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思路相仿,结果为何会截然不同?

 人众众人 2020-10-08

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思路相仿,结果为何会截然不同? 大家好,听说大家对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有不小的兴趣,下面就让我这个读过几年历史的小说书的与大家来一起探讨一下。 话说,十九世纪的时候,同在东亚的大清国和日本都在进行着近代化的探索。

最耐人寻味的是,两国都尝试过采用君主立宪制来把国家由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两个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改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大清国的百日维新并没能让大清国变强而是仅仅维持了百天就以失败告终;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让日本拉开了迈入强国的序幕。

那么,为何君主立宪制度探索在大清国失败了,而在当时与大清国国情相仿的日本成功了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我来为大家说说我的看法。


(光绪皇帝)

一、领导者能力、觉悟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我们都知道,一件大事能不能成功与领导者的能力有很大关系。我们先来看看大清国这边,大清国一方维新改革的领导人主要是光绪皇帝、康有为和梁启超。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人搭档进行变法改革,本身就有不小的风险会让改革失败。首先说光绪帝。虽然在变法之时慈禧太后并没有垂帘听政,但是慈禧太后却始终牢牢把握着朝政大权。

说白了,那时候的光绪皇帝是没有多少自主权的,不过是慈禧太后想废就废的一个类似于的傀儡的无权皇帝。然后再说康有为和梁启超。这两位对西方资本主义有一定研究,这两位不得不说有一定见识,没有见识也不能够提出来君主立宪制改革,各位说对不对。但是能力和水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这两人为变法铺路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将传承千年的经学全盘否定,把孔子宣扬为改制的始祖。这番言论是没有具体依据和考证的,自然就使这次改革在众人眼中缺少了科学性,同时这两本书推翻了已经传承千年的经学,让许多人接受不了,丧失了部分群众基础。

再者,康梁二人对于资本主义制度了解的不够全面,只看到了其表面未能学其精髓,导致变法举措空有其名。除此之外,康梁二人也缺乏一定的办事头脑。康梁二人没能正确的认识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企图与帝国主义"合邦"(康有为指示杨深秀上书: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通过合邦这种方法,让帝国主义来保护大清国外部安全;甚至主张将新疆、西藏两地卖与西方帝国主义来换取改革经费。嘿,各位,我相信明眼人都知道,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说是卖国求荣的行为,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满,同时也引起了民众和保守派的不满,反对之声四起,加之光绪皇帝并不算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没有实际统治权,变法自然而然不会持续长久。


(日本明治天皇)

下面说说日本这边,日本一方维新改革的主导者主要是明治天皇、木户孝允、太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明治天皇不用说,那时候的他刚收拾完幕府,手握实权,说一不二。另外三位,却也是了得。这三位出身于中下层阶级懂得如何宣传造势让群众支持,尤其是出身于下层的西乡隆盛,经历过各种斗争,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懂得如何发动群众利用民心。

此外,这三人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能够很好地将资本主义制度转化为适合于本国的制度。尤其是太久保利通,曾经周游欧洲各国学习西方各种先进文化技术,对工业时代的社会有着充分地了解,深谙各国制度精髓。有着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三位主导者的才能又数上乘,变法过程中的困难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太久保利通)

二、推行力度和措施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推行力度和措施也是决定改革变法能否成功的原因之一。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两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单从教育和工业方面来讲,两国在改革力度和措施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教育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之时,将教育放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认为"凡百庶政,殆皆创始于是时,而以教育制度为最",首先建立了一套包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大力鼓励并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让适龄的孩子强制入学学习,这个举措在最快程度上开了民智,为日本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人才支持。

大清国的教育改革则是照搬西方学堂制度的表面,只是简单的采取了在各地建新式学堂、添加西方科学课程、选派留学生去西方学习知识以及废除八股取士改为用西学取士等措施,但是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甚至都没有在中央政府设立专门负责教育的部门。同时也没有给与各地发展教育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只是靠民间力量自行发展,在那个荒乱的时代,把教育单纯的交由民间力量自行发展后果可想而知。而且,清政府并没有实施义务教育制度,仅仅是让想读书或者说读得起书的人读书,这导致学习新知识的人少了一大部分,在一定程上导致了西学人才匮乏。

