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乌托邦雪茄 2020-09-28

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作者:杨启文1,马筱玲2,胡付品3,张菁3,孙同文4,陈佰义5,徐英春1,刘又宁6

单位: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内科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8YFC1200100,2018YFC1200105);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9304005)

多黏菌素(polymyxin)最早于1947年在多黏芽孢杆菌二次代谢产物中提取获得,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该药于1959年用于临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GNB)感染,由于具有一定肾毒性,同时各类新的抗菌药物不断研制,其逐渐退出临床使用。

20世纪以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CRE)、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CRAB)、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此类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可选治疗药物极为有限,多黏菌素作为重要选择再次应用于临床一线。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多黏菌素作为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CRO)感染的重要治疗药物。

目前多黏菌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和结果解读存在诸多争议,肉汤微量稀释法是药物敏感性检测的金标准,但此检测方法难以广泛在常规医疗机构中开展。2020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变更了多黏菌素临床折点,取消了多黏菌素敏感性折点[1],增加新备注信息,仅报告中介(I≤2 mg/L)与耐药(R≥4 mg/L)。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则建议采用敏感(S≤2 mg/L)、R>2 mg/L作为临床折点[2]。

美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USCAST)建议采用S≤2 mg/L、R≥4 mg/L为临床折点[3]。国际药物敏感性试验折点的不统一给国内临床一线人员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如何精准开展多黏菌素药物敏感试验,规范其报告解读是当前国内抗菌药物应用和抗感染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共识联合国内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感染病学的众多专家,对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及结果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建议。

1 术语

1.1 药物敏感性试验相关术语

1.1.1 多黏菌素: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多黏菌素E)的统称。多黏菌素属多肽类抗生素,临床主要包括多黏菌素B硫酸盐(polymixin B)、硫酸黏菌素(colistin sulfate)和黏菌素甲磺酸盐(CMS)。多黏菌素B硫酸盐和硫酸黏菌素以活性形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抗菌效果;CMS为前体药物,进入人体后转化为活性成分黏菌素而发挥作用。

1.1.2 黏菌素琼脂试验( CAT):将一定浓度的黏菌素溶液与MH琼脂混合,用于测定细菌对黏菌素的敏感性。

1.1.3 黏菌素肉汤纸片洗脱(CBDE)试验:将不同数量的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加入至10 mL的阳离子调节MH肉汤中,获得含不同浓度黏菌素的肉汤,用于测定细菌对黏菌素的敏感性。

1.1.4 基本一致率( EA):被评估方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MIC)与肉汤微量稀释法MIC值相差±1个稀释度的菌株百分比。

1.1.5 分类一致率( CA):按照药物敏感性折点标准,敏感、中介、耐药一致的菌株百分比。

1.1.6 小误差( mE):菌株在同一折点判断标准下,被评估方法将中介判定为敏感或耐药。

1.1.7 重大误差(ME):菌株在同一折点判断标准下,被评估方法将敏感判定为耐药(假耐药,分母是参考方法检测出的敏感菌株数)。

1.1.8 非常重大误差(VME):菌株在同一折点判断标准下,被评估方法将耐药判定为敏感(假敏感,分母是参考方法检测出的耐药菌株数)。

1.2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术语

1.2.1 稳态时24 h内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24 h):药物多次给药达稳态时,在0~24 h内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总量,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暴露情况。

1.2.2 群体药代动力学( PPK):将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与群体统计学模型(PSM)结合,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并分析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群体规律、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2.3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PK/PD):在抗菌药物研究中,将药物浓度与时间、抗菌作用结合起来,阐明抗菌药物在特定剂量/浓度及特定给药方案下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时间过程。

1.2.4 MIC:测量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大小的指标,即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 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1.2.5 PK/PD指数:抗菌药物一般分为浓度依赖性(concentration-dependent)药物和时间依赖性(time-dependent)药物两大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与其药物浓度相关,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强,主要的PK/PD指数为fCmax/MIC、fAUC/MIC。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游离药物浓度在对病原菌的MIC的4~8倍内,杀菌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但超过该浓度范围后,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其杀菌效果与药物浓度超过病原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主要的PK/PD指数为fT>MIC%,此类药物中某些抗菌药无抗生素后效应(PAE)或较短,如果PAE较长,则主要PK/PD指数为fAUC/MIC。必须指出的是,PK/PD分类并非绝对或固定不变。

