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顾问 墨 白: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小小说先锋作家、剧作家 孙 勇: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潘新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 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专栏作家、诗人。 涂 惠:著名诗人、中国散文诗研究 会理事 “坛”情说爱 文/肖行 坛子菜,想必大家都有吃过,是家常菜。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酸可口,极易刺激味蕾,引起食欲,有开胃生津,助消化,消油腻之功效。大夏天若能煮上一碗酸菜汤喝喝还可以消暑。即便有医生尽量少吃的善意忠告,很多人还是好这口,我们兄弟几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对母亲亲手腌制的坛子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我的母亲是个做坛子菜的高手,可以说是没得盖了。母亲做的坛子菜尤为好吃,花样也是百出,颜色更是鲜亮无比,可以说是色香味具全。样式有干的、湿的、盐水泡的、荤的、素的……各式各样;味道有咸、辣、酸、甜、脆……应有尽有;品种有萝卜干、辣椒酱、腌豆腐、泡辣椒、泡竹笋、酸萝卜、酸豆角、酸辣椒、酸蒜子……门类齐全。可以说,只要是菜,哪怕是被许多人认为没什么用的洋姜、冬瓜皮、芋头杆、南瓜花等,我心灵手巧的母亲都可以将其加工成鲜美可口的坛子菜。每当走进家里的那间光线昏暗,摆满了大大小小,高低不一坛坛罐罐的坛房,坛子菜的香味就扑鼻而来,若将坛盖揭开,更是香气四溢。白色的腌萝卜、腌蒜头、腌藠头……想一想,就让人垂涎欲滴;淡绿色的腌刀豆、腌鹅扁豆、腌黄瓜、腌豆角……还未动嘴,就已让人口水直流;红色配上豆豉的剁辣椒、腌胡萝卜……闻一下,就已让人食欲大增;闻着有味吃着可香的豆腐乳,望一眼,就已勾出了肚里的无数馋虫…… 母亲做的坛子菜,可以是现抓现吃。每当早上吃稀饭,母亲就会去坛房用小碗夹一碗坛子菜出来,碗里有盐姜、剁辣椒、萝卜皮、豆腐乳等。中餐、晚餐炒的菜若不够吃,或没菜下饭、下面、下酒的时候,也可以夹一碗出来直接食用。有盐姜、萝卜皮的脆爽,剁辣椒的酸爽,豆腐乳的“才闻香气已先贪,白褚油封由小餐。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怜风味似淮南”,不需要其他的菜,也能美美的吃上一顿。 母亲做的坛子菜 母亲做的坛子菜,也可以单独炒食,还可配菜用。扣肉底下配点梅菜、豆豉什么的,经蒸煮,扣肉肥而不腻,又酥又软;梅菜、豆豉则色泽金黄,口感脆爽,口味清甜,扣肉的醇香与梅菜、豆豉的清香相互渗透,相互叠加,香气扑鼻,两相得益。鱼头加点剁椒、腊肉配点笋干、五花肉炒点酸萝卜……不仅成了闻名于世的名菜,吃了真让人回味无穷。读中学那会念的是寄宿,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同学吃不起食堂,大家都不得不从家里用罐头瓶、麦乳精瓶等装一瓶坛子菜到学校配饭吃,一吃就是一周,至少也得吃上三天。有的同学的父母由于不会做坛子菜,带的菜很是难吃。但我母亲做的坛子菜不仅非常的好吃,且总是变着花样,想着法子不让我吃得重复,吃得腻,有时一瓶子菜里头还有好几色。肉炒萝卜干、干鱼炒酸辣椒、干虾米炒酸豆角、剁椒炒鱼干……从不带重的。那时,由于家里没钱,肉吃的比较少,但鱼虾,由于家人都爱捕捞,因而吃得还是比较多的。好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我,说我带的菜不仅有荤,而且味道比他们带的好吃多了。母亲听说后,每次都让我多带些与同学一起分享。可这一分享,反而遭来了同学们的误会,都误认为我家好有钱。他们哪知道,这是我家人的勤劳,与父母他们舍不得吃,全留着让我带到学校去吃的缘故。还有关键的一条,就是我母亲是一个精打细算又会做坛子菜的高手,什么菜到她的手里都能成为美味。 