在工业上,两国的政策和举措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日本方面,推出"殖产兴业"政策,大力鼓励工业的发展,力图加速本国工业化的进程。大力扶植支持私人产业,甚至将官营企业廉价出售给私人,以此来支持私人发展工业,并且时刻关注工业发展情况,适时给予政治、经济上的政策倾斜。就这样,日本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大清国这边同样认识到了工业化的重要性,也出台了一些例如放宽投资设厂的限制、鼓励私人创办实业的倡议、开放口岸、各地设立商务局等一系列政策,可是清政府并没有给予私人企业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来帮助保护支持其发展,也没有在经济上给民族资本支持,这导致民族资本被外来资本挤压,最后逐步丧失生存空间。

这最终导致了民族资本衰落进而导致大清国没能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 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就能够看出清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改革推行力度和措施上的区别。清政府只是发布了指引方向的政策,并没有给予各项辅助的实质性的政策,这让大政策的实施后继无力。而日本政府在发布了改革大方向后还时时观察政策实行情况,必要时出台辅助政策保证大政策顺利实施下去从而达到强国的最终目的。因此可以说,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推行力度和措施不同,从而导致改革变法结果不同。


(明治维新时期的码头)

三、两国国内具体国情不同,必然会导致结果相异

我们仔细阅读两国当时历史不难发现,虽说两国国情相似,其实具体国情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日本在实施维新改革之前,天皇一派就已经扫除了异己、手握大权。当时列强并没有大肆入侵日本,本国内各方势力并不复杂,改革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上层统治者达成改革变法共识之时便决定在国内大肆宣传,让社会各层都知道变法维新的好处,让各个阶层都接受变法、拥护变法。改革领导者有实权、各个阶层支持、百姓拥护都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反观百日维新前的大清朝,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革势力没有以慈溪太后为首的保守派权重,而且当时的大清国已经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和国内封建势力错综复杂,使改革本身就有阻力。在正式改革之前,改革派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对群众宣扬改革变法,导致群众对变法不明就里,加之自鸦片战争以后,政府的威望在群众眼里日益下降,民众也不再选择相信政府,这让维新变法缺少了群众基础。变法维新派势力不够大、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民众基础缺乏直接导致了新政必然会失败。因此两国国情差距太大也导致了两国同是效法西方,却结果迥然不同的结局。

四、国际外部环境不同,为结果不同埋下隐患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实施什么政策,政策实施的情况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形势,国际形势的影响也举足轻重。

日本决定效法西方进行改革时正处于19世纪60年代,这时候的世界各国还没有形成帝国主义意识,只是初有在海外进行殖民搜刮财富的念头。加之日本改革派与世界各国进行联合,而各国的主要视线又在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上,因此,世界各国对日本并没有倾注太多精力,这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

大清国决定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时候已经是19世纪末期了,这时候的列强已经成为了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而大清国正是列强瓜分的主要对象。你们说说,你要是列强,愿不愿意看到已经在案板上的羔羊突然成为了猛虎,各位肯定不愿意吧。因此列强自然不会允许清政府通过变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导致列强无法瓜分中国,因此清政府的变法自然会有列强在背后插手阻止,清政府维新变法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极为不利,甚至可以说列强不愿看着清政府强大已经为清政府变法改革写好了失败的结局。


(佩里来航)

五、总结

我个人认为,大清国的百日维新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两种不同的结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日本的维新改革更加务实,改革派领导人前期认真研究西方制度,运用时根据自身国情真真正正的去认真制定各项改革政策并适时进行调整,让社会各界都有所收益从而让社会各界都大力支持革新变法,为明治维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日本变法之时外部环境对日本较好,也是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反观大清国这边,百日维新则略显幼稚。变法领导者没有去认真研习西方各种制度,也从不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国情,各项改革举措也只是照搬西方表面没有去学习精髓之处,各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改革有其名而无其里。清政府内部保守派势力强于维新派,维新派没有强大的权力支持,只能对保守派不断妥协,加之列强不希望大清国成为一个独立且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维新变法的外部环境及其恶劣,所以其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

可以这么说,在大清国革新派领导人在权力、能力上都不如日本改革派领导人物,政策推行力度没有日本政府推行力度大、当时大清国国内环境比日本国内环境复杂以及清政府的国际外部环境没有日本政府革新时安定这几种情况的相互作用下,导致了清政府百日维新与日本政府明治维新截然不同的结局。 各位,以上就是我对大家疑惑的分析,仅仅是抛砖引玉,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说出来,与我探讨。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富国强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