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根源”找到了,少做5件事,把湿气“踢”走,身体会感激你

 每天进步百分一 2020-10-08

这种感觉你可能很熟悉,皮肤油腻、食欲减退、睡了一晚第二天起床依旧疲惫不堪、身体别扭,严重的更是经常便秘……

这些症状,在中医上被认为是湿气重的表现,中医六大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其中之一的“湿邪”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和帮凶。

湿气重的6个表现,你若占了2个,或已湿气“缠身”,别不当回事

1、舌:舌苔厚腻、舌边锯齿;

2、便:大便糖稀不成形,小便排泄不畅;

3、神:精力不集中 、疲倦无力,困乏嗜睡;

4、口:口里痰多、睡觉爱流口水;

5、性:对房事不感兴趣,女性阴部潮湿、白带增多;

6、胖:肢体酸痛、身体虚胖。

“湿气无孔不入”,若你占了2条以上,就要赶紧“祛湿”了。

湿气重的人,大多有这5个不好的习惯,你占了几条

1、环境

南方比较潮湿,体内湿气容易积聚,加上夏天大家都爱吹空调,游泳,洗冷水澡等等,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湿气的根源所在。

2、饮食

寒凉食物是湿气的催化剂,建议尽量少吃冷饮等寒凉食物,特别是夏天出汗后,立马喝入大量的冰水,虽然一时痛快了,但是久而久之,体内积聚的湿气会越来越重。

3、作息

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除了会滋生湿气外,还会对人体脏腑带来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嗜酒好烟,经常熬夜等这些恶习,要尽早改掉。

4、进补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中老年人盲目的买保健品,这样会使得人体功能紊乱,造成湿气加重。

5、压力

现代人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唯独就是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长期紧张疲倦,会导致脾胃虚弱,易形成湿气。

提醒:做好这3件事,排空湿气一身轻松

1、“推”走湿气

中医经络学中讲到,三阴交穴是肝、脾、肾这3条经络的交叉点,通过按压这个穴位,可以通畅脾经,健脾利湿。

要注意下: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推按三阴交穴会使得小便增多,这个是排湿的表现,大家不用担心。

2、“吃”走湿气

俗话说“病从口入”,湿气的产生同样也与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体内湿气重,建议饮食上要戒烟酒、清淡为主少油腻;少吃寒凉冰镇、生冷煎炸等食物,尤其是不要暴饮暴食。

3、“喝”走湿气

水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经常饮水可加快血液循环,排出体内多余的毒素,尤其是可以在水中加入赤小豆、红豆、芡实、茯苓、薏苡仁、橘皮、荞麦、大麦等几种食材,水温调到90度,冲泡后静置3-5分钟,饮用,坚持30天,健脾祛湿一身轻松。

赤小豆、薏苡仁被称为“祛湿双雄”,赤小豆可以清热利湿、补脾益气,薏苡仁则可以利水渗湿,健脾止滞,两种食材相辅相成,祛湿效果非常好,是中医祛湿方中最基本的两种食材。

芡实被称为是脾胃的“守护者”,在强健脾胃的效果很好,再配以茯苓的消除水肿、改善湿胖,这几种食材搭配在一起,坚持喝一段时间,对体内湿气改善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道补血益气的药膳

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

【原料】淮山、杞子、圆肉、糯米酒、光鸡、生姜。

【做法】首先,需要把各种药材分别洗净,放入冷水当中稍微浸泡备用。接下来把生姜切成片,光鸡处理干净,去掉尾部后切成块。最后,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冷水用小火慢慢的炖3小时,在食用之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祛湿驱寒、健脾安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