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做实验室发生意外,该不该停掉工作?

 苍木先生 2020-09-30

科学研究有没有风险?答案是肯定的,风险是肯定存在的。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殿堂,科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学校里科学实验是必然的,那学校的实验会不会有意外的,发生意外该怎么办?

2020年9月22日下午1点40分左右,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一老师在科学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演示科学实验“热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往蒸发皿加入酒精时,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挥发的酒精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未完全冷却的蒸发皿产生闪燃,窜出的火苗导致4名学生烧伤。

事件发生后,肯定是一窝蜂的各种重视和处理,学校领导和教师迅速将学生送往救治,并联系家长,这是必然的,然后就是各级领导的个高度重视,组织专家什么的研究诊治方案,接着是情况好转,情绪稳定等。

调查组是必然要成立的,事故原因是要调查的。这个时间,众所周知的是,那要暂停所有与科学实验相关的课程。涉事老师暂停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配合调查组调查等等。

接着便是学校深刻反思,积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各区各学校自查等等,做到万无一失,甚至暂停教学工作。搞得好像一个科学实验就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似的。

教师操作不当,出现的意外,反思是应该的,但是,任何科学实验,真的就完全能做到万无一失吗?只怕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才得到认证的,一次就能成功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当然,如果是老师没有资质,用体育老师或其它非科学老师去胡乱做实验,那就应该考虑学校教学本身的问题,为何老师的配备不合理,并且明知不合规范还要做实验,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得不说,很多学校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老师没有完全的资质去承担自己的教学任务,特别是科学方面的老师。一是本身资质不够,二是学校相关的硬件配置不过关。如此情况下,出现意外实属正常。

但是,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大体是各级机构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不管是老师的配备还是实验器材的配备,都低于实际规定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只怕是说不清楚,学校和教育部门都有自己的难处。

撇开学校本身硬件问题,就老师本身有资质却出现意外,那正常吗?可以说也是很正常的。科学实验,本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就像军人的实弹演习一样,不可能什么意外都不发生。科学的进步,就是建立在不多纠错的过程当中。

试想一下,现在有多少学校,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学生连老师都没见过几次,更别说还有真实的实验,只能说该老师是真的认真负责,在真的上课。

如果科学不允许错误的话,那科学必然永远得不到进步。之所以我们在现代科学领域落后于西方,就在于我们不允许自己出错,科学也要对错误负责,让许多科研工作者学会了“糊弄”,永远都是正确。

或许老师操作真的错了,但不由分说就停止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真的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吗?暂停所有科学相关的课程真的就合适吗?这无疑是剜肉补疮,得不偿失。科学不能马虎,但更不能不允许错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