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德州杯”“我和我的祖国”征文丨石贤圣:从土平房到别墅楼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陵城区神头镇窦家村度过的,记忆中的老屋是典型的鲁西北土墙平顶农舍。据母亲回忆,她和父亲1956年结婚时,老屋就50多岁了,到他们已是第4代在此居住。3间老屋,灰砖基础,土墙土顶。屋门是带插贯的木门,两边是毛边纸糊就的木花棂窗户。土锅头、土炕是做饭、休息的地方。

为防漏雨,每年麦收前都要请邻居帮忙,用麦秸泥泥房顶,以此弥补一年雨(雪)水冲刷的损失。

1980年初,随着条件改善和人口增加,父亲向村干部申请,在村南和王良家之间的农田里要了一块东西宽18米、南北长20米的标准宅基地。春节前,高二放寒假的我随父亲用镢刨开冻土层,用小推车推土垫地基。开春后,父亲请来他外祖母家的表弟、表侄们,热火朝天地用套上牲口的大胶皮车,运回在村外打好晒干的土坯建新屋。

因条件所限,原本5间的地方,仅靠东侧盖了3间当时流行的“四角硬”——红砖地基及麦秸隔层之上的土坯墙四角和两个房山上部的三角部分包上立砖。它和老屋最大的区别是屋顶起脊挂瓦——不用泥房了!还有就是玻璃窗,亮堂多了。

接下来,改革开放春风劲吹,群众生产热情空前高涨。1984年,全县皮棉收购量达109万担,成为全国4个皮棉超百万担的县之一。乡镇收购站外排起长队,人们欣喜地数着一张张钞票;返还的棉籽油多得用水缸盛,与几年前临近春节村会计在忽明忽暗的提灯下按每人几两分油的场景形成鲜明对照。大家纷纷盖房,以致村南空地很快盖起30来座砖瓦房。

1987年3月9日,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我和妻子按农村风俗结婚。这处闲置多时的房子略加布置,便成了我们的新房。再后来翻盖老屋,这里成了全家暂居处。

历经近百年风雨的老屋,地基灰砖因受碱不断掉下砖末,空隙渐大,有的已能窥见里面的“瘦砖(小砖块)”。1990年初,父亲决定翻盖老屋。经村干部同意,按照规划,节前打地基,正月十六接着建。5间新北屋很是气派:墙基由“填瘦式”改为全用新砖垒砌;主体由“四角硬”改为土坯墙整体外包横向垒的红砖;门窗为较好的木质玻璃门窗;地面由红砖铺就,端庄大气、宽敞明亮。

遗憾的是,辛劳一生的父亲没能住上这座房。1991年1月4日,尽管多方医治,但身体一直硬朗、年仅55岁的他,在与发现较晚的重病抗争半年后,永远离开了我们。料理完父亲的丧事,我家请亲戚、乡亲帮忙,拆除了残存的部分东屋,在新建房屋里过了一个情绪低落的春节。

1999年2月2日,弟弟结婚,翻盖后的房屋布置一下,又成了他的新房。

2012年5月,紧跟“两区同建”步伐,纪家社区在全镇率先启动建设。2014年春节前搬迁入住。这是由原来相邻的纪家、窦家、王良家、姚家、前盛、后盛6村合并建成的近3000人的新型农村社区。原村址共复垦土地600余亩。

社区多为连体二层别墅楼,每套150平方米,黄墙红瓦,喜庆美观;楼前80平方米小院,可种花草蔬菜,兼有城乡住宅双重优势。社区内水、电、暖、气、网等基础设施及幼儿园、小学、文体广场、社会福利中心等配套齐全。这几年,先后引进了制衣公司和农业观光园,建起了养殖小区,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闲暇时养花种草、跳广场舞,已成村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弘扬正气、争上“四德榜”,蔚然成风……

不久前,我和妻子及两妹妹回老家给母亲祝寿。母亲虽已82岁高龄,但因身体健康、居住方便、照顾孙辈、邻里融洽等诸多因素,故愿留在老家。其楼房和弟弟家紧挨着,中间一道矮墙相隔,一道便门连通。进入院内,但见黄瓜、豆角、韭菜、薄荷等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中午,全家人聚在整洁优雅的客厅里,品味美食、畅谈变化、其乐融融。谈及居住条件的改善,母亲更是感慨万千。

茶余饭后,我徘徊在社区以西300米处的村庄原址。这里已无5年前的影子,只能凭借仅存的几根电线杆辨认老屋旧址了。60余亩废墟复垦的土地上,微风吹拂,响应上级号召种植的一片片优质大豆舒枝展叶、生机盎然。

抚今追昔,心潮澎湃!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沧桑巨变。这里仅是小小的缩影。奋进新时代,开创新业绩,期盼明天更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