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三:锅碗瓢盆

 品茗客人 2020-10-01


小镇,是县城。我成长的地方。

县城叫射阳。

小镇,大名是合德。

  早就想说说当年的日常生活,说说锅碗瓢盆的记忆。

  难度太大,不好写。没有图片资料,光是文字的描述,原本就知道那些的,自然知道;本来不晓得那些物件的,还是不晓得。

  今天想到来说说,是因为昨天有一朋友在留言中问,什么是“二号盆”、“三号盆”。那就硬着头皮来说说自己的印象吧。

  写锅碗瓢盆,应该先说。要说锅,必须要先说说


    当年的小镇,与其他的乡村一样,使用的是用砖块或者土坯砌成的草灶。灶的燃料是柴草,那燃烧室,叫“锅膛”,灶与后面的墙肯定要有些距离,给人坐着烧火,也是存贮柴草的空间,叫“锅门口”。一口大灶,一般要有两个灶眼,安放两口大铁锅,通常,大一些的锅安在里面,俗称“里锅”;小些的锅安在外口,自然叫“外锅”了。两口锅之间,还要埋一个“汤罐”,铁制的,口不太大,有些深度。这里的“汤”,是古汉语的遗留,“热水”的意思。我们的前人,很懂得科学发展,合理利用余热资源,汤罐里的水可以用来洗洗刷刷。过去没有水泥,灶台子也就是用石灰抹起来。看一个人家干净不干净,先看看他们家的锅台子是不是干净。烟囱从灶台上伸向室外,人们还会借用烟囱,与墙壁之间砌个两三层的“”,既用来供灶官老爷,也能放些盐盆子、酱罐子。

  草灶的锅膛,馋嘴孩子最热衷了。利用那草灶的余热烤出来的东西实在好吃。夏天,从田里掰两个棒头,往里一埋,一两个小时后拿出来,拍拍草灰,将棒头粒子一粒粒地揪下来吃,可香了;冬天,烤几个山芋,当饱,更辣馋。我还吃过立夏那天烤的整个的新鲜大蒜头。

    一定是铁锅。固定在灶眼上的,为的是聚火,不跑烟。“里锅”烧饭煮粥烧水用得多;“外锅”烧菜、炒菜的。小镇人一般是炒菜少,烧菜多。草灶上,是用不起来钢精锅子,茶吊子的。饭菜做好了烧水。喝茶的人也不是特别多,肚子里哪有那么多油水要刮啊?大锅烧的水会有油花子,也有办法的,将烧火叉烧热了,放到水锅里烫一下,也就少了些油味了。一直到1990年代,我们学校每年要带学生到新洋农场去学农,有时喝的水,还能感觉到是大锅里烧出来的味道。

  大铁锅用得时间长了,还要拿出来铲一下锅烟灰。小时候,曾听人说,黑墨就是用锅烟灰做起来的,也想试试用水调和一下,做墨汁。从没成功过。那锅烟灰全漂在水上。

  说到锅,肯定还要说一下它的配套用品,汤勺和锅铲子。过去,用的是铜制的多,铜铲子铜勺。有了不锈钢,才逐步淘汰了铜铲、铜勺。高中毕业后,我曾在街道办的一个铜匠门市做过事,那个时候还用“”浇铸过铜勺。样子,比下面这个要好看得多。


    过去的碗没有现在这么精致。小孩子们用的碗,多是特别廉价的“黑窑子碗”,里外都有黑釉的。粗,却结实,耐摔。也怪呢,越是这不值钱的,还越不容易摔破。容易破的,全是细巧货

  普通的碗,又分为大号碗、二号碗和三号碗。小时候,听不懂那大号碗,常以为是“大横碗”,还觉得很形象,太大了嘛。吃饭最常用的就是二号碗,简称二碗。另外,还有一种“丿字碗”,浅,口大。那个喝粥最好,特别是在夏天,凉得快。一碗粥捧在手上,嘴贴近碗边子,手一旋,“呲溜——”,一大口粥就到嘴里去了。衡量一个人的食量,常常是以几“二碗”为单位的。

