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不是“垃圾桶”,而是“净化器”

 昵称535749 2020-10-09
发布时间:2020-09-30

文章封面
文: 罗医生
来源公众号: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ID:jbqxljkcjzx)

从一个提问说起

工作以来,有谁听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总是会提到一个问题:“你们心理医生每天听那么多的‘心理垃圾’,时间久了是不是也会出现心理问题?”(有时他们还会把我作为一个常人本应该有的情绪,归因于我在工作中接受了太多负面信息。)

一般来说,我会先“就事论事”地回答(心理咨询师不是垃圾桶,而是净化器,更重要的是来访者带来的、诊室里流动的和心理咨询得到的不只是“心理垃圾”......)。

然后,我会酌情对他们的动机进行回应。毕竟在不同的背景下,这个问题传达的模拟沟通信息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是在表达关心,有的是基于好奇,也有的流露出不屑,还有的很有攻击性。

所以,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认真起来就不好回答的问题,尤其是新手咨询师。

下面具体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01

什么是垃圾桶,什么是净化器,什么是心理垃圾?

垃圾桶是被动接受的、容量有限的,使劲往下压或者往外倒才能腾出空间的。垃圾桶没有自我消化能力,只是垃圾的收纳箱或者中转站,不及时倒出来就会被腐烂的垃圾侵蚀。

净化器是主动接受的、容量更大的,消化了就不用往外倒太多的,倒出来的也主要是干净的、有用有序的或者无毒无害的东西。这类似于精神分析理论家Bion所说的“α”功能和元素。

人们日常口中所说的“心理垃圾”通常是指“病人”那些杂乱无序的,以生理、行动和言语等形式倒在咨询关系里的,负面的、悲观的、惨痛的、攻击的、消耗的或者有毒的心理信息。这类似于精神分析理论家Bion所说的“β”元素。


02

有成为垃圾桶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众多功能中也有垃圾桶这项功能,但是心理咨询师不是“垃圾桶”,也不应该是“垃圾桶”,而是“净化器”,也应该是“净化器”。

1、有成为“垃圾桶”的心理咨询师。

当来访者有太多“心理垃圾”,或者心理咨询师很小白,不具备基本的“净化器”功能时,他们就只能被动地接收来访者的“心理垃圾”,而成为“垃圾桶”。不能被消化处理的“心理垃圾”,要么成为腐蚀心理咨询师的毒物,要么被心理咨询师继续往外倾倒,可能是有意无意地倒给来访者、同事,也可能是倒给家人、朋友。

2、心理咨询师的众多功能中有“垃圾桶”这项功能。

正如净化器在完成净化处理之前,需要暂时成为“垃圾桶”,心理咨询师没办法立马消化处理掉咨询情景中的所有信息,所有要暂时做收住“心理垃圾”的“垃圾桶”,目的是等待及时的消化和处理。

3、但是心理咨询师不是“垃圾桶”,也不应该是“垃圾桶”,而是“净化器”,也应该是“净化器”。

如果说来访者内心有一汪浑浊的苦水,每一次咨询就倒一瓢给心理咨询师(“倒”的方式可以是言语、表情和行动等),那么心理咨询师要重复地完成以下几个动作才能完成治愈。

首先,心理咨询师要接住“苦水”。

心理咨询师接不住“苦水”也成为不了“垃圾桶”。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是贯注的、接纳的、敞开的。这样来访者才能倒进来,也才愿意倒进来。否则,一方不能倒,不愿意倒,另一方面不愿接或没接住,就不存在“心理垃圾”和“垃圾桶”的关系。在心理咨询中,“接住”就是帮助来访者成功地实现“宣泄”。这本身就具有治愈性。

然后,心理咨询师要启动净化功能,把来访者的“苦水”净化。这类似于“抱持”、“容器”的概念,把来访者的“心理垃圾”转化成干净有用的、有序的或者无毒无害的东西

最后,心理咨询师将净化后的、干净有用的水倒回去,稀释来访者内心浑浊的苦水。这类似于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有效回应。

一次次心理咨询,就像一瓢瓢地反复净化和稀释,来访者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清澈。这就是心理咨询的过程。

这也说明了为何改变那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者非适应性的个性特征(习惯性的心理行为模式)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的历程。

来访者每一次带着一个“事件”来,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净化处理”这个“事件”,也在反复处理一个个“事件”的过程中修正着来访者旧有的非适应性心理行为模式,发展新的适应性的心理行为模式。

所以,心理咨询师一方面要净化“旧的存量”(原来的问题和模式),另一方面还要处理“新的增量”(原来的问题的恶化、强化,以及新涌现的问题)。

4、有垃圾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垃圾桶。心理咨询师有消化不掉的“心理垃圾”残留于心,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师就是“垃圾桶”。

一方面,准确来说,心理咨询师消化了的部分对应的是净化器的功能,暂时消化不了的部分对应的是垃圾桶的功能,而不是垃圾桶。

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师没办法消化全部的“心理垃圾”,必然要倾倒一些东西出来,或者在心中残留一些可以容受的“心理垃圾”。这无伤大雅。毕竟人人心中都多多少少有些“心理垃圾”,心理咨询师不用做一个纯洁无瑕的圣人。

5、心理咨询师有内在消化系统,也有外在消化系统。

当然,再厉害的净化器也不是无限容纳的,需要限制接受量和找到可以分担的净化器。心理咨询师也一样。

面对净化不了的或者净化得很辛苦的“心理垃圾”,心理咨询师要善用以下方式来建立强大的“内外消化系统”,成为心理助人行业的“中转站”,而不是成为永远的“垃圾桶”。比如,对生活的享受,事后的自我觉察反思,找自己的分析师或治疗师,找(案例)督导师,不断地学习成长,增强自己的消化能力。

所以,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人战斗,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咨询“套娃”中的一环。否则,心理咨询师就可能成为一汪死水,还不停地接“苦水”。这些“苦水”和“死水”就会变成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垃圾”,通过多种形式溢出来。比如,身体反应(比如饥饿、胃疼、胸闷、牙疼、困倦……),行动(比如喝酒、狂吃、对其他人发脾气、对来访者的排斥行为、为来访者过分负责的行为、同时找大量的督导师和分析师),基于没有觉察的混乱体验和言辞(比如对来访者做偏差的解释、不恰当的回应,体验到过度的愤怒、悲伤、焦虑、恐惧等)。


03

心理咨询≠“心理垃圾”,还有很多积极美好的东西。

来访者带来的、诊室里流动的和心理咨询得到的不只是“心理垃圾”,还有很多中性的、积极美好的东西,比如友好、善意、感动、成长、肯定、理解、接纳、信任、支持等等。

最重要的是,正如“垃圾”中总是蕴藏着资源,“心理垃圾”中也不乏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蕴藏着走向治愈的秘密。


04

净化器种类繁多、机制不同、能力各异,做不了好的“净化器”的心理咨询师,最终会被淘汰或者自行离开行业。

作为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并不好玩,不该来的会来,但该走的自然会走。

你要是真的看到了“垃圾桶”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那都会是暂时的。因为,他们要么在消化“心理垃圾”的路上,要么在离开这个行业的路上。

谢谢关心,也谢谢担心!

——END——

作者简介:罗医生,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ID:jbqxljkcjzx),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由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于2014年设立,是致力于全区百姓心理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常年面向全区百姓提供各种形式的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欢迎您与我们共同搭建自己的心灵小屋。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