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梳理农业文明的中国

 QDLF888 2020-10-09

文/晓锦源

           看看中国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中国人该多艰难。当然,相比以色列,我们还是优越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文明发源地。黄河从青藏高原出来,顺流而下,地势从4000米,一直到海平面,地势之差,不可谓不大。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史记·夏本纪》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汉书·沟洫志》载“《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唯是为务,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至于大伾”。清粱份《秦边记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大禹治水最先从水患最烈的黄河开始,而治理黄河,先从黄河上游的积石开始。

      然后黄河向上进入西北,拐个大弯下来,在进入平原地带的时候,又有一个治水的关键地带。

          其中的黄河晋陕大峡谷,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至河津禹门口,沿线共有27个县市,面积达11.16万平方公里,全长726千米,落差达607米,河床宽为200—400米,河谷深切300—500米。沿岸悬崖绝壁,黄河奔涌其中。这里是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说这一带后来就成为农业物产相对丰富,人口相对稠密的地方,大禹的后代在此处建立了夏。在黄河离开晋陕大峡谷开始向河南拐弯南下的地方,考古发现了当年大禹建立的宫殿议事堂的遗迹。

      因以治水需要动员劳动力,领导者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德的高度是充分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大禹时期是一个德治社会,当然也有一批学者从舜帝白发苍苍了,不在帝位了,还领兵征讨,最终死在蛮荒的事例中,怀疑德治与禅让的存在问题。司马迁、孔子等主流学者都认为禅让是存在的。怀疑论没有市场。长期的农业文明尤其是德治,与西方因贸易而必须形成契约关系的所谓法治社会形成了对比。

   从夏商周,全部以德治为基础,延续到后来,在周朝礼乐制度把农业文明固化到现在。它改变了从夏代以来的分封制,从夏往后几百或者上千年间形成的多部落联合的形态。到了周代建国的时候,基本被取消了,分封制成了新的形态,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百年不遇的大变局,由联盟到家国天下,本家族对新占领地区的受封与控制。让后代的裂土分封,深入人心。也形成了一种政治格局。这种早期的土地制度大约的税收是1/10。

   周代延续800年,从古长城遗址看,六国都沿着400毫米等降水线修建防御工事。这主要是对付北方的少数民族游牧部落南下。也同时说明在战国时期,气候虽然在逐渐变冷,还是以温暖湿润为主。

      赵国的北长城是由赵武灵王“攘地北至燕、代,西到云中、九原”之后,于公元前300年开始修建,故又称武灵王长城。赵国北长城东起代郡,中经阴山,西到高阙,全长约2000里。走向由今天的河北宣化境内开始,经尚义县,跨东洋河进入内蒙古,再经内蒙古的兴和县、察右前旗、卓资县、呼和浩特市北郊、土左旗、土右旗、包头北郊,止于乌拉特前旗境内。

   战国后期,秦完成统一、开始了中国的第二次百年不遇的大变革,建立了郡县制;由于太过于勤奋,严厉,过早的结束了王朝。刘邦建立的汉,延续或承秦制,形成了中央政府到县级衙门的政治体系。取消了裂土分封,中央的政府体系就变成了一个以赋税来维持中央王权,并且一定程度地维持军队的这样一个体系。

   战乱与气候变化总体看起来是正相关的。从战国后期的历史资料梳理,气候冷热交替不断,变热的时候农耕民族往北推,变冷的时候游牧部族就南下。南下一次几乎就会导致平原地带“万户萧疏鬼唱歌”。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民族必须形成并且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形态,使得地域纵深广大,才能够相对成规模的集中农业剩余来养军护国,保住农耕民族在华北、江淮、两湖等平原地区这种分散定居的村落形态不被游牧民族大规模摧毁。

      游牧民族南下造成战乱最严重的一次是元朝,蒙古骑兵以速度横扫全世界,宋朝坚持了很多年,最终还是被消灭。这也恰恰说明农业文明的发达,在对抗野蛮的时候还是有相对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