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爱,所以能生大无畏,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是一种境界

 淋浴阳光书屋ch 2020-09-29

跟随大师的脚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追随古圣先贤学习孔夫子的《论语》。我们继续跟随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学习他所编写的《论语集注》,这是本系列文章的第6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有子,姓有名若,是孔子的弟子。好好地侍奉父母就是孝,好好地侍奉兄长就是悌(弟是悌的通假字)。犯上,冒犯在上位的人。鲜,是少的意思。作乱,意思是违背正道做争抢打斗的事情。

朱熹说:“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意思是说人如果能够奉行孝悌的的精神和行为,那么他的内心是和顺的,很少喜欢冒犯父母、长辈、上级,这样的人必然不会违背正道做争抢打斗的事情。

不要偏颇或故意歪曲孔子和朱熹所说的意思,认为他们教育别人做顺民,教育别人懦弱、逆来顺受,任人欺负,任人宰割。孔子教育别人孝悌,爱护自己的亲人,也就是教育别人:当面对自己的亲人被人欺负伤害,就要保护他们。

所以孝悌者,当有人欺负他们的父母,欺负他们的兄弟姐妹,他们有大勇气,敢于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亲人。孔子并非教人懦弱,而是教人去爱,因为爱,所以能生大无畏。这是三达德的融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不要轻易诽谤圣贤,那只不过是诽谤自己。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这句话紧接前面,还是有子所说的。务,专心致力于。本,如同根,是根本的意思。仁,就是指本性(理,犹性也)中的爱心,是内心中的德性。为仁,是做有爱心的行为。与是欤的通假字,表示有疑问、不肯定的意思。

朱子注释说:“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这是说君子凡事都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之后,道路顺畅,事情就好办了。上文所说的孝悌,是为仁的根本,学者在孝悌上下功夫,那么仁道就由此而自然生发了。

对此程子的解说是:“孝悌,是顺德,和顺的品德,所以不喜欢冒犯父母和上级,哪里还会做违背道义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情呢?德行有根本,根本树立之后,仁道就可以扩充广大。在家中践行孝悌,然后扩充到仁爱万物,就是所谓的(亲亲而仁民)亲爱亲人和仁爱百姓。所以说践行仁德(为仁)从孝悌开始。如果讨论本体,那么仁才是孝悌的本体。”

有人问朱子:“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说通过孝悌可以达到仁吗?”朱子回答说:“不是的。践行仁德(行仁)从孝悌开始做起,孝悌属于仁德其中的一件事,说它是践行仁德的根本是可以的,但不可以说孝悌是仁的本体。仁属于性,孝悌属于用,性(本体)中只有仁、义、礼、智这四样东西,性中并不含有孝悌。然而仁主要表现在爱心,最能体现爱心的莫过于亲爱自己的家人,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并非本体)。”

在宋朝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体用之说,所谓“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的性质,“用”则是“体”的外在表现或表象。例如一把金属所做的刀子,他的本体是金属,他的表象是刀子,你可以用它来削水果,用它来做魔术表演,或者把它摆放在博物馆让人参观,甚至把它融化掉做成其它物品,这些都是它的用。

简单介绍了体用之说,回到朱熹这里。朱熹认为仁是体(本体),孝悌是用(发用)。仁是孝悌的本体;而孝悌是仁的发用,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践行仁德(行仁)这种行为是仁的普遍的、广泛的大用,需要从孝悌开始做起。所以朱熹说:“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令,都有美好的意思,美好的言辞与脸色,这只不过是花言巧语,背后却不知有何居心。朱熹说:“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在外表做矫饰,披着假面具,虚伪地去讨好别人,这样的人其人欲肆虐,本心里的德性就消亡无遗了。

程子则用逆向思维来看这句话,他说:““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既然知道巧言令色有违仁道,那么就知道什么是仁道了。看完程子的话似乎有道理,但还是让人犯糊涂,还是不理解什么是孔子所讲仁。

那些纯粹找茬的批判主义者会指责:“难道程颐说不要好的言辞,不给别人好的脸色看,我天天骂娘,板着一副黑色的面孔给人看,就是仁道了吗?”我要说的是:不要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心中有仁德的,这是说仁德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发心。同样是在言辞和脸色的发用,到底是仁德的良知的发用,还是不仁的邪心的发用,前者是和颜悦色,后者是巧言令色?这需要一双慧眼去鉴别,毕竟有很多教训的古语,如“口蜜腹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披着羊皮的狼”,“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所以不要被眼睛和耳朵给蒙骗了。

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写道:“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三流的化妆只是在脸上涂脂抹粉;二流的化妆注重身体营养的吸取、多做运动、多休息,使自己精神气色好;一流的化妆是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改变生命气质。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是自然。

如果拿林清玄的三种化妆来比喻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巧言令色”只不过是三流的在脸上涂脂抹粉,孔子所说的仁,亲亲仁民,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就是林清玄所说的改变生命气质的化妆,这也是无妆、是最自然的化妆的最高境界。

无论仁道的和颜悦色,还是不仁的巧言令色,都是有语言的,我们切换到另一个极端:无言。有时候无言也是一种境界,孔子曾经说过“予欲无言”,我不想说话,我只想沉默。“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天说过了什么话呢?老天什么都没有说,春夏秋冬四季就自然而然地交替运转,老天什么都没有说,万物自然而然地蓬勃生长。

语言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语言不能够表达一切,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往往就已经失真了,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大音希声”,越好的音乐越是寂静无声。在佛学方面,也有“止语”和“止观”的修行方法。

儒道佛三教都告诉人们同一个道理:不要只懂得听那些好听的话,有时候把语言放下,无言是一种境界,这时候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聆听,用心去看,此时无声胜有声。话说写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儒佛兼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