  一般人家,至少我们家,当年是没有小碗, “小茶碗”的,那是细巧人家用的。当年早晚是喝粥的,要是那小碗,一口就将一碗粥“”下肚了,光是盛粥就把人盛烦了。

    现在给孩子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好讲。目前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城里人,大部分没怎么见到过缸的,家中更没有缸了。

  过去的岁月里,小镇人家中至少要有两口以上的缸。我们家,一口大缸用来盛“吃水”,一口小的盛“用水”。大缸也不可能大到哪儿去,容量还不会有现在的那种铁皮子油筒大。不能大,既有占地空间的考虑,也要方便清理缸底的沉淀,叫“脚子”。那个时候吃的是河水。水挑进缸里,还要用“打矾”的,就是用一大块明矾在水缸里转几圈,过一会,泥沙杂质就会沉淀到缸底了。小缸的用水,就不讲究打矾了,反正淘米洗菜洗碗是要到河码头去完成的。

  装用水的小缸,在过年的时候还有特殊用途。三十晚上守岁酒喝过了,关门鞭放过了,一直到年初一晚饭之前,家里的水是不能往外倒的,就聚在那小缸里。

  锅、碗、缸,都难免有损坏的。破了,不舍得一扔了之的,能补则补。有专门的工匠补锅的,他们的职责就是:补锅锔碗生缸

  说到缸,顺带要说一下水桶和“亮(要加个木字旁)子”。二者都是木头做成的桶,都有把子,可拎。但小镇语言体系中,区别明显,小亮子,不能说成“桶”;水桶可以说成是“大亮子”。小镇有歇后语,“小亮子没把子——饭桶”。

    要将大水缸中的水舀进锅里去,就需要用瓢了。

  成熟的大葫芦一锯两半边,再将里面清理干净,就是两只瓢。俗语有“依葫芦画瓢”,生动。瓢又叫“水瓢”,足见其功能的专一。水瓢一般常放在水缸里,漂在水面,缸盖子一揭,就能拿出来用。大水缸肯定是靠近灶台子的,就像现在的饭店厨房,灶台上会安装一个或几个水龙头一样。方便。

  过去,喝生水,似乎很普遍。在外面玩得累了、渴了,回到家来,揭开缸盖,拿起水瓢,舀个一瓢半瓢水,咕噜咕噜地喝一气,解渴。

  瓢的职责在于舀生水。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灶台上配备一把大铜勺。将做好了的汤水舀出来。

    小镇方言中,“”和“盆子”,是两个概念。加了个“子”,就是通常说的“盘子”,大盆子、小盆子,就是大盘、小盘。而单独说“”,或者前面加上“大”“二号”之类,就是另一样东西,我要说的这种容器。现在的家庭中,它早已被不锈钢盆、搪瓷烧锅之类取代了。

  盆,是加过釉的陶制容器,口大底小,是倒置的圆锥体。通常是一套组合,从大到小编上号,大号、二号、三号。一套盆,不用的时候叠放在一起,不占地方。用得多的是大号盆,有时,也将它称为“头盆”。夏天里,晚饭粥煮好了,往大头盆里一盛,既可让粥“定定汤”,晾凉,又能将锅腾出来,抓紧烧点水呢。

  盆,长相真不好看,就比如今的大一些的泥花盆多一层秞,底子上少一个洞,甚至没有讲究的瓷花盆更美观些。但它相当环保,冷热咸酸甜,想装就装,多好。夏天,用一个二号盆打一下子凉粉,冷下来之后,很容易就倒出来了,还成型。若干年前,曾用搪瓷烧锅做过一回,好不容易才把凝固了的凉粉倒出来。从此不再家中做凉粉了。

  过去,卖缸、碗、盆、罐的商店,叫“山窑”。小镇当年的山窑商店在射阳河边上。





  关注并进入本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乡土情结”,可见《小镇的记忆碎片》总目录。


  小镇的记忆碎片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二:味道和声音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三:奇人其事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四:奇人其事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五:逝去的风景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六:芦柴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七:逝去的风景(续)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八:小店·小摊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九:圩子里纪事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梦魇,红色恐怖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一:那些吃物东西上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二:那些吃物东西下

  小镇的记忆碎片之十三:锅碗瓢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