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门画派的开山宗师沈周

 稻香居人 2020-09-27

吴门画派可谓是撑起明代中晚期绘画半边天的一个派别,也被称为“吴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都是苏州人,而苏州又为古吴都城,有吴门之谓而得名。吴门画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徴明。

沈周可谓神仙中人。在明初文人画几乎陷于停滞的背景下,一生不进仕途的他重振了此脉传统。他的画作充满着幽闲意趣,与元末的隐逸山水所传导的枯疏空寂的意境相异。这份入世的温情,体现了明中期在野文人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

沈周《声光帖》,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沈周写给亲家的一封书信,谈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及对事物的看法

富裕的家境让沈周从小便衣食优渥,同时受到长辈们的悉心教育,人生起步很是高阔。但是,他在5岁时目睹作为地主大户的父亲被充为粮长,负责收租征粮。这个差事压力巨大,甚至完成不了的份额都要自家倒贴补上,所以他们家开始日渐衰落。更为不顺的是,在此期间,父亲还陷入政治斗争,虽然后来洗清了罪名,但是政治的丑陋、官场的险恶,使沈周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以至于一生不进仕途。

沈周《落花诗意图》,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鸠声唤雨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成年后娶了常熟富商陈原嗣的千金陈慧庄,门当户对,夫唱妇随。妻家也有很多字画收藏,丰富了沈周的眼界。这位尽职尽责的妻子,在后来沈周也当“粮长”的倒霉且艰难的日子里(沈周29岁也当了粮长),把自己的首饰都卖了补贴家用,毫无怨言。若干年后,妻子去世,沈周对此仍颇为感怀,在亲书的墓志铭中特别写到妻子“脱簪珥以应而无吝色”。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后,沈周在41岁绘就了一幅近2米高的巨作《庐山高图》为老师陈宽贺寿。庐山是九江名山,九江正是陈老师的家乡。画上还题了首有关经学大家欧阳修的诗。这一画一诗,用来吟咏自己的经学老师,妙哉!虽然沈周从来没去过庐山。

沈周《京口送别图》,1497,上海博物馆藏

沈周也广交朋友。好友吴宽(号匏庵)在没有当官之前,很不得志,科举考得不好,儿女又相继离世,沈周多次写诗安慰鼓励他。后来这位匏庵先生柳暗花明,成为明朝苏州的第二位状元,进了翰林院,做到吏部侍郎,晚年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有了京城的大官做靠山,沈周的日子当然安稳。据说,苏州太守进京拜见时,吴宽闲聊问一句,你们那里的启南先生还好吧?太守竟不知沈周其人。吴部长训话,连自己地方上那么贤明的人都不知道,何况其它情况!

沈周《京江送别图卷》(局部),1491,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描绘沈周等人在京江送别叙州太守吴愈赴任,吴愈是沈周的亲友,也是文徵明的岳丈

宅心仁厚 儒家典范

沈周深受时人称赞,不仅因其画好,还因他人好,是践行儒家道德的典范。

少年时,他为陪父亲待客,虽不会喝酒,也常陪饮至醉。母亲外出,必相伴左右。父亲去世后,有人劝他出仕,他以侍奉母亲而拒绝。在晚年,巡抚王恕和彭礼,都想留他在幕下,他均以母老(沈母活到99岁)而谢辞。兄弟沈召少年得病,他陪弟弟居住一年多。

沈周《菊花文禽图》,1509,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沈周一直活到83岁高龄。这位画仙的功成名就,对其他在野文人是一个极大鼓舞,使他们认识到即使不走科举仕途,同样也能获得显赫名声。他为在野文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而可行的生活方式:隐居不仕,在庭园雅集中以诗文书画自娱,通过父子、师生、亲友等渠道传承文人画的衣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