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1必修1】§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囡波湾生物 2020-09-25

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进行了漫长的探索历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实验,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而且是动态的

C.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认为生物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

D. 科学家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成2

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科学性、准确性

B.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C.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D. 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

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膜的各种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

D.细胞膜功能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4.下列有关细胞质膜上存在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A. 癌细胞——粘连蛋白    B. 蓝细菌——呼吸酶

C. 红细胞——淀粉酶    D. 卵细胞——糖蛋白

5能使动物细胞质膜比较坚实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磷脂    C. 胆固醇    D. 多糖

6.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请举一个例子:                

(3)图C表示相邻两                 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4)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以上A、B、C三幅图,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1B

【解析】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溶于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A项正确;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看到了清晰“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提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而且是静态的,B项错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是可以流动的,C项正确;科学家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成2层, D项正确。

【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B

【解析】

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科学性、准确性,A正确;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正确;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D正确。

【点睛】知识点总结: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等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3.C

【解析】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酶会分解蛋白质,能溶解脂质的溶剂会破坏磷脂双分子层,B正确;细胞膜上少量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C错误;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

4C

【解析】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所以易转移,A正确;   

蓝细菌能进行呼吸作用,但没有线粒体,其细胞膜上含有呼吸酶,B正确;

红细胞不能分解淀粉,故不含淀粉酶,C错误;   

卵细胞表面具有糖蛋白,D正确。

5C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A项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就好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脂膜,形成了细胞质膜的“柔性”,B项错误;“刚性”的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磷脂的尾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故C项正确;细胞质膜上的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及其作用。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分析各组成成分在细胞质膜中的作用,就可以轻松作答了。

6.(1)血液    受体(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高等植物     胞间连丝(4)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1)据图分析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随①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据图分析,两相邻两细胞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如精卵结合过程;图中③表示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胞间连丝;

(4)三图体现的是细胞膜关于信息交流的功能。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信息交流)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细胞膜作为细胞的内外边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主要功能如下: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