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安:严肃的内容活泼的形式 ——我讲团课的一点心得

 魏延安 2020-09-30

说起来,我讲团课的时间已经不短,早在上学期间我担任班上的团支部时,就在晚自习讲过团课。不想参加工作后,展转多个岗位,又做起了团干部,讲团课再次成为“必修课”。这几年,我被遴选为团中央的基层组织培训讲师团成员,也作为第十七次团代会陕西代表团的秘书长宣讲过团十七大精神,还多次在陕西省团校为基层团干部讲农村共青团工作,几番“摸爬滚打”下来,深感团课重要但却不好讲,讲好要下功夫,也有门道。我感觉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严肃认真是基本态度

讲团课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务必把团课的重要性、严谨性牢记于心,严肃认真对待。

首先是严肃认真地学。把要讲的内容自己先学透,包括对内容本身和内容关联知识。因为好多内容的形成是基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形成的,没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则很可能就陷入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其次要严肃认真地备课。自己掌握和与人交流截然不同,前者可能了然于心则可,后者则需要从受众角度出发,有的放矢,并按讲课的一般规律来。一旦照本宣科,甚至是原封不动地念文件、读章节,则索然无味,听者既难以入耳,更难以入心,则团课就会流于形式。目前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教学手段是不可少的,电脑课件(PPT)、配套讲稿甚至相关视频都要有准备,语言技巧与现场表情等也需要注意。

一些团员青年说我讲的团课专业却不晦涩,我感觉自学到位是基础,然后才能深入浅出。比如我给团员青年讲共青团90多年的历史,只用一句话就概况了:“随党建立,四度转型,从社会主义出发,到为共产主义奋斗”。因为党是1921年成立,而团是1922年在党指导下成立,初名“社会主义青年团”到1925年更名“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日战争期间转为“青年抗日救国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恢复重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到1957年再次更为现在的名字“共产主义青年团”。大家一听就容易接受,然而再娓娓道来,但前提是自己对团史相当熟悉。

生动活泼是基本要求

世上没有听不懂的道理,只有瘪脚的讲师。团干部讲团课,多不是专业讲师,也缺乏有效训练,现在却要轮番上场,不动些心思琢磨讲课的形式和技巧,则很可能事倍功半。

要生动活泼,课件准备就必须“个性化订制”。就是因具体对象而准备不同的课件,像给专职团干部做分享与给兼职团干部讲团课,因为工作性质不同,课件也必须有所区分,否则可能兼职团干部听不懂。再像给团县委书记讲与给乡村团干部讲,也不能是一个课件,因为工作深度不同,后者更多的是工作理念的普及。

要生动活泼,讲课的方式就必须灵活有效。现在互联网发达,我们讲的大多数内容网上都有,仅仅把现有的东西拼凑起来,大家很快就失去兴趣。以MBA为代表的案例教学大行其道,重要的一点就是,道理通过故事讲出来,受众更容易接受。讲团课也一样,必须有大量的案例嵌入其中,这与我们思想引导工作要求的“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是一个机理。比如我以抗洪季节一个共青团既定的歌舞比赛要不要继续举办为例,给大家分析共青团工作如何围绕党政大局,大家听后就印象深刻。

要生动活泼,锻炼团干部的自身魅力十分必要。查看团史,过去的团干部在各类场合讲一般是不用讲稿的,感染力很强。为了严谨不说错,稿子是要备的,但脱稿却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念出来的稿子和讲出来的内容效果截然不同。同时,好的现场感也很重要,站立着讲与坐着讲,效果就不一样,站着讲更有力度;有没有大家可以参与的互动也很重要,对于调动现场气氛,提升讲课效果很有帮助。

可以说,讲一次团课,既是对团干部自身理论水平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人格魅力的提升,对于改进行政化、机关化的问题是很有作用的,更有利于提升共青团在普通团员青年中的影响力,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备注:本文首发于《中国共青团》杂志2017年第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