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胀满4年,半夏泻心汤,汤剂丸剂加减治疗】

 昊晟堂 2020-10-09

张某,男,48岁。4年前饱食后胃腕痞满胀痛,自己服口服奥美拉唑症状有所改善,但每逢气候变化寒凉时胃痛加重。

行胃镜检查诊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无增生”。服用中、西药物疗效不佳,于6个月前上腹部饮食后饱胀感加重。

胃脘痞满胀痛,纳食过多或情绪不佳尤甚,时有嗳气、呃逆,纳食量少、不知饥饿,大便稀软,易于上火,形体消瘦,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为胃痞。辨证为脾不运湿,湿热中阻,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调。治以健脾益气,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消胀除痞,方用半夏泻心汤。
药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炙甘草10g,炮姜10g,焦山楂15g,代赭石20g,莱菔子15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20g,芍药15g,木香19g,白芷12g,陈皮10g,砂仁6g,炒麦芽15g。1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连服1个月,诸症缓解,后改汤为丸又服3周,胃脘不再痞满胀痛,纳食、体重均有增加。

再次胃镜复查诊为浅表性胃炎。继以丸剂调剂,基本治愈。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治疗误下伤中,以致少阳热邪乘虚内陷,郁结心下,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满,或呕利的主方。全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是和解中焦机的代表方。
 
方中加代赭石降逆止呕,莱菔子消食下气,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丹参宁心安神,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山楂、麦芽消食和胃,砂仁健脾燥湿,白芷芳香醒脾,木香行气、散滞和胃。
 
出处: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0月第32卷10期(总第285期)赵文鼎临床验案二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