小时候,常听母亲讲,坛子菜做得好不好吃,有两大关键。一是坛子的密封性。坛子的密封性越好,菜在坛子里发生美拉德反应才越充分,菜就越香,且时间越久越香。因而在挑坛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坛子的密封性。如果坛子漏气,不仅菜不会好吃而且还会发霉变坏的。母亲告诉我们,在挑选坛子时,一种方法是往坛子里吹气,回声越久的坛子密封性越好。第二种方法是在坛子里点火,坛盖吸得越紧密封性就越好。为了更好地密封,做坛子菜时坛沿边还得上些水。第二个关键就是做坛子菜的人了。母亲告诉我们,菜是通人性的,你哄它,它也会哄你,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得专注,投入情感。比如做萝卜干。首先,选材上就得讲究。从自家自留地里,挑选一些水灵灵的绿色环保的有机大白萝卜,黄泥地里产的最佳。第二步就是将泥沙洗干净,切萝卜了,其中,切功甚为关键。若切得太细,一晾晒就变成干萝卜皮了,而切大块了就变成了萝卜片。做萝卜干只要将其切成手指头大小的细条即可,然后将其摊在簸箕里晾晒,有可能的话,叉挂在一根长长的绳上,迎风晾晒,那样晾晒得更为匀称。第三步,杀生水。在蒸发掉五六成水分后收入盆中,拌入足量的盐和辣椒,再放上生蒜粒添味。伴盐和辣椒也是很有讲究的。盐和辣椒多了没法入口,少了的话又索然无味,而且还容易变酸。最后,杀完生水,萝卜条就得放入干净的坛子中保存,坛沿边还得上水,并及时加水换水,不能干水或让水变坏起白带,否则,整坛菜都将会变坏。对此,我的母亲还有自己的秘诀,如果是离开家很长时间的话,无法加水换水,为了防止坛子干水漏气,母亲会将水换成盐或茶油,这样,坛子菜不仅不会变坏,反而会更香的了。 上大学了 已是八十高龄的母亲由于年龄的问题,再加上前两年摔了一跤,腿脚已不怎么方便,没有再给我们做坛子菜吃了。一段时间不吃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还甚是想念。可现在,想再吃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似乎已成了一种奢望。偶尔去超市买一些机械化生产的坛子菜,以解解馋,但味同嚼蜡。值得庆幸的是,我那喜欢做美食的妻子似乎看出了我那点小心思,开始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坛子菜,如萝卜干、盐姜、豆腐乳之类的,味道还不错,好像学到了我母亲的真传,不仅给我解了馋,还经常分给同事朋友吃,如同母亲当年那样。 现在,我每次回老家依旧还带一些坛子菜回来,虽味道不及母亲亲手做的,但每次吃坛子菜的时候,人又仿佛回到了故乡。坛子菜,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是母亲的心灵手巧,更是母亲对我们满满的母爱。坛子菜,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是美味佳肴,更是我对青少年时期艰苦生活的一种回忆。坛子菜,母亲亲手做的坛子菜,是菜,是母亲一世的辛劳,更是母亲对我们深深的一片情,还是我挥之不去的那份浓浓的乡愁,与对母亲切切的思念。 个人简介
肖行,博士、福建工程学院教授、红网专栏作家,公开发表专著4部,教材6部,有多篇论文、小说、散文、诗歌散落在期刊杂志、网络媒体上。 《文学百花苑》采编中心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苑》是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隶属的纯文学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41一0019,全国公开发行。此刊发表的作品,可作为作者加入各级作协的硬性条件。为繁荣文学创作,现公开向全国征稿,征稿体裁:诗歌、散文、小小说、札记等。 作者投稿请附作者简介+照片+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便于邮寄刊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