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口粮”,现移出4大主粮阵营,采收、存储方法都在这

 一起种植 2020-09-24

导语:农民口中的“细粮”,移出4大主粮阵营,啥时采收大又甜?咋存储

我国四大主粮分别为小麦,玉米,水稻和马铃薯。前三种被人所认同毫无争议,然而面对最后一种主粮——马铃薯,也就是大多数人口中的土豆,我们关中人嘴里的洋芋,四处却总有种不甘的声音发出:“为啥第四种主粮不是红薯?难道它不配吗?”的确,作为在特殊年代曾经被红薯拯救的爷爷奶奶辈人,这次红薯的落选,让人不免有些遗憾。

红薯落选4大主粮的原因

1.红薯栽种量和使用量稍逊马铃薯

对比红薯和土豆,可食用部分和土豆一样都是植物的块根茎,同时它的嫩茎叶在这几年的餐桌上也非常受欢迎,民间自古有“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的说法,有如此赞誉的红薯竞选4大主粮,好像怎么比也能完胜土豆,但是却最终与4大主粮擦肩而过。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入选4大主粮的首要标准就是要产量大使用率高,相比这点,土豆以其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栽种于世界各地且因其可甜可咸的性格被人们大量食用,而红薯相比较就稍逊一筹。无论是土豆还是红薯,我国都是种植大户,对外的出口量较大。

有资料显示:

2019年中国马铃薯出口数量为503509.2吨,较2018年增加55,440吨;2019年中国甘薯出口数量为39718.3吨,较2018年减少9,938吨。

2.红薯热不得冷不得

由此可见,红薯虽然是人们心中的红玫瑰,但是土豆依旧坐稳四大主粮的宝座并成了多数人心中的白月光。其实输给拥有相似外表却八竿子打不着的土豆,红薯也不亏,毕竟接触过红薯的人对于如何保存它都会头疼,尤其是种植红薯的大户,一旦保存不当,整车拉去倒进垃圾场的也不在少数。

记得有一年,我们家收获了2人力架子车红薯,大约有200斤的样子,堆放在厨房阴凉地不出一个礼拜,堆积的红薯内部发热外部受冻,我们这边俗称“热窖了”,全部变坏了,发芽的口感变差,受冻的吃起来发苦变硬,最终统统又被装进架子车上倒进了附近的垃圾沟里,现在这一幕依旧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红薯采收的最佳时间

哎,真是可惜了那2车红薯,后来才听村里种红薯的孙老头说红薯的采收时间很重要,保存更重要。红薯到底什么时候采收才好呢?心急的小孩在放暑假的时候早早就刨开了红薯地,挖出鹅蛋大的小红薯仔迫不及待的就地烤熟品尝了它的滋味了。其实这个时间段的红薯正在膨根期,并不是采挖的好时候。要想挖出高品质便于保存的红薯还得听一听老人言,“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因此霜降的时候才是采收红薯的最好时机,找寻日光充足的晴天大晒3日,使土壤中含水量低于30%以减少采收的红薯含水量。

霜降采收红薯的原因

霜降过后,红薯叶子被霜打蔫,整个红薯的生长期基本结束,块根膨大变得缓慢,算是到了上限。加上霜降导致地表温度降低,红薯会将自身的少量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因此,经霜后的红薯不仅块头大而且吃起来还很甜,这个时候采收的红薯算得上质量上乘。

红薯的保存方法

红薯的存储需要干燥通风的环境,温度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15度以下。湿度大的时候,存储的红薯也会发生呼吸作用产生水汽并导致温度上升发生腐烂现象,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红薯变质口感变差影响品质。

小时候的记忆里,家家都有一口像井的红薯窖,是保存红薯的利器。随意在院子里挖一个6-8米深,内宽外窄,外口径能容得下1个半人的深坑,利用接地气的方式刚好能得到一个比较恒温干燥的存储环境。然而这种红薯窖却有很大的弊端,通风口即是入窖口,封闭的时间久了再次开窖容易让没经验的人被有毒气体“熏”死。

现在的红薯窖已经有了很大改良。我们村的种薯大哥去年挖的红薯窖是一个长5米宽3米深3米的长方形深坑,上面搭建了几根6公分粗的木头,并在上面用玉米秸秆覆盖着,既通风又能保持干燥恒温的环境,是一个不错的保存方法。此外,还有较为温暖的南方地区的人们会将红薯挂在房梁上保存,朋友们,你还知道哪些保存红薯的方法吗?欢迎补充。

文 | 一起种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