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阅读理解题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语文到底在考什么?

 zhuxrgf 2020-09-29

文 陆九奇

语文始终是备受争议的一门学科,从新版教科书到语文考试,再到所谓的“大语文”,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大家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每个人对语文都有发言权,家长们尤其如此。其中,最富争议的一个话题是: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

这科学吗?这合适吗?这是不是有意刁难我们的孩子呢?

一、部分作家、作者的说法是不靠谱的

有作家、作者现身说法,如我们在抖音看到的周国平、阿来等作家,就自己的文章成为阅读材料,给出“标准答案”而持不解意见和态度——作家认为自己都不清楚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教育工作者能知道呢?言下之意,岂不荒诞?岂是科学的行为?

其实,我首先想告诉大家: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一概念其实早已成为历史,今天的各种考试,所提供的叫做“参考答案”,是一种标准化的参考答案,对语文尤其如此,是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的,尤其是阅读题中的开放性命题,并不是给予了僵化的固定答案的,我们没必要在这一点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其次,作家所谓的并不自知所写文章的深刻用意,并不意味着在语文的视角下不能被分析,且其结果的准确性就有理由被质疑。以周国平老师而言,我印象中他曾长年分析尼采的作品,并写了大量的文章乃至专著,如果他人的作品是不能被分析的,那么周先生就尼采而做的各种分析、所写的各种文章,岂不是没有意义的?——再者,周老师虽然没有机会和尼采对话,只能从字里行间去探究其真意,又何尝不想精准地把握尼采的思想呢?

而作家阿来,在他所著的《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一书中,对文学有精深的见解。其中不少文字都在分析文本内容,举例时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小说片段,比如讲了铁凝的《孕妇和牛》的精妙,在大段引用原文之后,阿来说:

一个孕妇为什么要写几个她不认识的字?表面上在写不相干的抒情,是在写一个孕妇,写得最好的是对于她腹内胎儿的想象跟情感,这是抒情。一点痕迹不落的抒情,最高级的抒情是这样,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类似这样的分析比比皆是,这种文本分析,跟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分析不是一样的吗?所不同的是,作家在针对文本进行主动分析,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材料去分析,去领略原作者文中的精妙。而学生参加考试时,须阅读一篇文章的内容,再针对所设题目进行分析和作答,其文章常常是首次阅读,是一种被动阅读——可这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

语文阅读理解题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语文到底在考什么?

如周国平、阿来等作家所说的,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作答,为什么别人会知道?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怎能不知道他文章表现的主旨、思想和感情,怎能对其中的结构、用词上的精妙没有基本的认识?那么多的作家谈读书,谈细读文本,如何精读,谈自己的读书和创作经验,那么青少年学生在品读作品时品什么呢?怎么品呢?

二、阅读理解的关键是分析文本的能力

语文阅读题中,其本质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把握文章的结构、思想、主题、内容等,这样的设计,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其中的结构、内容(如情节归纳、人物性格等)是可以经归纳、总结而得出的;文章的主题,考虑到学生用材料,是会审慎地选择一些主题清晰的材料的,自然也可以经归纳而得出——

唯一令人不易琢磨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常常并不是单一方面的,可能蕴含着多种指向。且因文字分析本身,可能出现一定的偏离,或因过度解析而逸出作者写作时的思考范围。也就是说,如果分析得过于细致,有些思想和感情可能作者写作时都没有意识到,但在文本中却能分析得出,能反映出来,这对语文来说没什么可奇怪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语文阅读理解的考查是不科学的,是不必要的。

恰恰相反,如果说读书、读文章得以有巨大的收获,则都在深度分析,都在精读、细读、品读当中。

语文阅读理解题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语文到底在考什么?

精读、细读和品读,我们学语文必须面对的一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而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阅读题中,的确有不少题是不好作答的,容易让学生难以全面作答,从而丢掉一部分分数,但大多数学生的感受常常在于,当面对答案的时候,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种感觉意味着,我们对文本分析的能力还不到家,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而这是我们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

为了更好的精通语文,我们有必要阅读的更仔细、思考得更深入,从而去把握材料中的深意:

1.文本分析力

分析文本是一种必备的能力,是语文的重要能力之一。

面对一则材料,读进去,去洞察作者对文章的布局、人物的刻画、情感的抒发、思想的吐露,首先要在感受上和作者合拍,体会作者构思的过程,行文的路径等,才能更好地“感知”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情感甚至情绪。

