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对儒家这三个思想的批判,似乎说得句句在理

 新用户08306761 2020-09-24
墨子对儒家这三个思想的批判,似乎说得句句在理

首先,对儒家爱有差等的批判。

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在“爱”是否有差别上,儒家思想说“亲亲有术,尊贤有等”,主张爱是有差别的,爱身边的亲人,胜过爱其他人,尊卑也是有差别的。比如儒家经典《礼》中说,为父母、妻子和长子服丧要三年,而为伯父、叔父等服丧一年,为亲戚的族人服丧只需五个月等等。

而且墨子还反对儒家在丧葬方面的繁琐礼节,墨子说,父母去世了,陈列起尸体而不装殓,要先上屋顶、看水井、掏鼠穴、探看涤器,而为死人招魂。如果认为灵魂确实是存在的,那就愚蠢极了;如果知道是没有的,还一定要找,那也实在是太虚伪了。

墨子对儒家这三个思想的批判,似乎说得句句在理

其次,对儒家“天命”的批判。

墨子说,儒家坚称人的寿命、富贵、安危都是有天命的,不能增加和减损,一个人的贫穷、顺达、奖赏、惩罚、幸运、倒霉都是天命,人的知识和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一旦官员相信了这些话,那么他们就会懈怠分内之事;如果普通人相信了这些话,那么他们劳作就会懈怠。官吏不治理政务,社会就会混乱,农事懈怠就会变得贫穷,而儒家的人还把这些当成教化之道,真是害人不浅。

第三,对儒家“仁义”的批判。

儒家认为,君子必服古言,然后仁”, 君子必须说古话、穿古衣,才能成为仁人。墨子说,所谓古话、古衣,都曾经在当时是新的。而古人说它、穿它,就不是君子吗?那么则必须穿不是君子的衣服,说不是君子说的话,才能成为仁人吗?

墨子对儒家这三个思想的批判,似乎说得句句在理

墨子认为,儒家思想不追求创新,因循守旧,墨子说,古时后羿制造了弓,季伃制造了甲,奚仲制作了车,巧垂制作了船。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皮革匠、甲工、车工、木匠都是君子,而后羿、季伃、奚仲、巧垂都是小人吗?并且,凡是所遵循的事情,必定有人开始去做,那么君子所遵循的就都是小人之道了?

另外,儒家还说,君子打了胜仗不追赶逃兵,不去射被围困的敌人,敌车陷了车还帮助他推车。墨子反驳说,如果双方都是仁人,那么他们就不应该为敌。你放过了暴乱的人,这是在祸害其他人,没有比这个梗不仁义的了。俗话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墨子还列举了一个故事来抨击孔子。孔子做了鲁国的司寇,放弃公家利益而去侍奉季孙氏。季孙氏身为鲁君之相而逃亡,因为季孙氏和城中的人争抢门栓,孔子撬断门栓,放季孙逃走。

墨子对儒家这三个思想的批判,似乎说得句句在理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每天饭都吃不上,到了第十天,孔子的弟子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沽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后来鲁哀公迎接孔子,席摆得不正他不坐,肉割得不正他不吃。

子路进来请示说:“您为何与在陈、蔡时的表现相反呢?”

孔子说:“来!我告诉你:当时我和你急于求生,现在和你急于求义。”

墨子说,在饥饿困顿的时候,就不惜妄取以求生,饱食有余的时候,就用虚伪的行为来粉饰自己。污邪诈伪之行,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这篇是《非儒》的下篇,其他上篇和中篇遗失了,在这一篇“非儒”中,是墨子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极力批判,其中直指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同时还对儒家思想的爱有差等,以及“天命”思想进行了抨击。儒家和墨家思想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两大学派,是当时的重要的“显学”,当然他们的很多观点都是相互冲突的,可以说各有利弊。儒家思想总的来说是代表上层的贵族和统治阶级,提倡以“仁义”治国,主张社会各层级人民各安其位,这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而墨家思想是代表中小平民阶层,墨子也是农民出生,他的思想比较务实,主张“兼爱,非攻”,爱没有亲疏远近和等级差别,反对“天命”思想,而且也主张每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幸福,这些思想在当时封建社会提出,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