你自己能够应对生命中的难关,并且,你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