2.提炼和表达力

学语文时刻要养成提炼的意识,读了一段话(即使很快),也要有抓住作者行文关键意图的意识,一般体现为对“中心句”的捕捉。但复杂一点的文章,则需要我们进行整体分析和感知,才能提炼、归纳出来。

其次,你感受到的意思,须能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提炼和表达,其本质是一种概括,就是用简短的陈述来表达文章所呈现的各种信息,或者从文章信息中,提取出抽象的主题,得出相关的结论来——你才能明了文章的意思、意图。

3.良好的结构思维

文章再长、再过复杂,或者文言文、论述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章,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结构,而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只有找到行文的内在路径——能以结构化的思维去“拆解”整体性的文章,在我们的眼中、心中呈现出它的局部、部分,才能真正理解全文的“来龙去脉”。

那么,什么是结构思维呢?其要点有什么?

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可以逐步养成这种能力。

(1)宏观结构。

文章是“总分”“总分总”等样式的,这是老生常谈了,或者说文章的开头、中间主体、结尾,是读者都可以清晰理解和把握的。

(2)微观结构

知道了上述的宏观结构,是容易的,意思不大。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必须深入其微观层次,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能一眼看出文章在微观层次的安排,才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比如——

文章开头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答:

  • ①开门见山(直接呀)

  • ②统摄全文(总领全文。一般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意义),点明中心。

  • ③渲染气氛(一般是环境刻画)

  • ④铺垫的效果

  • ⑤设置悬念

等等。

语文阅读理解题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语文到底在考什么?

作者开篇的文字,势必会形成一种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都可能有独特的意义,但这些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是上述几种,只要你文章多的多起来,很容易理解——而这恰恰是阅读中的一个考点。知道了这些,我们又何必去背诵什么“阅读答题公式”,去僵化自己的思维呢?

同样的道理,文中的一些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比如“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作用很明显,对上下两段有一种衔接的效果,没有它上下两段之间就接不上,或者很牵强。

我们思考一段话的作用或好处,要找到一个思考点,不要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公式!这段话的用意,要么针对上下文段落,要么针对上文,要么针对下文;所以要么是一种过渡、转折、承启(针对上下文),要么是一种总结、点题、照应(针对上文),要么是一种铺垫、渲染、烘托(针对下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是可以思考而得之的。

至于语言方面的好处,要求学生作答,似乎是较为简单的。常常是针对句子本身的修辞、用词精确等展开,可以通过文本分析而快速领略、进而表达出来。

三、关键在于“整体感知 细读文本”后的“综合”思考

这里强调的是“综合”——综合的确是一种能力,需要进行考查。阅读理解中的较难题目,常常最需要这种综合性的能力来支撑。

在布鲁姆的学习结果分类框架当中,“综合”是仅次于“评估”的一种学习效果,属于高难度能力考查。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些分值设置高的题目,其作答常常不是一个角度的,而是多个角度思考才行的。这里不再赘述。

四、别再说“语文学的不考,考的不学”

不少人抱怨说,语文令人讨厌的地方在于:学的不考,考的不学。其实,这是对语文考试的一种错误理解,理由有二:

第一、日常所学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其他材料,都是令我们掌握语文能力的一种材料,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力,所以在考试中,我们必须带着能力上考场。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第二、语文阅读理解所考查的材料必须为“新材料”,以实现在新情境中完成考试的目的。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避免考生以“记忆”复现旧材料,而无法实现对能力的检验,因为语文所考查的能力中,记忆是最基础的东西,然后是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阅读题),以及创造应用能力(作文题)。

五、语文考试是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呢?

当然不是。除了个别时候出现的命题事故(罕见)外,常规的阅读理解汇总,常常是从理解、分析、鉴赏等几个层面考查的,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其中最低层次的“理解”,也是超出了“记忆”范畴的,而“记忆”是学语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肯定不会是主要的考查要素。

换言之,阅读理解尤其高年级的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查中难度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写作本身——虽然写作是更高一级的层次,是创造和运用语言的结果,但因为人人有话说,可以“主观地”去写,所以并不算最难的一件事。

相比之下,需要“客观表达”出阅读题中的各种要求,似乎是更有难度的事情——既要阅读从未读过的文章,面对基于“理解、分析、鉴赏”等层次的考查,又要在短时间去深度分析文本、检索信息、提炼作答等,就显得不大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