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小果子滋阴又补血,很多农村都有,原来它还是一种中药!

 养生杂志 2020-10-10

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桑葚,这种小果子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很多地方都有,是我们小时候随手摘着吃的水果。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桑葚其实是一种营养非常高的水果,主要作用就是“滋阴补血”,所以它还有个外号叫:

补血果。

这种小果子滋阴又补血,很多农村都有,原来它还是一种中药!

桑葚药食两用,是水果,也是中药

桑葚不止是一种水果,也是中医上常被用来补血的一味药材。

《中国药典》中记录:桑葚,归心、肝、肾经。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了解中医常识的朋友应该知道,上述这些桑葚的主治症状,就是血虚、阴虚的症状。

血虚之人,容易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视物昏花、头晕耳鸣;心悸乏力,失眠多梦;还容易引起脱发、头发早白。

阴虚的人,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身体,则容易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大便干燥秘结等。


既能补血,也能滋阴清火

补血的食材,滋阴的中药都不少,但既能补血又能滋阴的材料并不多,桑葚就是其中之一。

桑葚入药,在中医上有很久的历史。

清代中医名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更详细的记载,出自《本草经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阴复则变白不老。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总结起来:1、补血凉血;2、清热、生津、止渴,益五脏;3、促进关节血气畅通,痛则不通;4、清心安神,利水消肿。


桑葚怎么吃?

桑葚鲜果和干果都能直接吃,鲜果一般不易保存,市场上通常会做成桑葚干。以下几种吃法最见效:

桑葚酒

取一个感觉容器,放一层桑葚干,再放一层冰糖,再放一层桑葚干,再放一层冰糖,装到7分满,再加入糯米酒,

桑葚枸杞粥

枸杞子5克,桑葚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将桑葚,红枣洗净,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快出锅时加入枸杞即可。

这种小果子滋阴又补血,很多农村都有,原来它还是一种中药!

桑葚黑豆红枣糖水

桑葚20克,黑豆30克, 红枣3颗, 红糖20克。黑豆用清水浸泡2小时,滤去水洗净,与其他食材一起入锅,加水4碗,煮沸后再转中小火炖40分钟即可。


这种小果子滋阴又补血,很多农村都有,原来它还是一种中药!

为大家推荐一款新疆桑葚干,产自吐鲁番。吐鲁番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当地产的桑葚,无论口感和营养都更胜一筹。

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详情页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