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元可买3万张人脸照片,“刷脸”还能淡定吗?

 通信信息报 2020-09-24

刷脸支付、刷脸安检、乘坐地铁公交、刷脸入住酒店,甚至是刷脸领结婚证、领养老金……

不管愿不愿意接受,我们正快速进入一个“刷脸”的时代。

当人脸识别站上风口,与之伴随的信息泄漏等相关风险也浮出水面。在互联网某平台上,5000多张人脸,打包只要10元;甚至有人发帖称,8元可买到3万张人脸照片……这或许只是人脸识别黑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技术的发展进步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如何兼顾隐私和安全,已迫在眉睫。

01

黑产盯上人脸识别

今年,由于各大商家、平台的入局和跑马圈地,快速支撑起人脸识别的产业链条。

“刷脸”正以闪电般的速度替代钥匙、公交卡、银行卡甚至身份证,广泛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多个领域,如支付、娱乐、出行、安防、教育等。2019年因此被称为“人脸识别元年”。

然而,人脸识别是把双刃剑。

人脸识别的普及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广泛的应用市场。人脸识别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免去输入密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真正的无边界互联。

但是,人脸识别并不是无风险的,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延伸,其安全隐患开始集中爆发。

AI换脸软件“ZAO”因为“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而遭广泛质疑和担忧,“ZAO”最终因为违规收集人脸信息被监管约谈。

除了“ZAO”之外,我们还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事实:收集并使用我们人脸数据的机构和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多。如,拥有你相册读取权限APP、为你提供人脸解锁功能的手机厂商、对你进行身份验证和面部检测的金融或教育类APP,甚至是刷脸乘坐的公交车地铁及高铁飞机……

为了便利,我们正在把自己的人脸数据免费交给越来越多拥有新技术的组织。这一趋势浩浩荡荡,个人仿佛无力抵抗。

新技术是所有创业者的机会,包括黑产。

人脸识别这块“新蛋糕”自然也诞生了一个“非法生意”,并形成一条黑产业链,并呈现团队化发展。例如,在某款社交APP上,成功通过人脸认证并“变脸”某知名艺人。还有黑产从业者将照片制成MP4格式的短视频来绕过人脸识别服务商的认证系统。

在其背后,更是牵出个人信息贩卖黑产。

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人脸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兜售,5000多张人脸照片,打包只要10元。还有卖家发帖子称8元可买到3万张人脸照片,更有卖家表示能够提供“更多渠道”的人脸照片。

这种或公开或私下售卖人脸信息的行为,不仅触碰安全议题,也以廉价的形式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02

人脸信息泄露有何风险

人脸识别,通常也被称作人像识别、面部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具体来讲,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其通过两个步骤完成:首先采集某个面部图像并将之转变为一个代表脸部特征的模板,然后将相应的模板与一个或数个其他模板进行比较。

依照人类的脸部特征,这一技术是由数据作为支撑的,可以对人的身份进行验证和识别。如果这些隐私数据被窃取,你的脸可能不只属于自己,会属于任何人。

在人脸识别应用日益普遍的今天,用户的脸正成为新的“通行证”,因此,人脸识别最大的风险在于信息泄露,一旦人脸数据被泄露并和其他个人信息打通,将导致个人完全处于“裸奔”状态。

人脸本不属于隐私的范畴,我们每天出门不会蒙着面。但一旦人脸与手机、电脑和各种账号绑定,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五官数据将永久地成为相关技术提供商数据库的一部分,我们不知道这些企业会将你的人脸信息用在何处,我们也不知道这些信息会不会被各类其他利益相关机构所滥用。

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不少网贷机构进行“活体检测”时仍使用人工审核或技术含量偏低的机器审核,一旦公众的面部识别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用这些黑科技“活”过来的面孔,很可能以假乱真,让不知情者“被网贷”背上巨额债务。

另外还有个风险,就是被色情行业滥用所造成的名誉损失。目前,国内外很多女星都深受其害。此前deepfakes这种原本门槛不低的技术流举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高手升级之后推出了平民版本“Fake App”,号称人人可用,于是很多女明星都被随意换脸到色情片女主角身上。

在国内,女星们也有相同的遭遇。曾有媒体报道某社交APP上也有多位卖家通过AI换脸技术制作出当红女明星的不雅视频,进行售卖。

据了解,目前利用AI换脸技术从成品情色视频、定制视频到软件及教程,整个产业链从下、中、上游都有厂商提供,有的厂商甚至从研发、定制、包装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如果有人把我们换脸成色情影片演员、犯罪事件主角、被绑架的人质……或者伪装成我们进行视频通话(结合声音模拟技术),并以此进行敲诈或对亲友诈骗,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人脸识别技术是全世界最发达,但在实际落地应用过程中却步履维艰。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换脸技术暂时还不能大规模威胁到我们的手机支付安全。刷脸支付需要调用摄像头对人像进行检测,屏幕反拍的方式目前并不能骗过摄像头的生物监测技术。

03

人脸识别还能不能用?

当然,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也并非一无是处,其在社会稳定、生活便利等方面也有诸多益处。它能防止贩卖人口、建立失联儿童面部识别库、追踪逃犯、间接降低犯罪率。目前运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与交通管理相结合,解决棘手的城市管理问题。

不仅如此,人脸识别行业有着巨大的商业空间。

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的规模预计为32亿美元,到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79亿美元。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加上人口规模巨大、经济稳步增长,市场对人脸识别的需求也必然快速增加,有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24亿美元。

并且,围绕人脸识别,已经形成了基础层(芯片、算法、数据)、技术层(视频人脸识别、图片人脸识别、数据库对比检验)、应用层(硬件、应用和应用方案)的完整产业链结构。

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线上线下越来越多的场景都在增加人脸识别功能。

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实际上,不只是人脸识别技术,还有不少现代“黑科技”,都存在科技伦理问题。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平衡便利、隐私和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在新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关的监管措施也需要同步跟上。

虽然我国包括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5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网络安全法》等多项法规,明确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但对于信息的使用、存储、运输、管理仍需进一步细化。

据报道,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工作于日前全面启动,统一的技术标准势必会给正当使用划出一个界限。

有了技术标准,人脸识别在“硬件上”的风险或将减少,但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对于哪些部门和行业有权收集个人生物信息并不明确,收集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由谁对信息的使用进行监管也无从知晓。要使公众放心地将个人信息“交出去”,信息收集的主体、类型、方式、安全管理等要素,法律都必须一一明确,由此才能打消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顾虑。

另一方面,技术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技术来解决。

有专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在商业上的使用无法一刀切禁止,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数据都有泄露的可能。对于个人而言,需要在便利性和个人信息保护上权衡和取舍,对于珍视个人信息胜于便利的人,最好完全不使用任何要求进行人脸识别的App,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做好隐私保护。

此外,我们也期待,诸如区块链、边缘计算等相关创新技术能够担当起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担。

END

 向“通信信息报”投稿,请致信:109975869@qq.com,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新闻线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