1.2.6 PK/PD靶值:获得抑菌或杀菌效果所需PK/PD指数达到的目标值。

1.2.7 达标概率(PTA):指MIC取特定水平时PK/PD指数达到靶值的概率,一般取90%以上。

1.2.8 PK/PD界值:计算PTA≥90%时MIC范围的最高值,将此作为抗菌药物的PK/PD界值。该界值与MIC50和MIC90比较,评价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2.9 累积响应百分率(CFR):按照MIC离散分布产生随机数,统计PK/PD指数超过靶值个数占总体的百分比,从而获得抗菌药物对各细菌PK/PD靶值的累积响应百分比。

1.2.10 蒙特卡洛模拟( MCS):考察PK/PD指数在大量人群中分布规律的统计试验方法。根据PK/PD参数的分布特征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将随机数值代入公式计算PK/PD指数,获知其分布规律,得到PK/PD指数达到PK/PD靶值的概率。

2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美国CLSI和EUCAST均推荐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多黏菌素的敏感性。2020年美国CLSI同时新增推荐CAT和CBDE试验测定肠杆菌目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的敏感性。其他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E-test和自动化药物敏感性试验系统均不推荐用于测定细菌对多黏菌素的敏感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多黏菌素分子量较大、不易扩散,导致上述方法检测多黏菌素的敏感性时VME发生率较高,即将参考方法测定为耐药的结果判定为敏感,从而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已发表的研究显示,除肉汤微量稀释法外,其他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整体肠杆菌目菌(不分菌属)的VME为0~36%,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VME为0~41.4%[4-12](表1)。

表 1 多黏菌素不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性能评价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续表1) 表 1多黏菌素不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性能评价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测定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首选美国CLSI以及EUCAST推荐的标准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黏菌素的敏感性测定,也可选择美国CLSI推荐的CAT和CBDE试验;

(2)次选经临床实验室性能验证的商品化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板条[使用前应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注册情况及药物浓度范围];

(3)药物梯度扩散法(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等)不推荐临床实验室使用;

(4)自动化仪器法不作常规推荐,除非获得仪器/药物敏感性板卡制造商的明确允许以及经过临床实验室的性能验证,证实其性能满足临床检测和报告的需求,在某些限定情况下使用时需向临床告知自动化仪器法可能的风险;

(5)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的质控菌株需包含一株敏感株(如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以及一株耐药株(如产Mcr-1的大肠埃希菌NCTC13846);

(6)多黏菌素B和黏菌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可相互推导。

3 多黏菌素折点及临床应用疗效

药物敏感性折点的科学设定需兼顾流行病学折点( ECOFF)、PK/PD折点和临床折点等内容,同时考虑药物的耐药机制及临床给药剂量/方式。下文将介绍目前国际已公布的多黏菌素折点现状,并分步阐述本共识推荐折点所考量的ECOFF、PK/PD折点和临床折点依据。

3.1 国际折点现状

目前,美国CLSI、EUCAST、USCAST及美国FDA等国际折点制定组织已发布了多黏菌素的折点(表2)。美国CLSI认为即使依照折点判断药物敏感性结果获得“中介”结果时,多黏菌素的临床效力亦有限,因此美国CLSI强烈推荐使用多黏菌素的替代用药,即使使用多黏菌素时也应与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1]。EUCAST则坚持了该组织对于黏菌素的既往折点不改变,即对于肠杆菌目、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黏菌素的折点均为S≤2 mg/L、R>2 mg/L[2]。USCAST折点与EUCAST一致,亦设定为S≤2 mg/L、R≥4 mg/L,但USCAST不推荐此折点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此外,由于多黏菌素B主要不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USCAST的多黏菌素B药物敏感性试验折点亦不被推荐用于下尿路感染[3]。

表 2 国际组织公布的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折点[1-3, 13-14]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3.2 流行病学

