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说“我害怕”时,家长用这两个字安慰,只会让他将恐惧扩大

 贝丫妈妈 2020-09-29

害怕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所有人的身上,不仅仅是成年人,更在孩童心理上有着巨大的表现。当一个孩子对父母说,“妈妈/爸爸,我害怕”时,大多数父母都会回答孩子“不怕”。

这样简单明了安慰的语句,在许多人的童年是帮助他们躲避恐惧源的方式之一。然而,很多人会发现,当他们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后,童年的恐惧对象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甚至成为他们依旧十分害怕的源头。

父母安慰孩子的一句简简单单的“不怕”,真的能让他们因此而不再害怕了吗?

当一个家长对害怕的孩子说着“不怕不怕”时,他们往往会另外拿出一些玩具或图书之类的东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直至他们精力下降最终睡过去或者被其他东西完全吸引。这并不能说是他们不再害怕那件事物,而是简单的暂时忘记了引发他们恐惧的东西。

长此以往,这样的方式使他们会逐渐产生依赖的心理。例如,在面对黑暗时,他们害怕入睡,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够睡。或者,当他们害怕某种声音时,只有手里抓着某件布偶才能内心平静下来。

这类注意力的转移,使他们将自己对特定事物的恐惧隐藏起来,但往往,这无法使他们消除对这一事物的恐惧,甚至只会扩大化。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正确的战胜自己恐惧某物的心理呢?

家长必然在其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想要消除某种恐惧心理,必须要做的就是找到引发恐惧的原因,恐惧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多种的,而孩童时期恐惧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人的天性各不相同,父母的性格特点可能也会影响孩子,因此或许有些孩子天生就对某种事情或某类物品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是无可厚非的。

2、家庭教育也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一个孩子以某种方式进行教育或者鞭策时,极有可能他们对某件特定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抵触或恐惧心理。

3、现在的电视动画等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某一些负面人物会因某种事物或他所做的某件事情所导致坏的结局或下场,而孩子无法正确的把握好度量时,他们或许会将结果扩大化并盲目的套用在自身,由此将自己现实存在的行为举止与其中的消极影响结合,最终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找到了恐惧的原因之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的就是:理解以及正视自己所恐惧的事物。

如果是天性对某件事情有恐惧,那么家长或许可以从自身做起,以自身作为榜样的存在,引导孩子去勇敢的面对某件事情。

例如,主动地在晚上将灯熄灭后睡觉,告诉孩子,这能够使自己拥有更好的睡眠。又或者,改变自身的教育习惯,尝试鼓励教育夸奖教育,以积极主动的形式,对孩子的行为举止进行引导,尽量减少以责骂暴力等方式来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

另外,在孩子年龄未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家长对他们所吸收的东西,观看的书本电视等,都要进行一定的筛选或者以陪同的姿态,与他们共同进行学习。

这样能够使家长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及学习到其中某种因果关系的正确应对方式,避免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或留下偏颇的理解。

家长帮助孩子战胜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使孩子们能够独立的面对自己恐惧的事物,但这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开始时,家长一定是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姿态。强硬逼迫等手段必将产生负面效果。而渐渐由陪伴到独立,最终使孩子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害怕的东西,并且勇敢的去面对,不再害怕,这才能使他们最终摆脱恐惧。

恐惧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任何人都可以去害怕某件事情。恐惧并非是坏的心理现象,在不影响孩子独立自主成长学习的道路上,某一些害怕或许并非一定需要纠正或改变。害怕,不仅仅是不敢面对,或许也是一种敬畏之情。在鼓励孩子“不怕”的同时家长也要认清自身行为的量度,不能适得其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