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收拾垃圾开始,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优家教育 2020-09-24

图片来自微博@

呼和浩特一家商场内,一小孩不小心打翻手中的粥。

虽然商铺的人表示保洁员会来打扫,但孩子妈妈说儿子自己做的事,要承担打扫责任。

小男随后把粥擦干净,扔到垃圾桶后和妈妈一起离开了。

视频来自微博@

今天,是强制垃圾分类的第一天,要教会孩子自己去扔垃圾,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01

自己吃完的饼干袋从来不扔,每次都是我帮他收拾。

擦完鼻涕的纸球球扔得满桌子都是,衣服东一件西一件,书更是横七竖八,他的房间简直就是个垃圾场!

孩子上幼儿园忘了带手帕,回来还怪我没帮他收拾好。

一学期孩子竟然丢了8块橡皮,12只铅笔,6顶小黄帽,太没有责任心了!

孩子缺乏责任心的习惯是与生俱来的吗?

如果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总是没原则地把大小事都包揽在自己身上,事事不让孩子干。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于依赖父母,永远学不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尽管他只是一个孩子,但属于他的责任也不少:

看完书,把绘本放回原处,是他的责任;

临睡前,刷牙洗澡,是他的责任;

吃完零食,扔掉包装袋,是他的责任;

酸奶撒了,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是他的责任;

不小心踩了小朋友的脚,说“对不起”,是他的责任;

妈妈生病了,帮妈妈倒水拿药,照顾妈妈,是他的责任。

自己的事学会自己做!

家人永远不可能和孩子在一起,也更不可能代替孩子去生活。

总有一天,孩子要离开父母,他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明智的父母,会把这种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植于孩子的心中,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更加出彩。

02

责任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对社会的一个交代。

责任,不是在孩子旁边耳提面命:“你应该把玩具收拾好!”“你应该把饼干袋子扔进垃圾桶”“你应该去做作业啦!”

而是由孩子的内在而产生的自我督促:“我应该收好玩具”“我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我应该做作业了”。

托尔斯泰说: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孩子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学习这一件事。

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的责任感,让孩子勤于劳动,这件事上不能偷懒。

上海市树德小学将“做家务”列入了家庭作业。该校校长说: “从小事做起,从小家做起,孩子将来才能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

吃完饭后,孩子将自己掉在桌子上的饭菜残渣清理干净。

擤完鼻涕或者擦完嘴后,立刻把纸巾扔进垃圾桶。

周末,把自己的房间打扫一下,扔掉积攒多日的垃圾。

视频来自腾讯视频@安徽海豚播报

胡可向来主张孩子应该干一些家务。

她说:“孩子用他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份力所能及的事,能够使他获得快乐,带来成就感,变得勤快,建立自信,以及更有责任心。

孩子对做家务这件事儿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一是觉得好奇,这对于他们是新鲜的,二是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大人做的越多,孩子会做的就越少,给他们一些空间,你会看到一个勤劳、勇敢、有责任心的宝贝!我们一起努力吧!”

图片来自微博@胡可

胡可的儿子自己洗衣服↑↑↑

03

做出榜样,是让孩子有责任心的秘诀。

孩子总会在无意中,模仿我们的所作所为。

你不能责怪孩子随手扔垃圾,而自己却转身随地吐痰。

你不能仅责怪孩子不收拾自己的玩具,而自己卧室椅子上却堆满了衣服。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这恐怕是在痴人说梦。

把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植入孩子的脑海中,需要父母身体力行。

1、让孩子了解行为的结果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说:

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

Kimi8岁生日时,爸爸林志颖问他想要什么礼物,认为Kimi会说“想要玩具”,但他却说想要养宠物。

于是在生日那天,林志颖送给Kimi一只小猫,并对他说:“爸比妈咪最后给了你超大惊喜,一只小猫咪,你说今天是你最快乐的一天!从今天起你要学习承担责任,学习为另一个生命负责。

图片来自微博@梦想家林志颖

2、为孩子制定责任的规定

孩子往往做事情是凭兴趣的,父母要引导和鼓励他,对某件事情负责到底。

在英国苏格兰,7岁小女孩波普伊和姐姐霍莉养了46只宠物。

妈妈对于女儿们的做法十分支持,认为照顾动物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图片来自微博@

为了照顾好这些宠物,不至于有所疏漏,妈妈还鼓励两姐妹专门做了一个清单,每天按照清单去做事。

两姐妹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上学前花半小时照顾兔子及天竺鼠。

她们每周为小动物们清洁身体两次,每次要花三小时,还要清洗笼子。

每到周末他们会抽时间陪马、遛马。

图片来自微博@

3、不良后果设法补救

如果孩子损坏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买新的赔给别人。

如果在玩耍过程中,孩子撞到了别人的胳膊,或者踩了别人的脚,一定要让他跟别人说“对不起”。

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的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

100多年前,一名11岁的小男孩犯了一个错误。

他在踢足球时,不小心碰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理所当然,他被要求赔偿12.5美元

内心害怕的男孩回到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

父亲递给他12.5美元,说:“一年后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边学习边打工挣钱。

一年后,他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

多年之后,他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让他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而这个男孩长大后通过竞选当上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

4、父母树立好榜样

高尔基说:

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会,重要的是教育他们。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以身作则,是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的最好时机!

前段时间,快递员秦女士将客户快递送到小区门卫室,客户称没找到快递。查看监控是一小女孩拿走了快递。

秦女士找到孩子家长,对方刚开始不承认,后又称孩子才8岁什么都不懂,不全是他们的责任,全额赔偿不可能。律师表示,孩子父母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图片来自微博@

孩子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一味地逃避责任,包庇孩子的过错。

长此以往,孩子对“错误”就会无所畏惧,反正犯错后,有人收拾烂摊子,孩子的责任感便无从形成。

对于“麻烦”,我们不可推卸;对于责任,我们更要承担。

5、让孩子对责任心引以为荣

收拾房间、倒垃圾是孩子需要承担的帮助家人的责任。

有位9岁小女孩,在家收拾垃圾已经6年了。在她3岁那年,她突然对收拾垃圾产生了兴趣,一看到桌子上或者地上有垃圾,就立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

父母对她收拾垃圾的行为予以表扬,还经常在外人面前表扬她,夸奖她的责任心。

她的自豪感受到了激发,慢慢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了一种责任。

美国有“领导人教父”之称的丹尼斯·韦特利博士曾说:

只有从小就具有责任意识,孩子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对组织、社群尽职的人。

智慧的父母,都会慢慢培养孩子,让他从小就成为一个敢于为自己、为他人负责任的人。

将来,他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敢担当的人。

最后,真心推荐《从诞生到婚礼:林文采教你如何为下一代营造幸福的原生家庭》这门课给你。 

著名亚洲顶级萨提亚亲子专家、“心理营养”首创者、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林文采老师,从父母自身成长和育儿的双重视角,深度剖析了孩子养育过程中的多种问题,教你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父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