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这块玉要100万元?就凭这个!马未都也力挺它!

 藏玉APP 2020-09-27

不少人喜欢和田玉,但每当拿起一件玉雕时,总会发出一种感叹:不就一块玉吗,怎么就卖这么贵?不就是在石头上随意刻几刀么,怎么动不动就要几万元、十几万,简直太暴利了。

这种感叹,也反映出当下市场上的一种现象:消费者不愿意为工艺、设计以及创意买单,在他们眼中,一件玉雕就是一块石头。一件玉雕的价格,应该就比原料贵一点。原料才是最值钱的,工艺不值钱。

工艺到底值不值钱?

其实,一件玉雕的价格,工艺价值往往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那些精雕细琢的作品。只有当我们真实地了解过了一件玉雕的创作过程,就会发现原来工艺、设计、创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看看下面这块原石: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件作品:

你能把这个摆件和上面的原石联系起来吗?它们其实是同一块玉,摆件就是由这块原石雕琢而成的。

从一块原石蜕变成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艰难蝶变的过程。

就以上面这件作品为例,从玉雕师拿到原料到开始构思、设计,再加上期间多次修改和返工,断断续续地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原料应该雕成什么?如何雕?如何设计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都是需要玉雕师花费巨大的精力、心血和时间的。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原石,在赋予了其精湛的工艺和奇巧的创意后,它才能具备更高的价值。

马未都为何要力挺工艺至上?

这几年,随着和田玉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市场上关于工艺重要还是原料重要的争论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形成了两派。

有人说工艺很重要,没有好工艺,好原料就和一块石头差不多,没有什么艺术价值。

也有人说,原料更重要。因为玩玉的本质是玩原石,玩玉质。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他们认为,一块原石最好别雕,雕了反倒降低了原石的价值。

对此,收藏大师马未都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他也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过:我固执地认为,有价值的一定是工艺、年代,简而言之是文化,材料再佳也是材料,怎么就会比有文化和历史的贵了呢?

原料虽然很重要,但工艺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整个市场只卖原料,那么这个市场就很难健康发展。

况且,整个市场,大部分的普通玩家或者消费者,他们更感兴趣的,仍然是雕件。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玉之美,绝非美在它的原料价格昂贵,虽然好玉都很贵。玉之美,主要是美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工艺之美、创新之美、文化之美、寓意之美。

玉雕,是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我们在评估一幅画的价格时,难道只能看画纸值多少钱吗?一张纸确实不值几个钱,但对于动辄几十万元的画,市场并没有那么多质疑。和田玉也应该获得同样的认可。

更何况,和田玉不同于绘画,画错了可以重新换一张纸接着画,原材料的损耗并不大。而和田玉的雕琢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惊险旅程,它雕错了,就无法再重来。有时候甚至是一刀未雕好,就导致整个作品功亏一篑。

这种玉雕题材,不仅需要胆大心细,还需要承担一旦失手作品就报废的巨大压力和损失,尤其是在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玉雕创作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所以,好的雕件,它值得重金购买。

机雕为何便宜,不仅仅是因为机雕的材料比较低端,更因为它不需要工艺和设计,更不需要创意,它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料。

所以,如果不愿意为工费、设计以及精湛的工艺这些东西付费的话,那么只能选择机雕件了。

玉雕作为一门拥有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它最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原料,更在于文化、工艺这些软实力。

无论你是原石爱好者,还是雕件爱好者,都应该承认:一件玉雕作品,承载的不仅仅是原料的价值,工艺的价值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艺术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