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坛情

 长乐未央WQC 2020-10-02

      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的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一、山城相聚

      金秋是美丽的,有缤纷的斑斓;金秋是温暖的,有友谊的欢聚。

     金秋九月,“双节”前夕,博山江南人家酒店,一群或年近花甲的“青年”,或年逾古稀的老者,站在庚子“国庆·中秋”节点上,欣然相聚。

     走过岁月的远山近水,走过杏坛的昨日风雨,伴随着“双节”渐近的步履,今日我们山城重逢。紧紧地握手,亲切地问候,畅快地交谈,千言万语,抵不过轻轻的一问:朋友,你还好吗?

     金秋聚会,在《我和我的祖国》齐唱中,拉开了帷幕。原教育局韩长琰副局长主持“庆国庆迎中秋八陡教育驻博山部分老同事聚会”活动,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原博山一中张学军校长代表大家发表感言,回忆昨日八陡走过教育岁月,表达了对祖国、对教育、对老朋友的真诚祝福。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同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今天参加聚会的16人中,最大的83岁,最小的亦近花甲。一群“手握黄昏”的老者,回忆着难忘的八陡岁月,畅叙着真诚的杏坛友谊,亮开了不再年轻的歌喉……

      席间,气氛友好热烈。在欢歌笑语声中,我们度过了一段相聚的美好时光……

二、杏坛回首

      金秋的欢聚,深情的回首,让心头生出些许的温暖和怀念。 

       那些还留有岁月温度的故事,那些述说不尽的逸事旧闻,又重新聚合在一起,在我们的脑海里沉浮。

       八陡,博山重镇,著名的文姜故里。颜山孝水源远滋养,多元丰厚的历史积淀,构成八陡独具特色的山乡风韵。

     上世纪八陡地区,学校众多,教育积淀深厚。石小,八小,黑小,十六亩地小学,黑山工读中学,八陡五七中学,黑山矿校,山机红中,淄博十二中,点亮八陡地域教育薪火,成就八陡几代人求学梦想,并成就一段久远而难忘的教育佳话。

      时光荏苒,往事并不如烟。激情岁月中光阴切片,如今依然清晰如昨。学校滥觞,文革风云,学农劳作,学工体验,学军训练,徒步拉练,建校劳动,人防工程,勤工俭学,文艺展演,地区体运,教育活动……,在时代的发展中,我们这些上世纪60~80年代投身教育的人,经风雨,长知识,健体魄,学本领,得到了特殊的锻炼。

      曾几何时,八陡地区教育,曾卓立于颜山孝水东畔,铸就“博山石小精神”“八陡五七精神”,唱响八陡地区教育最铿锵咏叹,写下八陡地区教育最动人诗行,并成为学校精神火炬,为八陡地区学校发展,注入鲜活的血脉和前行的动力。

       我在1986~1996年期间,曾任博山十一中书记、校长,亲身见证学校的奋斗和辉煌。例如,我校1990届毕业19级,考入淄博一中和中专67人。其中,淄博一中录取38人,占全区近十分之一,郑晓亮、张健、刘永忠、刘健分别夺得全区第一、三、六、七名中考佳绩,博山十一中和博山七中、北博山中学被誉为博山教育“三面红旗”,成为博山教育天幕上最闪亮的星辰,八陡教育长河里最美的浪花。

       凭借八陡“唯旗是夺,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干群师生同心协力,造就了八陡杏坛的时代辉煌,演绎出诸多精彩的教育故事,并成为博山教育史册上令人瞩目的亮丽景致。

      过去的日子,虽然早已走远,但一种精神却烙印心中,定格成一组组岁月的雕像,依然绽放出一种没有褪色的美丽。

三、深情眷念

       撑一支记忆的竹蒿,在八陡教育岁月的河流中,深情地回溯。

       文姜故里,八陡杏坛,我们一路走来。有人生的美好邂逅,有青春的携手前行,有黉宫的甘苦坚守。

       “苔花虽然小,也学牡丹开”。半个世纪前,我们有的是初出茅庐教育新兵,有的是人到中年杏坛骨干,有的是八陡教育年青干部,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八陡教育而努力奋斗!

      八陡岁月的教育经典中,曾经有过我们的身影,有过我们的汗水浸润,有过我们的心血。

      多少年过去了,一帘帘的远梦,一枚枚的情谊,一程程的奋斗,我们难以忘怀。时至今日,谈起当年的执著和坚守,我们依然无悔。

        参加聚会的人员,除了光禄校长还住在石炭坞外,我们都已或早或晚迁入城里。怀着对八陡的深情与眷恋,我们这些曾经的“八陡教育人”,曾经无数次地去过八陡,曾经无数次地忆起八陡。

       近年来,我们当中许多人,都先后去过自己工作过的学校。石小、黑小旧址尚在,唯见老树已高,草长树掩,盛景却已不在。五七中学旧址,亦已了无踪影。当年的八陡小学和博山十一中,已分别成了八陡幼儿园和新的石炭坞小学。

      多少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渐渐地愈变愈老,却愈加怀念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不管时光怎样的流逝,不管学校发生怎样的变迁,当年置身的学校,当年杏坛的教影,却依然宛在,并一直嵌印在我们心中。

       在八陡教育的这片热土上,涌动过的那种精神的血脉,绽放过的那抹教育的芬芳,将永远美丽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火红岁月……

       今天,看着彼此鹤发白鬓,有些不能相信:“时间都去哪儿了?怎么就老了呢?”其实,时间哪里都没有去,它只是藏在我们走过的岁月里,藏在我们深情凝望的地方。

      金秋时节, 老友相聚。一缕缕曾经的“八陡味道”,一帧帧最难忘的杏坛记忆,一次次地漫过我们早已不再年轻的心际。

     光阴荏苒,弹指挥间。岁月的轮回中,我们有的已入耄耋之年,有的已近花甲之岁。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身处迟暮的我们,也许是岁月的淘洗,似乎亦将一切都看淡了,都释然了。

      韶光已逝,芳华难在,但我们对八陡的情谊未老,对教育的眷恋仍在!

      近年来,几次八陡、石小部分教育同事聚会,更让我们愈加感到缘份与友谊的亲切和珍贵。

     世上有一种情感,就是把她刻在心头。任它沧海桑田,任它斗转星移,我依然记得你!

     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本色。只要健康还在,我们就还有憧憬,还有希望。

     老年新旅正在我们的脚下延伸,我们彼此鼓励着、祝福着,我们愿秉持一颗不老的心,去品味金秋袭袂的爽风,去欣赏夕岁流韵的晚霞,去喜歌华夏盛世的美好,去乐享幸福余年的欣悦。

     岁月的“殷红窦绿”,离我们渐行渐远;暮年的“素裹秋霜”正向我们走近。老骥伏枥,虽已渐近步履蹒跚,但我们却白首犹歌,壮心不已……

(军戈文澜的第14篇推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