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那一缕中秋的味道

 简心素文 2020-09-27

记忆中那一缕中秋的味道

马上就到中秋佳节了,又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每年的中秋节家人们都聚在一起,很热闹。午餐、晚餐都很丰盛,鸡鸭鱼肉自然少不了,十几道凉菜、热菜,但依然很怀念记忆深处的那一缕“中秋的味道”。

当思绪飘过童年的中秋节记忆时,感觉是那样的温暖快乐。四十多年前,买月饼不但要花钱还要用粮票,所以中秋节很少有人掏钱买月饼。虽然中秋节没有月饼吃,但依旧让人怀念。

我从小在姨妈家长大,临近中秋节姨妈总是买几个苹果、梨、石榴偷偷放到一个古木箱子里,准备过节时拿出来让我吃。一次姨妈从箱子里拿东西,打开箱子的一瞬间,苹果、鸭梨的清香顿时弥漫了整个房间,是那么诱人,令人垂涎欲滴。哈,终于发现姨妈的秘密了。姨妈说,本想偷偷藏起来,等到八月十五再让你吃的。面对如此的诱惑,肚子里的馋虫早就蠢蠢欲动,根本等不到过节,央求姨妈让我吃一个,姨妈拗不过我,只好从箱底拿出一个苹果让我吃。记忆中的苹果是那样甘甜,好吃。所有的水果根本等不到过节这一天,在我的软磨硬泡下陆续吃完了,姨妈不得不又买几个。

那年月,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机,即便是中秋节也没有大鱼大肉,只是粗茶淡饭。那时也没有过节的概念,晚上饭还没吃完,小伙伴们就开始喊我出去玩了,草草吃几口饭,就跑出去了。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我们一大群孩子捉迷藏、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了回家,忘记了一切,直到姨妈喊我回去,才不情愿地跟她回去。

后来回到母亲身边了,感觉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一进农历八月母亲就开始张罗加工月饼了,母亲拿上面、油、糖、花生、芝麻等原料去月饼加工点排队打月饼,有时得等上近一天的时间。不过,在等的过程中你可以尝尝东家的月饼啥味道,看看西家的月饼啥模样,而做月饼的人更是通宵达旦,那种氛围现在很难找到了。月饼一般是一斤一个的大酥皮月饼,讲究点儿的人家会做成一斤五个的小月饼。加工月饼之前,母亲就已算好走亲戚需要多少个,家里留几个了。月饼一般用牛皮纸包好,包装纸会透出油来,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儿,光是闻一闻月饼的香味,就感觉特别幸福。

中秋节那天,母亲白天就准备好月饼、苹果和鸭梨了,却要等到中秋节晚上才能吃,我们等得迫不及待。有时母亲见我们兄妹几个的馋样,只好拿出两个梨和一块儿月饼让我们分着先尝鲜。吃月饼时,我们小心翼翼地啃着一点外边的皮,用手抠下一块冰糖或一个青红丝含在嘴里,细细品味,舍不得大口吃掉。我们盼望着,盼望着,天终于渐渐黑了下来,伴着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母亲在院子中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放有月饼、苹果、梨。母亲将大月饼用刀切成小块分给我们姐弟几个,我舍不得一次吃完,会偷偷地留下一小块,第二天再吃。那时的月饼用料很简单,一般馅中加入花生仁、青红丝、芝麻、白糖等,但当时吃起来却那样的香甜可口。

后来,我参加工作,临近中秋节,所在的单位会请大师傅加工月饼出售 ,依旧是传统的五仁月饼。不过,临近尾声时,会特别定制一批月饼发给员工。月饼用纯花生油和面,不放一滴水,这样的月饼放半年都不会变坏和发硬。在物质相对匮乏的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也算奢侈品了。

如今,月饼的种类早已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大街小巷蛋糕店、超市都卖月饼。蛋黄、五仁、豆沙、枣蓉,应有尽有,几百块钱甚至上千元的月饼都有,只是却再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住在高楼林立如同天井的城市,看月落月升也成奢侈品了。很多人中了手机的“毒”,中秋节,开着电视,放着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嘴里嚼着月饼,手里拿着手机,不停地刷刷刷,一晚上都在朋友圈“赏月”。

现在的中秋节在人们心中又能留下多少记忆呢?想想儿时的中秋节是啥?是那一缕缕温暖的亲情。每当中秋,分外怀念儿时的欢乐,怀念那故去的亲人,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写于2015年9月。

作者:一丁


◆一丁:我的购彩经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