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200多年前,贾府的超前和时髦,今天都不好理解

 yzhkl 2020-10-01

写成于清乾隆中期的《红楼梦》,距今已有260余年之久,乾隆一朝,在中国,是妥妥的小农经济,若说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品,简直有点天方夜谭,可是,读者在读这部小说时,会惊讶地发现,贾府里真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品,时髦程度相当的高,不禁令人啧啧称奇,今天屏山充一回好事者,为大家盘点一下《红楼梦》贾府里的那些时髦的工业品。

一、李纨的房间竟然安装的是玻璃窗

《红楼梦》第六回,周瑞家的到梨香院向王夫人汇报刘姥姥的事,薛姨妈顺便交给她一个差事,就是送宫花,到荣禧堂后院给迎春姐妹送完,出荣禧堂大院,顺着穿堂夹道往凤姐院里来,正路过李纨卧室的外墙,她就这么眼光一瞥,隔着玻璃窗就看见李纨正歪在炕上午睡。

是的,各位看官,没有错,是玻璃窗。当年屏山看到此,差点惊掉了下巴,十分怀疑是印刷失误,只是《红楼梦》版本众多,屏山至少看过五六个版本,全部都是玻璃窗,这才消除了怀疑。要知道,不过是三十多年前八十年代我生活过的中国农村,很多家庭的窗户都还没有玻璃窗呢,到了冬季,用厚纸板等物遮挡以抵风寒还属常态。乖乖,曹雪芹所在的乾隆年间,准确的说是《红楼梦》所描写的康熙年间,大户人家就享受上了明亮坚固又寿命极长的玻璃窗了。这也太高级太时髦了吧!

玻璃窗在贾府并不是普遍使用的,证据就是大观园里公子小姐们的房子是不用玻璃窗的,像潇湘馆用就是用纱罗糊窗户,宝玉在祭吊晴雯时,写红销账里,公子情深。黛玉说了:如今我们的窗子用的都是霞影纱。于是改作: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就足以证明。玻璃在当年毕竟是极为稀罕和高级昂贵的东西,也只有府里最重要的建筑荣禧堂等可以一用,不过这也足以惊艳了。

二、王熙凤屋里的自鸣钟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到了凤姐的屋里,满屋里的耀眼争光,刘姥姥是头悬目眩,身子如在云端无所适从之际,只听咯当咯当的响声,就像打箩柜筛面的一般,刘姥姥看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不住的乱幌。刘姥姥不懂这是个啥东西,突然当的一声,如金钟铜磬般大响,连着打了八九下,把个刘姥姥吓了一大跳。

这大约就是后文荣国府经济吃紧时,被王熙凤当掉的嫁妆金自鸣钟了。

钟表这种精密仪器在清代的上流社会,其实已经不算太为稀罕,但也仅限于皇家和王公贵族,因为就这样一个钟,凤姐将它典卖竟然可以换得五百六十两银子,要知道,小姐公子们的月例不过二两,就连贾母这样的家族最高位者,月例也才二十两,而这二十两,足够刘姥姥家生活一年。相比这架钟的价值,简直是弱爆了,王熙凤的金自鸣钟,可以说是珍贵无比。

除了王熙凤的这座特别值钱的金自鸣钟,其实贾府里各房都是有时辰钟的,这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给予了明确交待。钟表在贾府不算稀罕物。就是这点都是很了不得的,别说那个时代了,就说说改革开放前的这么多年,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像样一点的钟表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也不高。

三、贾母的眼镜

王熙凤赚尤二姐入府后,带着她拜见贾母等长辈,贾母要细细地看一看尤二姐的肉皮儿,这里原文写道:贾母又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

可见,贾母是配了老花眼镜的,老花镜在清中期以前,绝对是比玻璃还要珍贵的稀罕物儿,这里不光是制造的问题,还有光学原理在里面。史载明中期就出现眼镜了,比如明代的嘉靖皇帝就接受过广东地区进贡的眼镜儿。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在晚年也戴眼镜,雍正皇帝天天宵衣旰食,眼睛花得很早,尤其喜欢眼镜。封建社会,戴眼镜绝对是上层阶级的事儿,在材质上非常的讲究,镜片的材质比如用玻璃、茶晶、水晶等制成,镜框多采用金、古铜、牛角、玳瑁、玛瑙、硬木等。

在做一副眼镜需要纯手工的社会,眼镜不光是刚需,更是阶级地位的象征,能拥有眼镜的人,几乎全是站在整个社会金字塔尖上的人。所以,贾母的这副眼镜,在当时是妥妥的私人订制的小众奢侈品。