ECOFF是将微生物群体区分为无获得耐药或无突变耐药的“野生型”以及有获得耐药或有突变耐药的“非野生型”菌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其为“野生型”菌株群体敏感性的上限,是设定临床折点的重要参考指标。ECOFF基于体外药物敏感性数据,“野生型”指MIC值≤ ECOFF,说明菌株无获得性和/或无突变耐药;而“非野生型”指MIC值﹥ECOFF,说明菌株有获得性和/或有突变耐药。

EUCAST已发布依据多地区、多组织监测数据得出的多黏菌素对多种菌株的ECOFF值(表3)。美国CLSI的肠杆菌目与EUCAST的肠杆菌目、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折点数据均参考了该机构发布的多黏菌素对相应菌种的ECOFF值。临床不建议直接使用ECOFF值对未确定折点的菌株进行敏感/耐药性判断,但可通过ECOFF值判断菌株属于多黏菌素“野生型”或“非野生型”,对制定临床折点以及选择药物有重要作用。

表 3 EUCAST公布的黏菌素对不同菌种的ECOFF值(截至2020年7月)[15]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3.3 PK/PD折点和用药方案优化

3.3.1 PK/PD折点

多黏菌素临床上主要包括多黏菌素B硫酸盐、硫酸黏菌素以及CMS。CMS为前体药物,活性成分为黏菌素,而硫酸黏菌素、多黏菌素B硫酸盐为活性形式,可直接用药。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相似,对GNB具有明显抗菌活性[2,13],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无PAE,PK/PD指数为fAUC/MIC[16-17]。多黏菌素的PK/PD靶值主要来源于小鼠感染模型。在小鼠的大腿感染模型中,多黏菌素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落数降低2log10,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菌落数降低log10,黏菌素、多黏菌素B需达到的PK/PD靶值均<2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时,多黏菌素B无法使该菌种的菌落数降低2log10。小鼠肺炎模型中黏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PK/PD靶值明显高于大腿感染模型(表4)。

表 4多黏菌素对不同革兰阴性杆菌的PK/PD(fAUC24 h/MIC)靶值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根据以上黏菌素及多黏菌素B的PK/PD靶值,2019年多黏菌素国际指南共识推荐黏菌素的稳态AUCss,avg达到50 (mg·h)/L,相当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avg达到2 mg/L[18];推荐多黏菌素B稳态AUCss,24 h达到50~100 (mg·h)/L,相当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24 h达到2~4 mg/L[18]。

由于CMS主要经肾脏代谢,当肌酐清除率(CrCl)下降时需调整剂量。根据CMS在危重患者中的PPK,结果显示当黏菌素对细菌的MIC≤0.5 mg/L时,在正常肾功能下,CMS剂量以黏菌素活性基质(CBA)计算为150 mg或180 mg 每24小时使用1次的给药方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19]、美国FDA[20]和Nation等[21]推荐剂量]以及150 mg 每8小时使用1次的给药方案(Rattanaumpawan等[22])对上述细菌的PTA均可达90%以上;肾功能减退时,需根据CrCl相应调整CMS的给药剂量[21]。当黏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达2 mg/L时,仅在CrCl ≤10 mL/min的患者中120 mg或150 mg 每24小时使用1次(EMA[19]及Nation等[21]推荐剂量)的PTA可达90%以上,其他正常或肾功能减退患者的PTA无法达到90%(表5)。结合黏菌素对泰国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布,计算不同推荐剂量下的CFR发现,对于多黏菌素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仅CMS剂量为150 mg 每8小时使用1次的给药方案(Rattanaumpawan等[22])可使CFR达到90%[23]。对多黏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任何推荐剂量均无法使CFR达到90%以上[23]。由于MIC50、MIC90以及CFR与细菌的MIC分布有关,因而不同地区的给药剂量推荐应结合当地多黏菌素类药物对目标病原菌的MIC分布情况。

表 5 不同肾功能情况下CMS推荐给药剂量的PTA和CFR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根据PK/PD分析,多黏菌素B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然而在囊性纤维化患者中,PPK模型发现多黏菌素B的清除与CrCl有关,根据此模型进行MCS,肾功能亢进的患者需增加多黏菌素B的剂量(表6)[24]。

表 6 不同肾功能的囊性纤维患者在多黏菌素B给药方案下的PTA[24]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3.3.2 PK/PD指导下的多黏菌素治疗方案优化

