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汗证治验

 老玉米棒 2020-09-27

余女,岁余患麻疹,并肺炎、肠炎,经余医治皆愈。惟汗出不止,头项尤甚,稍活动则出,入睡(尤其夜间入睡)更著。余据其唇舌指纹皆淡,脉弱,加之有重用久用寒凉药物史,诊断为气、阳虚自汗,先后投玉屏风散、牡蛎散各数剂,均重用黄芪,汗出却有增无减。

余妻说入睡后汗出是阴虚,应按盗汗论治,余不听其言,仍持其己见,将玉屏风散、牡蛎散、芪附汤三方合用重用黄芪、附子,附子先煎半小时)。又投3剂,不但汘出加重,而且睡时烦躁,难人眠。余才查阅书籍:“人眠便汗出,醒即汗止,是盗汗,属于阴虚。”(广州中医学院《中基》教材),“头部汗:表虚……阳气上越也可在头部出汗。”(北京中医学院编《辨证施纲要》)。余才醒悟:余女之病乃阴阳两虚(阴虚为主),阴阳失调,卫气不固的汗出症。治应双补阴阳(补阴为主)。调和阴阳,固表止汗。因而改投二至丸、生脉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三方合用,重加黄芪。只服数剂,汗出便逐渐减少以至痊愈。由此可见,诊治疾病不能只凭舌脉诊,而要四诊合参脉证参伍,方能分析全面辨证准确,药矢中病的,疗效方佳。正是止汗成败在辨证。

(广东省深圳市安宝区人民医院周国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