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小河的“虻牛蛋”水

 简心素文 2020-09-27

家乡小河的“虻牛蛋”水 

这是家乡人民的母亲河,她像一位温情的少女,从西南方向含情脉脉地走来,至村西折向北方,再转向东方缓缓流去,真有王安石笔下“一水护田将绿绕”的风韵。河水流淌,带去了无情的岁月,也勾起了儿时无尽的回忆。

依稀记得那个年代,家乡的雨量忒丰富。“一伏三场雨”,是家乡当时雨量的写照。一到夏季,常常是暴雨连连,每一场暴雨都会引起山洪瀑发。混浊的泥水咆哮着,象一群受惊的野马,在河谷里狂奔,麦草垛大小的巨浪,一鼓一鼓的,前呼后涌,飞流而下。那汹涌澎湃的气势,虽比不上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但也足以使你触目惊心。

每当这时,大人们常常会顶着雨淋帽,就是一种棕叶编织的直经一米大小的防雨帽,披着蓑衣,赤着双脚,那时还没有雨伞、雨衣、胶鞋之类的东西,站在河岸上看“发大水”。小孩子每每也会站在大人中间,领略这波澜壮阔的场面,而大人们总是提醒着“往后站,往后站”,河岸土质松软,生怕出现意外。

因此,我们这里的水被称为“虻牛蛋”水,即洪水来得猛,消失得也快。一般是几个小时,最长也就是一、两天,很快河里就会恢复昔时的安静。

一场洪水过后,河滩上的乱石是一尘不染,净得可爱。河里的污泥、杂草被冲刷得无影无踪,河水清得出奇,甚至水底的沙粒都清晰可见。

姑娘媳妇们端着洗衣盆,掂着棒锤,将家人沉集多日的赃衣物带到河里去洗。她们先在清澈见底的河水边,找来平展的大石头,支稳支好,将衣物按入河水中浸湿,放在石头上,再用棒锤砸碎皂角,这是一种可用来洗衣的树果,那时也没有洗衣粉、肥皂之类的洗涤剂,均匀地撒在衣物上,又是捶,又是搓。她们那双手紧抓衣物、上身一起一伏快节奏的搓衣动作,简直如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啊!伴随着她们有节奏的啪啪的捣衣声,和她们爽朗而清脆的说笑声,小河里呈现出一种和谐的乐章。

而这时,河里也常常是孩子们的天地。他们三五成群地在河滩上挑捡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子、石块用来玩耍,然而最有趣的是在碧绿的深谭里摸鱼、戏水。河岸下的石鳖下是孩子们摸鱼捉虾的好地方,不时地会聚集着一群小孩子,像鸭子一样从水中游过去,钻在石鳖下,一钻就是大半天。然而,这也是大人们最不让去的地方。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蒸烤着大地,大人们早己午睡,孩子们却偷偷逃出来,下河洗澡了。往往这也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要么在深潭中扎猛子、游泳,要么是在水中做着各种游戏。捉迷藏是大家常玩的一种游戏,即由一个人捕捉大伙儿:大伙儿在水中吆喝着,一齐奋力推动水波,溅起猛烈水柱浪花直扑捕捉者;捕捉者睁不开眼,他会闭紧眼睛,双手胡乱地挡着水花的袭击,进而将两个指头插入鼻空,猛地潜入水中,捕捉目标;其余人四散游开,或潜入水中,或跑上河岸;捕捉人憋不住露出水面,奋力追赶岸上人,他们又会双臂一伸头向下,青蛙似地一头又扎入水中。这样反复追赶,没完没了,直到太阳偏西了,手脚上都己被泡出了苦楚皮,还不尽兴,多半是在大人的催促下,才不情愿地离开。

晴日里,也是小河最美的时刻。蓝天白云下,河水哗哗流淌,深潭碧波,鱼翔浅底,河边青青草。

白鹤傲慢地迈着细而长的双腿,伸着长脖子在浅水中觅食。

水鸭像黑色的精灵,在潭水中时而浮起游弋戏耍,时而潜水觅食。

绿绿翠是一种浑身绿而发亮的水鸟,会在你不径意中,突然从你身旁扑棱棱尖叫着飞向远方,吓你一跳。

更有趣的是那白色的鱼雕:它们常常沿河上空不停飞翔,“背负青天向下看”;发现目标后,就像直升飞机一样定在空中,双翅剧烈闪动;突然,一个猛子扎下去,迅雷不及掩耳,扎入水中,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就被衔入嘴中,然后欢快升入空中,迅速飞走,找地方去享受一顿美餐。

若风平浪静,北边三山坡上的塔山会倒映在水中,水如镜,山如画,更会给你一种“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的感觉。

俱往矣,不知何时,老天爷好像专门跟我们这虎狼爬岭人做对一样,干旱少雨,旱魔肆虐。有趣的是,小河家乡这一段从来就没有干涸过。河岸上抽水机昼夜不息,灌溉着数百亩良田,保障着家乡人的生命线。随着家乡地下资源的开采,家乡小河这条昔日的白天鹅,曾一度变成了黑老鸹。近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相信家乡昔日碧水蓝天的原始美,也会逐步呈现。

作者:菊花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