对于注射用CMS,在剂量换算方面100万IU对应80 mg的CMS和33 mg的CBA。由于CMS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在EMA[19]、美国FDA[20]、美国说明书以及文献[21,23,25]研究中对于推荐静脉滴注剂量亦各不相同。2019年多黏菌素国际共识推荐静脉滴注CMS时,需给予负荷剂量300 mg CBA(约900万IU),并在12~24 h后给予维持剂量。对于肾功能正常者,每日维持剂量为300~360 mg的CBA[(900~1090)万IU],分成两次输注(每12小时给药1次),需每天监测肾功能,根据CrCl调整剂量[18]。

注射用多黏菌素B硫酸盐剂量在不同国家的说明书或共识指南中略有不同。不同的推荐剂量分别为:(50~100)万IU/d,分两次使用(中国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说明书剂量);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和儿童为(1.5~2.5)万IU/(kg·d),分两次(每12小时给药1次),总剂量不超过2.5万IU/(kg·d),肾功能正常的婴儿最大剂量可达4万IU/(kg·d)(美国X-GEN制药公司的说明书剂量)。肾功能正常患者2.5~3.0万IU/(kg·d),分2次静脉滴注[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推荐静脉剂量[25]];对于危重患者,肾功能正常时负荷剂量为2.0~2.5 mg/kg[相当于(2~2.5)万IU/kg],输注1 h以上,维持剂量为每12小时 1.25~1.5 mg/kg[相当于(1.25~1.5)万IU/kg],输注1 h以上[2019年多黏菌素国际共识推荐静脉剂量[18]]。不同剂量下的PTA结果见表7。多黏菌素B剂量为100 mg每12小时给药1次,有无负荷剂量均可使MIC≤0.5 mg/L的细菌的PTA达到90%以上[26]。需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多黏菌素B的日总剂量不宜超过200 mg/d,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表 7 不同MIC和多黏菌素B推荐剂量下的PTA*[26]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对于多黏菌素药物的治疗方案优化,推荐对多黏菌素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获得药物在患者体内的PK,结合分离病原菌的MIC制定治疗方案。

3.4 多黏菌素在不同感染类型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多黏菌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CRO感染,其临床疗效与感染部位和致病菌有关[27]。对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联合阿米卡星[28]或CMS联合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29]较单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患者,以CMS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较CMS单药治疗显著提高细菌清除率,并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14 d生存率和治愈率[30]。CMS联合碳青霉烯或舒巴坦或替加环素的两药联合方案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倾向于联合舒巴坦[30]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建议多黏菌素联合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治疗CRO血流感染[27]。

对CRAB引起的肺部感染,CMS联合磷霉素治疗有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病死率的趋势[31],但CMS联合美罗培南(MIC>8 mg/L)仅观察到降低AKI发生率[32]。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引起的VAP,静脉应用亚胺培南的基础上,CMS雾化吸入与静脉应用(MIC<2 mg/L)的临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雾化吸入可降低AKI发生率,改善氧合指数,缩短细菌清除除时间和更早撤呼吸机[33]。一项Meta分析显示,与静脉应用CMS相比,静脉应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MDR-GNB感染的VAP患者临床有效率增加57%,细菌清除率提高61%,感染相关病死率降低42%[34]。亦有研究显示,单纯雾化吸入CMS治疗MDR/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XDR-GNB)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临床成功率为70.4%,细菌清除率为71.3%[35]。建议静脉抗菌药物联合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治疗MDR-GNB导致的肺部感染患者,多黏菌素静脉注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XDR-GNB导致的肺部感染患者[27]。

对脑外科术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脑室脑膜炎,静脉应用联合脑室内注射CMS比单独静脉应用疗效更好,且未观察到化学性脑膜炎发生[36]。Meta分析显示,单独脑室内/鞘内注射多黏菌素(CMS或多黏菌素B)或联合静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MDR-GNB引起的脑室炎或脑膜炎有效,但可能出现剂量依赖性化学性脑膜炎[37]。建议多黏菌素脑室内或鞘内注射治疗CRO感染引起的脑室炎或脑膜炎[27]。