四、主奴都能用上的西洋药

晴雯伤了风,发热头疼鼻塞声重,吃了汤药头疼却不见减轻,这时宝玉命麝月取来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盒内的鼻烟壶是西洋珐琅彩的,上绘有黄发赤身女子,两肋生有肉翅(天使造型),里面装着的就是汪恰洋烟,这是最高级别的鼻烟,也叫西洋一等宝烟。

《大清会典》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南巡,有大臣向康熙进献鼻烟,康熙很高兴,进贡之物非常多,康熙皇帝格外留下鼻烟,很珍爱。至此,鼻烟成为皇室和王公贵族都非常喜欢的日常用品。“进贡者以是为贵,赏赐者以是为恩。”可见鼻烟受追捧的程度。到了雍正年间,鼻烟已经非常盛行了,但也局限在上流社会。清中期之前,鼻烟基本上全靠进口,雍正三年、五年,意大利教皇、葡萄牙国王向大清进贡各色玻璃、 咖什伦、玛瑙、素鼻烟壶(罐)和鼻烟。上层社会对此趋之若鹜,以为风尚。到了乾隆年间,国内鼻烟的制作没有长进,但各类材质的鼻烟壶大大发展,后来干脆成了一个艺术门类。

晴雯这次生病,还使用了一种外国药品,叫做依弗那。这种药大约是类似于中药里膏药的形状,取一点在火上烤了,用簪子摊在指头顶大的缎子上,贴到太阳穴上,用来治头疼。这个依弗那到底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药没能查出来,但清代的确有进口西洋药的记载,名气最大的是金鸡纳霜。康熙在1692年患上了疟疾,几经周折,在服用了西洋传教士的金鸡纳霜后,很快痊愈,对于这种神奇的药,康熙将其作为宫廷常备药品,取名“圣药”,将此药引入中国。因为这次使康熙皇帝转危为安,康熙皇帝对西方传教士陡然增加了好感,给予其很高的地位和诸多的方便。

这些西洋药品,在《红楼梦》所描写的康熙年间,是绝对的极小众物品,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别说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可这些东西在贾府,感觉相当稀松平常,无论主子奴才,都能有机会用到。

五、贾宝玉喝的玫瑰清露

玫瑰清露是王夫人屋里的东西,上面贴着鹅黄签子,证明这属于皇家专用,小说明写这是西洋进贡的玫瑰露,这东西是要么是宫里赏出来的,要么是王家送到王夫人这里的,因为王家确实管了许多年的国家对外贸易事务,王熙凤曾不无骄傲地说:

“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后来在芳官将这个玫瑰露送五儿时,对这个东西还称呼过西洋葡萄酒。

其实就是一种蒸馏出来的清露,这种东西由西洋传入中国,清中期的医学家赵学敏(1719-1805年)和曹雪芹生活在同一时期,在他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详细记载了各类花草清露的制作方法。比如就有这样的记载:

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露乃物质之精华。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大则用甑,小则用壶,皆可蒸取。

用途也比较广泛,外可洒衣服上当香水用,可以当药用以疗心疾、散胸膈郁气、去积食之拥堵,还可以当化妆台用来润泽肌肤。简直是功能强大。

这东西相当稀罕,柳家的得了芳官所赠的半瓶子露之后,不但给女儿柳五儿用,以疗治她的怯弱之症,还送了一部分给病中的娘家侄子,治疗他的热证,果然她侄子和凉水吃了一碗,心中畅快,头目清凉。可见这清露功效果真了得。

这东西是皇家专属,别说一般人,就连贵族阶级,想吃也得靠运气。

六、贾宝玉屋里的大穿衣镜

《红楼梦》四十一回,醉酒的刘姥姥误闯进怡红院,误摸误撞的进了宝玉的房间,这段这样写道:

刚从屏后得了一门转去,只见她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哪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她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

这刘姥姥从大穿衣镜里看到的的自己镜像,刘姥姥的这个表现,竟然将镜中的自己看作是自己的亲家,尽管是喝多了酒,可是这个错还是离谱了,曹公这里却不是闲笔,证明对于刘姥姥这样的普通百姓,也许她们一辈子都没有一面小小的镜子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连自己都不认识。相比怡红院里的可以照出人全身的大穿衣镜,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巨大差别。

小农经济时代,玻璃本就是稀罕物,大块的玻璃又被做成了穿衣镜,更是稀罕中的稀罕。

荣国府能拥有这些东西,不仅仅是能用“富”或者“贵”可以形容的,这里面还有极为特别的特权,想二百六十余年前的康熙时代,贵族们可以如此超前的拥有这些东西,还是常常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令人唏嘘。

此内容由凤凰新闻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