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是重新学力的过程

 昵称13955193 2020-10-07

太极拳是重新学力的过程, 太极拳学也是一门重新学力的学问。对于“重新学力”,显然是我们需要理解与践行的。

要理解“重新学力 ”,我们首先要明白“力”与“气劲”的区别以及之间的联系。

习练太极拳者,“力”与“劲”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那拳的搏击是力?还是劲?劲(勁)拆字为“巠”与“力”,“巠”同“经”:“水脉也。从川在一下。一,地也”(《说文解字》)。水脉在地下,川行是巠之范式。我们可以这样说,力是“显”的表现范式,劲是“隐”的表现力的范式。

调动内蓄、内生、内环境的整合,发挥原本旧习“力”的体用,相互促进,则为更大的能量发挥。这才是太极拳学所谓的阴阳混元,这才是传统文化结晶的太极拳!

关于“气”与“力”的解说,“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气血功于内壮”,“知气力新以然”,“行气于经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太极力炁解》)。

“力出于血、肉、皮、骨”,“炁走于膜、络、筋、脉、象也”。此谓形、相之别。佛学:相非象,非非象、是为象。“血气之勇力,出于骨、皮、毛之外壮;炁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炁以血之盈虚,血以炁之消长”。(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

以现代知识去理解,大致可以说“力”是外形壮汉直来直去的用力俗习,是成长过程中旧有的用力俗习;“炁劲”是内能量流生成、蓄积、混元、整合后以太极拳原理学习、践行后练就的整劲。“力气”与“炁劲”是大不相同的。

太极拳之“意”是以太极拳理法,太极拳的规矩规律形成的新的观念。以“意”行拳,渐进渐置换,转移原有俗习。原有俗习观念的存在,慢慢经过学练的历程转入到拳学的内容,这是传承拳学多年的经验 ,故言太极拳是重新学力、劲继而懂劲的内家拳。

只有真正践行印证学习过,才能正的“虚怀若谷”地放下旧有,获得全新的劲力感觉。拳练有心人,道、佛、儒、医、武这些传统之学,是值得你一辈子去学、去悟、去探索的。运用它们在健康、生命的道路上去充实自己。空、清、虚、灵、中庸勿以为是妄谈,勿以为是玄学。平衡,变易不变,简易是大学问。生活的日子不是用言语就能够豁然透彻觉悟的,故大圣大贤都说自己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留下文字,那些浩瀚的著说皆是后人的空涨墨迹。

对道学、佛学、儒学、医学、武学的精华切实到学与问,切实到自身,贯彻到自身身体演变的日程中去,自有一番感受而生新悟。我细读过《大学微言》一书,仿佛启发了自己转变与时间的概念:学习是“日日新”,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新旧置换的过程。在学习的进程中,常有错失践行的状态,此时会疑惑,会犹豫彷徨,会出现疲软期的惰性,这些只会障碍自己而忘却初衷最终一事无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