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8岁高龄的任溶溶先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不仅创作了多部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而且翻译了很多外国经典儿童文学名著。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到1962年,任溶溶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0多本,这在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领域可谓独一无二的奇迹,也是非常值得关注并研究的一段翻译史、出版史。沪上藏书家韦泱先生在20多年淘书生涯中,将任溶溶早年出版的译著悉数收归囊中,从这些旧籍中发掘有趣的掌故逸闻,并抓住拜访任老的机会,请译者回忆点滴往事,汇成《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一书,今年5月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付梓刊行,可以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任溶溶先生为该书作序推荐,他写道:“我信任他(指韦泱)会把这本书写好。我想,没有第二人更能胜任这个角色了。” 与我们印象中那些高头讲章式的翻译史不同,韦泱这本新著匠心独运,可称为“由书话串起的一部翻译史”。从1948年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小鹿斑比》,到195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给小朋友的诗》,韦泱从自己的藏书中精心挑选出50种任溶溶早期外国儿童文学译著,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每本书写一篇书话文章,文中有出版缘由、翻译经过,也有内容简述、读后感悟,每篇至少配一幅原版本的封面彩色书影,旧书韵味跃然纸上,令人赏心悦目。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很多篇什写出了译者在那个年代的心境和遭际,这就把书与人连接起来,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儿童文学译介工作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通读全书,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任溶溶翻译马尔夏克的传奇往事。马尔夏克是苏联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高尔基称其为“该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曾屡获斯大林奖金、列宁奖金。早在1949年9月,任溶溶就翻译了马尔夏克的儿童讽刺长诗集《密斯脱特威斯脱》。出版后,精益求精的任溶溶将其重译,改名为《美国大老板》,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54年7月出版。马尔夏克的儿童诗注重情节动作,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富有戏剧性和幽默感,因此任溶溶为之着迷,接连翻译了马氏作品《给新少年讲讲旧日子》《对留级生说的话》等。值得一提的是,远在苏联的马尔夏克看到任氏风格的译本后大加赞赏,欣然提笔以给中国读者致信的形式为中文译本写序,这极大地鼓舞了任溶溶,他以“马尔夏克的景仰者”自居,从马氏那里学到很多创作窍门,为他后来走上儿童诗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成长阶段的诗歌教育,笔者就不止一次向朋友推荐过北岛编选的《给孩子的诗》、蓝蓝的《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等好书。直至读到韦泱的这部书,才知道早在70年前,任溶溶先生就翻译了很多给孩子的诗歌作品。比如,苏联作家马雅柯夫斯基的儿童诗集《给孩子们》,苏联女诗人阿·巴尔托的《快活的小诗》,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约·罗大里的《好哇,孩子们》,以及《谢·米哈尔科夫寓言诗》等,正如韦泱在《儿童爱看故事诗》一文中说的那样:“任溶溶很早就意识到,应该多多将外国优秀的儿童诗歌作品翻译介绍给中国小读者,让他们从中受到更多教益。” 韦泱先生把撰写这部《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称为自己退休后“要做的头一桩要紧事”,如今,事毕书成,笔者读后不禁要说,这桩要紧事做得值,做得漂亮! 他是儿童文学泰斗,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这位世纪老人,笔耕不辍,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 正如任溶溶所说:“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看了能微笑,成人看了能回到童年。为孩子们翻译和创作,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业。”97周岁高龄的他,70余年都在为孩子们译创,他翻译了《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全集》《杜利特医生故事全集》等300余种外国童话,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土土的故事》《丁丁探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中国当代原创经典 。他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儿童文学事业,他是儿童文学路上的点灯人,点亮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心中的灯。 ▲作者韦泱 《任溶溶这样开始翻译》的作者韦泱钩沉史料、回溯历史,从大量的旧版书中探寻任溶溶翻译的初始、趣事、出书的掌故以及翻译故事的解读。他写下这本书,既是重温自己的阅读记忆,也为这些书留下了珍贵的出版记忆。每一篇书话文章,皆配一幅旧版封面书影,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旧版本的原始面貌、版本变迁,作者、译者、编者、绘者情况,以及任溶溶翻译这些作品的甘苦酸甜等等,可以说是对任溶溶70多年翻译生涯的最佳注解。 语华书馆 为您提供在家也不耽误淘书的平台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