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永版:题款必备(天干地支 节气 地名 受书人 谦辞) 书法章法布局举例介绍

 心妙莲花 2020-10-05

附:岁时表

农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华岁、岁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初月、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春王、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农历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着夹钟、仲钟、仲春、仲阳、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壮、竹秋、花朝

农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筍月、姑洗、桃浪、雩风、五阳月、桃季月、花飞月、小清明、竹秋

农历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

农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阳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月不见月、吹喜月、皋月、蕤宾、榴月、端阳月、暑月、鹑月、鸣蜩、夏五、贱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农历六月:::::::::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农历七月:::::::::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农历八月 :::::::::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桂月、叶月、秋风月、酉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柘月、雁来月、中律、四阴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农历九月:::::::::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禰觉月、菊开月、红叶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残秋、凉秋、素秋、五阴月、穷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农历十月::::::::::
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拾月、时雨月、初霜月、应钟、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农历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畅月、霜月、霜见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复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雪月、寒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农历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殷正、清祀、冬素

书法章法布局举例介绍

   所谓章法,是对一幅作品进行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的方法,它包括对每个字用笔、结体、体势的设计,对字群的排布,对行款的处理,对印章的施用等等。

一、不同字体的章法布局

1、正体:篆书、隶书、楷书

  纵有行、横有列


2、行书、小草、小楷

  纵有行、横无列


3、大草

  纵无行、横无列


二、不同形式的章法布局

对联、中堂、条幅、斗方、横幅、条屏、手卷、扇面、抱柱

横幅

条屏


手卷


扇面

三、融入书家个性追求的章法布局

1、董其昌:古淡、萧散

2、郑板桥:乱石铺街


3、弘一:空灵

四、款识与印章

   书法发展到元明时代以后,一幅完整的作品,除了正文,往往还需要有题款和印章。


五、款识的功能

   款识也称为款字,是附属于正文的说明性文字。从作品的构成形式上说,正文是中心、是主体,款识和印章只是处于从属地位、起个烘托作用的陪衬;但是若从全篇章法布局的审美角度来看,款识和印章又与主体正文密不可分,也是整幅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平衡整体、协调全篇的功能。

六、款识的内容

   款识的内容,因作品的种种不同情况而有很大的差异,所能涉及的范围很广泛。最为常见的,有正文的出处,书家的姓名、字号、籍贯、书斋名,书写的时间、地点、缘由。如果是赠人之作,还需有那受书人的名号,书家对受书人的称谓以及“指正”、“雅鉴”、“补壁”一类的谦辞等。除此之外,书家还可以对正文的内容及其作者加以议论、考证、说明,对正文的字词进行校勘、诠释(包括正文为古文字的释文),对书写时出现的笔误或错漏字加以注明。有时由于篇幅有限,正文余下的少许字句也可以变作款识字样继续写完。书家倘若是书写自作的诗文,其短序小引或跋语也可以作为款识来处理。

七、款识的称谓

   款识由于形式的不同又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比如款识字数很多的称为长款,只简单署上书家姓名的称为穷款。在书赠他人的作品中,书家对受书人的称呼及谦词叫上款,书家的姓名字号叫下款。上下款都有,谓之双款俱全。款识所处位置的不同也有不同称谓,置于正文两侧的称作边款,置于正文下端的称作底款。一幅作品怎样落款,落什么样的款,要根据作品的形式和需要而定。

穷款:

底款:

八、款识的字体和字号

   款识字体可以与正文字体相同,也可以不同,有时则是必须有异。大致的原则是:款识字体应比正文字体活泼但相差又不能太大。比如正文是行、草书,款识当然也是行、草书;正文是楷书,款识应该是楷书或行楷(一般不用行草);正文是隶书,款识一般用楷书或行楷;正文若是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等),款识多用楷书而绝不再用古文字。款字除了极个别的为了弥补空白可与正文同大之外,在通常情况下只能比正文小。大小的比例没有定准,通常大的约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太大则与正文主次不分,缺乏层次感;太小则反差悬殊,又失于协调。

九、款识的位置安排

   款识的位置安排虽因幅式的不同而有所异样,但一般多跟在正文的后边:可以与正文同在一行,也可以另起行次,这要由写完正文后所余下的空白大小和款字的多少而定(当然也可以事先设计好)。无论是哪种情况,款字都不能与正文齐头并脚,更不能超出正文。另起行次与正文末行的间隔宜比正文的行距略微小一点,千万不能比正文行距大,否则会造成游离于篇幅之外的感觉。

   不过偶尔也有特例,款字超出正文:

十、举例分析    

   首先我们以最常见的条幅为例。

1、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字少,还余有半行的空白,款识即可写在这里。可以写一行,也可以写成两行,但款识的上端要与正文拉开一个字左右的距离,下端也不能与正文齐脚。

2、如果正文末行只剩下很小的空白,连穷款也难写下,那么只好另起行次,但上端必须比正文要低一字左右,下端也要比正文略短。

3、如果正文末行余下的空白虽然不少,但是款识字多,容纳不下;不在这里写几个字,又嫌空白太大而影响幅面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落款可以接正文之后开始,当空白被填补到一定程度时再接着另起一行。



4、如果双款俱全,无论是哪种安排,受书人的姓名都一定要置于款识行列的上端,以示对受书人尊重。

十一、楹联的幅式

单款:款字写在下联左侧的中间部位;

双款:上款须写在上联的右侧上部,但要低于联文一字;

多字长款:可以分别写在上下联文的两侧,每行款字与联文的距离一定要相等;

长联:联文要排布成“门”字形,上联左行而下联右行,款字则须写在两联末行所空余的地方。

十二、印章

   书法作品施用印章,其功用主要有两个:一是起凭信作用,和下款的署名一起证明作品确实是某位书家的真迹;二是增加作品的审美情趣。印章的施用既可以调整个幅面的轻重虚实,又可以像名砚上的“眼”,以其鲜红的颜色对白纸黑字起烘托点缀的作用。

十三、钤印分类
1、书法作品通常使用三种印章,即名号章、迎头章(起首章)和压角章(闲章)。

2、名号章:钤在下款书家署名的下边或左侧。居于下边时可以用一方,也可以用两方(印文多为一阴一阳);居于左侧时必须用两方,有时为了平衡还可以加上闲章用到三方或三方以上,但多增加的闲章不能比名号章大。

3、迎头章:钤在正文首行第一个字或第一二个字之间的右侧。

4、闲章:主要是用来平衡幅面的轻重虚实的,只用在幅面的两侧而不用在中间。

十四、钤印须知

   印章的大小要有选择,要与幅面的大小、正文和款识字的大小相协调,不能将很大的字配以很小的印章,反之亦然。·钤名号章时,如果是钤在署名的下方,第一方印一定要与款字拉开一个字的距离,上下两方印的距离更要大些;如果是钤在款字的左侧,下一方印一般略低于最后一个字。无论哪种情况,印章一般都不能低于正文(牌匾和牌匾式的横幅除外)。

十五、一些特殊的章法款式

对联:好玩、玩好。(上联款字为阿拉伯数字

附:常用的三种章法的折纸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