体内CMS主要通过尿液排出,部分在尿液中转化为黏菌素,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38]。小样本研究显示,CMS(0.25 mg/L≤MIC≤2 mg/L)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引起的尿路感染,临床治愈率达93.9%,微生物清除率达82.6%[39]。建议CMS治疗XDR-GNB引起的尿路感染[27]。

多黏菌素主要用于CRO感染且多在其他治疗方案失败时启用。在血流感染48 h内采用多黏菌素B(MIC ≤ 2 mg/L)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细菌清除率,降低患者病死率[40]。对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多黏菌素B剂量≥200 mg/d可降低30 d病死率[41]。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菌血症或肺炎的重症患者治疗失败的因素有多黏菌素B剂量[15 000 U/(kg·d)]小、疗程短、未联合舒巴坦[42]。多黏菌素MIC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尚不明确,需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43]。对CRO感染,建议多黏菌素早期、足量、联合、足疗程应用,肺部感染者可采用雾化吸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可选择鞘内/脑室内注射。

多黏菌素B肾毒性相对较低,多黏菌素肾毒性发生率7.1%~40.5%[32,42,44],停药后可恢复。多黏菌素联合其他肾毒性药物可增加AKI风险[44],联用维生素C可能降低肾毒性[45-46]。多黏菌素B也可见神经毒性(5.6%)[45,47]、皮肤色素沉着(8.1%)[42,44-45]、电解质异常[45]、腹泻、癫痫[37]、呼吸抑制[47]、雾化吸入时支气管痉挛[48]等不良反应。

4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及其解读推荐意见

4.1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临床折点

在参考多黏菌素ECOFF以及PK/PD折点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临床使用多黏菌素的疗效分析,本共识推荐多黏菌素对肠杆菌目、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临床折点参考EUCAST和USCAST的现行折点(S≤2 mg/L、R≥4 mg/L)。

4.2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形式(表8)

表 8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4.3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注释原则和要点

4.3.1 减少多黏菌素不合理使用:

(1)多黏菌素主要用于治疗MDR和XDR的肠杆菌目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该药具有一定肾毒性,应谨慎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监测肾功能,同时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

4.3.2 提高多黏菌素临床疗效:

(1)选用多黏菌素治疗时建议使用最大负荷剂量,并联合使用其他1~2种体外有活性的抗菌药物;

(2)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监测血药浓度,建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多黏菌素B维持在2~4 mg/L,黏菌素维持在2 mg/L。

4.4 特殊感染部位治疗建议

4.4.1 针对 VAP/HAP增加的注释:静脉注射多黏菌素治疗CRO感染引起的VAP/HAP时,建议联合应用多黏菌素雾化吸入。

4.4.2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增加的注释:在静脉应用多黏菌素的基础上,对于CRO感染建议每天脑室内或鞘内注射 5 mg(5 万IU)多黏菌素B或10 mg CMS(以CBA计算)。

4.4.3 针对下尿路感染增加的注释:不建议选用多黏菌素B。

本共识专家组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佰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内科)、辜依海(汉中市3201医院检验科)、谷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胡付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胡继红(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胡云建(北检验科)、胡志东(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康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验科)、李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李俊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李昕(长沙市第三医院药学部)、李轶(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廖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林勇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刘文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刘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检验科)、刘又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刘玉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刘正印(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卢志明(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吕晓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吕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马小军(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马筱玲(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梅丹(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倪语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孙自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孙同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汤一苇(美国纽约斯隆-凯特琳肿瘤纪念医院检验科)、王明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临床药理研究室)、魏莲花(甘肃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吴文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徐英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薛博仁(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杨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杨启文(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杨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俞云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喻华(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张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张秀珍(北检验科)、赵建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郑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朱德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朱镭(山西省儿童医院检验科)、卓超(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参考文献

通信作者: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徐英春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生物标本管理中心主任,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欧洲临床抗菌药物敏感实验委员会(EUCAST)华人抗菌药物敏感实验(ChiCAS)分委会主任委员,欧洲临床微生物感染疾病学会(ESCMID)合作实验室主任,世界华人检验舆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抗菌药物组副组长,国家卫计委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质量管理中心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委。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

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兼感染疾病专委会原主任委员,老年健康研究会呼吸病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总编辑。中华内科学杂志副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