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有一些人真的是能够驾轻就熟,好像随随便便就能够学得非常好,每次看到这样的人、听到这样的事情,往往我们除了羡慕之外,也只能苦笑了——因为平凡而又普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已经拼尽了全力,好像都达不到我们期待的程度…… 初中生要面对中考,成绩一般的担心的是能不能考上个高中,而成绩不错的焦虑的是能不能考上一所重点高中。 高中生就更加的现实了——面对只有那么多名额全省竞争,你的每一次休息、放松或者是松懈,都意味着有可能被别人所赶超…… 中考、高考不仅仅只是个考试,它们甚至都不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 来自内心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来自同学的压力、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亲朋友好的压力、来自社会的压力……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承认,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 而偏偏注定是会有很大比例的人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所以有压力、感到焦虑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一点都没有,那我只能说你是赢在了性格上。能够做到这点的确实不多,所以不必因为自己感到有压力、焦虑而焦虑和更有压力!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种负面情绪会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消除掉。 但是确实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去缓解的。 感到压力比较大、内心过于焦虑的时候,就不要在哪里耗时间了。 这样的学习本身其实已经丧失了效率可言,与其坐在那里更多是在图个“心安”,不如先把学习放到一旁。 先运动起来。 无论是跑步,还是骑行,又或者有游泳、爬山、赶海…… 总之就是要自己的运动起来。 不用太过激烈,但是一定要让自己感受到疲惫。 你可以思考人生,可以憧憬未来,但是不要在这过程中争分夺秒去“学习”。 但是要注意安全! 任何人在对一件很在乎的事情自认为丧失了控制力、主动权的时候,总是会变得紧张、不安的。 在学习上如果一个学生对既定的目标没有了信心、感觉到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压力必然会增加,而且各种负面的情绪都会接踵而来。 解决这个问题的没有什么好办法。 因为此时的“安慰”已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安慰的本身其实更多只是让你接受现实、放弃目标而已,所以它本身并不是积极的。 所以需要我们去重新做计划! 没有计划的目标是很难达成的目标,甚至是无意义的目标。 比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考上某所重点高中、某所名牌大学,目标清晰之后,我们需要清楚我们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够有这样的机会。然后进一步去分解这些要达到的程度到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来,把一个个具体的内容转化成我们日常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确定你需要背诵5000个单词,那么现在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去把这5000个单词搞定!你必须在每天安排各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上学、放学的路上,比如吃饭的间隙,比如上厕所的时间,比如比平时早起20分钟…… 总之你需要把你想要达成的目标一定要分解到你的日常中去。 然后,坚持去做! 而完成计划的本身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成就感和满足感会有效低效压力和焦虑的。而如果你能够不断地去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那么那个时候所谓的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对你的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了。 而事实上你并没有去刻意压制他们,不是吗? 上面说运动对缓解压力和焦虑有帮助,其实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运动”。 只不过这种运动比不了那些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坐得太久会腰酸背痛,写得太久会手酸臂麻,思考太多会头昏脑涨…… 但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会让自己忘记各种情绪! 当你还有时间“品味”压力、焦虑的时候,我其实反而觉得你真的不够忙…… 让自己疲惫起来吧。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牺牲掉一些效率,但只要你能够合理去安排内容,还是会有一些积极意义嘚 比如说夜已深,此时脑子已经不够灵光了,那么你准备学什么呢? 背诵、刷题、看书、整理笔记、整理错题…… 你会选择什么? 你觉得什么能够让自己更加安宁你就选什么…… 我们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有位老师跟我们讲“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当时没人笑,因为身边除了个别天赋异禀的同学他们不需要这么做,而我们更多的普通人已经这么做了…… 负面的情绪总是会如影随形的,想要彻底解决掉是几乎没有可能。 但是一些积极的清晰却是可以培养、建立的,而此消彼长,当更加积极的战胜了消极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好多了,你说是不是? 继续阅读(剩余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